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汽包炉的给水和炉水一般进行哪些处理?目的是什么?用什么方法?

题目
问答题
发电厂汽包炉的给水和炉水一般进行哪些处理?目的是什么?用什么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火力发电厂中的炉水处理指的是()

A.由汽包内向炉外的连续排污

B.定期排污

C.由炉外向炉内加药

D.净化生水


正确答案:D

第2题:

锅炉汽包压力大于12.6MPa的汽包锅炉,炉水采用全挥发处理,炉水pH异常,pH值三级处理等级分别是多少?
pH值一级处理等级:8.5~9.0;
二级处理等级:8.0~8.5;
三级处理等级:<8.0。

第3题:

锅炉水进行强制循环之前,必须使()。

A、转化炉点火

B、汽包产生蒸汽

C、汽包水位正常

D、炉水置换合格


参考答案:C

第4题:

竖炉结块的原因是什么?当竖炉结块时应采取哪些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1)原因:
①焙烧温度超过球团软化温度,当原配料比改变后,而焙烧温度末加调整,以至高于软化温度,产生熔块。若原料特性未变,则往往是由于操作失误,煤气热值增大以及仪表指标偏差而引起的燃烧室温度过高。
②燃烧室出现还原气氛,使焙烧带的球团产生硅酸铁等低熔化物而造成炉内结块。
③因设备故障或停电造成停炉,没有松动料柱(无法排矿与补加熟球),物料在高温区停留时间过长,有时也因停炉后没能及时切断煤气,或因阀门不严,煤气窜进炉内所致。
④湿球入炉,造成生球严重爆裂,产生大量粉末,而使生球黏连。如果出现在交接班时没有及时处理,或者再发生突然停炉,黏结物料逐渐堆积,便形成大熔块,造成严重后果。
⑤配料错误,如果球团使用的原料中混入含碳物质,也可导致炉内结块。
⑥违反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不严,交班掩盖矛盾,甚至为交出好炉况,而在交班前停止排矿,造成假象,接班后见炉况良好,加快排料,提高产量,而造成炉况失常。
⑦炉内结块也往往出现在竖炉经常开、停的过程中。因此为竖炉创造良好的连续生产条件,是避免炉内结块的有效办法。
(2)处理方法:如果在大排料中发现炉内确实存在熔化结块,只好及时停炉处理。打开竖炉人孔,用人工处理与齿辊破碎相结合的办法排除熔化结块。

第5题:

炉水采用磷酸盐处理是,不同汽包压力对应的炉水磷酸根含量和pH是不同的()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超高压机组汽包炉给水监督的指标是什么?
给水监督的指标有:硬度≤1μmol/L,溶氧≤7μg/L,铁含量≤20μg/L,铜含量≤5μg/L,二氧化硅应以保证蒸汽硅合格为标准,联胺为10~50μg/L、pH值为8.8~9.3、油含量≤0.3mg/L。

第7题:

炉水采用磷酸盐处理是,不同汽包压力对应的炉水磷酸根含量和pH是不同的()

A

B



第8题:

发电厂汽包炉的给水 一般进行哪些处理?目的是什么?用什么方法?


正确答案:给水一般进行氨和联氨处理。  给水氨处理的目的:提高给水PH值,减缓设备酸腐蚀,降低给水含铁量。方法:将配 好的氨液用加药泵连续打至除氧器水箱或给水泵入口,利用氨的挥发性和碱性中和系统中CO2的酸性。  给水联氨处理的目的,降低除氧器出水中的余氧,减缓给水系统腐蚀。方法:将配好的N2H4溶液用加药泵连续打至除氧器水箱或给水泵入口,利用N2H4的还原性将水中溶氧还原。

第9题:

竖炉结瘤的原因是什么?竖炉结瘤时应采取哪些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竖炉结瘤主要是由于操作不当引起湿球大量下行,热工制度失调等引起的。其征兆是:下料不顺,严重时整个料面不下料,燃烧室压力升高,排出熔结大块多,而且料量偏少,油泵压力升高,甚至造成齿辊转不动。处理方法:可减风、减煤气进行慢风操作,并减少生球料量,严格控制湿球下行,在炉箅达到1/3干球后才排料,结瘤严重时,要停炉把料排空,把大块捅到齿辊上,人工或齿辊破碎,处理干净后再重新装炉恢复生产。

第10题:

水处理方法分炉处处理和炉内处理两种,使用通过水处理设备进行“软化”的水,是炉外处理。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