某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张某,故意指使他人虚报保险事故,并由自己亲自理赔骗取保险金20万元与他人私分。张某构成(  )。

题目
单选题
某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张某,故意指使他人虚报保险事故,并由自己亲自理赔骗取保险金20万元与他人私分。张某构成(  )。
A

保险诈骗罪

B

虚假理赔罪

C

贪污罪

D

职务侵占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国有保险公司理赔人员李某指使投保人某甲编造虚假的保险事故,由自己进行虚假理赔,将骗取的50万元保险金均分。问某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

A.保险诈骗罪

B.贪污罪

C.侵占罪

D.虚假理赔罪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第183条可知,这种情况下,某甲的行为应构成贪污罪。

第2题:

张某以自己为被保险人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人身保险,保险金额10万元。按照张某的真实年龄,张某应支付保险费1万元,但是张某隐瞒了真实年龄,只缴纳了8000元保险费。保险合同到期,张某要求保险公司支付保险金,保险公司此时发现张某隐瞒了真实年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保险合同无效,张某无权要求保险公司支付保险金

B.保险公司有权解除保险合同

C.保险公司只能要求张某补缴2000元保险费

D.保险公司有权仅向张某支付8万元保险金


正确答案:D
《保险法》第32条。本题中张某的真实年龄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即使合同成立没有超过2年,保险公司也不能解除合同,所以B选项不正确。保险公司可以要求张某补缴保险费,也可以按照实付保险费与应付保险费的比例支付,即支付8万元保险费,所以D选项正确。

第3题:

B国有保险公司理赔人员钱某指使他人故意虚报保险事故,由自己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20余万元据为己有。钱某的行为构成贪污罪。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保险公司理赔部职员张某于2007年3月辞职后,与李某、王某、齐某等人,共同出资成立丰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后,以张某为主筹划,按照事先商定的分工,在张某的指导下,分别由李某在二级市场收购旧机动车13辆,并向平安保险公司等13家保险公司办理投保;由王某制造交通事故,伪造现场;由齐某伪造修理厂的修理单据,并出面办理保险理赔。从2007年3月至2010年8月案发止,张某等4人先后通过上述方法向保险公司理赔20次,共计骗取保险金60万元人民币。其中,张某只参与3次,涉及骗取保险金6万余元,分赃24万元;李某参与3次,涉及骗取保险金8万元,分赃2万元。后因害怕受到处罚退出;王某和齐某参与全部保险理赔活动,各分赃17万元。应如何确定4人的犯罪金额如何计算?


正确答案:张某、王某、齐某按照60万元的犯罪金额计算;李某按照8万元的犯罪金额计算。

第5题:

某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张某,故意指使他人虚报保险事故,并由自己亲自理赔骗取保险金20元与他人私分。张某的行为构成(  )。
A.保险诈骗罪
B.虚假理赔罪
C.贪污罪
D.职务侵占罪


答案:C
解析:
解析:考查要点是贪污罪和保险诈骗罪以及职务侵占罪的关系。《刑法》第183条规定,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和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非国有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按照贪污罪定罪处罚。故本题应当选c项。类似的规定还有第184条、第185条的相关规定,应当引起足够的雷视。

第6题:

某国有保险公司理赔人员李某指使他人故意虚报保险事故,由自己进行保险理赔,骗取保险金20万元,归自己所有。李某的行为构成( )。

A.保险诈骗罪

B.虚假理赔罪

C.贪污罪

D.侵占罪


正确答案:C
解析:李某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其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国家财产,构成贪污罪。

第7题:

共用题干

张某与甲保险公司签订了财产保险合同,为自己的轿车投保了财产险,轿车的保险价值为20万元,保险金额为10万元,与乙保险公司签订了人身保险合同,为自己投保了意外伤害险,保险金额为10万元,某日张某驾车出行时与一横穿马路的卡车相撞,张某被撞伤致残,轿车被严重撞毁,经鉴定,轿车的价值损失了80%,甲保险公司向张某赔偿了8万元,乙保险公司向张某赔偿了7万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保险公司向张某赔偿后,可以要求肇事者向自己赔偿8万元
B:乙保险公司向张某赔偿后,可以要求肇事者向自己赔偿7万元
C:甲保险公司向张某赔偿后,张某有权要求肇事者赔偿2万元
D:乙保险公司向张某赔偿后,张某有权要求肇事者按照民法的规定足额赔偿自己的人身损害

答案:A,C,D
解析:
依《保险法》第27条第1款的规定,A选项中张某谎称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有权解除保险合同,并不退还保费,所以A选项不正确。依第2款规定,B选项中王某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保险公司有权解除保险合同,并不退还保费,所以B选项正确。依第3款规定,C选项中杨某以伪造的证明夸大损失程度,保险公司对虚报的部分不承担责任,对未虚报的部分仍应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无权解除保险合同,所以C选项不正确。依《保险法》第43条第2款规定,D选项中周某杀害被保险人未遂,丧失受益权,石某发生车祸死亡后,保险公司不能向周某支付保险金,应向石某的合法继承人支付保险金,所以D选项不正确。
根据《保险法》第45条的规定,陈某因故意犯罪导致自身死亡,保险公司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所以B选项正确,投保人已交足2年保费,保险公司应退还其现金价值,保单的现金价值不是向保险合同的受益人支付,而是应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向被保险人的合法继承人支付,所以C选项正确。
根据《保险法》第38条规定,C项错误,而AD两项并没有违反法律规定,所以是正确的。《保险法》第42条第(1)项规定,被保险人死亡后,没有指定受益人的,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的继承人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B项。中,刘某去世,保险公司应该向其继承人支付保险金,即李某及其儿女。
《保险法》第62条规定:“除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或者其组成人员故意造成本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保险事故以外,保险人不得对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或者其组成人员行使代位请求赔偿的权利。”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认为保姆作为潘某的雇佣人员,属于家庭组成人员,因此保险人不能向其行使代位求偿权。
依《保险法》第60条的规定,甲保险公司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后,在赔偿金额范围内有权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即甲保险公司有权在8万元的范围内行使代位求偿权,所以A选项正确。张某的损失并未被保险金完全填补,仍有2万元的部分未获得赔偿,因此张某有权在2万元的范围内要求肇事者赔偿,所以C选项正确。代位求偿权是财产保险中的制度,人身保险中没有代位求偿权制度。乙保险公司承担了赔偿责任后,无权向第三者追偿,所以B选项不正确。人身保险中,保险人支付了赔偿或者保险金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仍有权向第三者请求赔偿,本题中保险公司虽然支付了赔偿,张某仍有权要求肇事者足额赔偿,所以D选项正确。

第8题:

某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张某,故意指使他人虚报保险事故,并由自己亲自理赔,骗取保险金20余万元与他人私分。张某构成( )。

A.保险诈骗罪

B.虚假理赔罪

C.贪污罪

D.职务侵占罪


正确答案:C
解析:刑法第183条规定:“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和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非国有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而第382、383条规定的是贪污罪。

第9题:

某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华某,在自己投保过程中,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2万元归自己所有。华某的行为()

  • A、构成职务侵占罪
  • B、构成保险诈骗罪
  • C、构成侵占罪
  • D、构成贪污罪

正确答案:B

第10题:

保险公司理赔部职员张某于2007年3月辞职后,与李某、王某、齐某等人,共同出资成立丰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后,以张某为主筹划,按照事先商定的分工,在张某的指导下,分别由李某在二级市场收购旧机动车13辆,并向平安保险公司等13家保险公司办理投保;由王某制造交通事故,伪造现场;由齐某伪造修理厂的修理单据,并出面办理保险理赔。从2007年3月至2010年8月案发止,张某等4人先后通过上述方法向保险公司理赔20次,共计骗取保险金60万元人民币。其中,张某只参与3次,涉及骗取保险金6万余元,分赃24万元;李某参与3次,涉及骗取保险金8万元,分赃2万元。后因害怕受到处罚退出;王某和齐某参与全部保险理赔活动,各分赃17万元。张某等人是否属于共同犯罪?应如何确定4人的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张某等人属于共同犯罪。其中张某为主犯,应按照该团伙实施的全部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李某、王某、齐某为从犯,应按照各自参与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