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砾和不含砾的黏性土的填筑标准应以()作为设计控制指标。

题目
单选题
含砾和不含砾的黏性土的填筑标准应以()作为设计控制指标。
A

天然密度

B

压实度

C

相对密度

D

干密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各类土经水泥稳定后,强度由高到低依次是 ()
A.(砾)石和沙砾一砂性土--粉性土和黏性土
B.(砾)石和沙砾一粉性土和黏性土一砂性土
C.粉性土和黏性土一砂性土一(砾)石和沙砾
D.砂性土一(砾)石和沙砾一粉性土和黏性土


答案:A
解析:
用水泥稳定级配良好的碎(砾)石和砂砾效果最好,不但强度高,而且水泥用量少;其次是砂性土;再次之是粉性土和黏性土。

第2题:

土石坝施工中含砾和不含砾的黏性土的填筑标准应以()作为设计控制指标。

A . 天然密度
B . 压实度
C . 相对密度
D . 最优含水率
E . 干密度

答案:B,D
解析:
P84
教材原文:含砾和不含砾的黏性土的填筑标准应以压实度和最优含水率作为设计控制指标。

第3题:

土石坝填筑施工中,含砾及不含砾的黏性土的填筑标准应以最优含水率和( )作为设计控制指标。

A.压实度
B.干湿度
C.湿密度
D.相对密度

答案:A
解析:
黏性土的填筑标准。含砾和不含砾的黏性土的填筑标准应以压实度和最优含水率作为设计控制指标。设计最大干密度应以击实最大干密度乘以压实度求得。

第4题:

含粗粒的细粒土,按照《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划分粗粒中砾粒占优势时称()

  • A、含冰细粒土
  • B、含砂细粒土
  • C、含砾细粒土
  • D、富冰细粒土

正确答案:C

第5题:

根据《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砾类土根据粒组含量的不同可分为()。

  • A、砾
  • B、含细粒土砾
  • C、粗粒土
  • D、细粒土质砾

正确答案:A,B,D

第6题:

土石坝填筑现场施工时,非黏性土体的填筑标准应以( )作为设计控制指标。

A:压实度
B:最优含水率
C:干密度
D:相对密度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土料压实标准。非粘性土的控制指标是相对密度,然而在现场施工时,很难测得相对密度,因此应以干密度作为设计控制指标。

第7题:

各类土经水泥稳定后,强度由高到低依次是()

A、(砾)石和砂砾→砂性土→粉性土和黏性土
B、(砾)石和砂砾→粉性土和黏性土→砂性土
C、粉性土和黏性土→砂性土→(砾)石和砂砾
D、砂性土→(砾)石和砂砾→粉性土和黏性土

答案:A
解析:
土的类别和土质是影响水泥稳定土强度的重要因素,各类砂砾土、砂土、粉土和黏土均可利用水泥稳定,但稳定效果不同。用水泥稳定级配良好的碎(砾)石和砂砾效果最好,不但强度高,而且水泥用量少;其次是砂性土;再次之是粉性土和黏性土。(注:本题知识点在第四版新教材中已删除)

第8题:

砾类土中细粒组质量为总质量5%~l5%(含15%)的土称( )。

A.含细粒土砾
B.中粒土砾
C.粗细粒土砾
D.粗粒土

答案:A
解析:
砾类土中细粒组质量为总质量5%~15%(含15%)的土称含细粒土砾,记为GF。

第9题:

含粗粒的细粒土中,若粗粒中砾粒含量大于砂粒含量,称为()。

  • A、含砂细粒土
  • B、含砾细粒土
  • C、含粗粒细粒土
  • D、砾石类土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含砾和不含砾的黏性土的填筑标准应以()作为设计控制指标。

  • A、天然密度
  • B、压实度
  • C、相对密度
  • D、最优含水率
  • E、干密度

正确答案:B,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