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溢洪道工程施工中,底板施工期气温较高,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应使用(    )水泥。

题目
单选题
某溢洪道工程施工中,底板施工期气温较高,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应使用(    )水泥。
A

硅酸盐

B

矿渣

C

粉煤灰

D

大坝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底板混凝土浇筑,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池壁八字吊模部分的混凝土浇筑应在底板平面混凝土浇筑30min后进行,防止 八字腋角部分的混凝土由吊模下部底板面压出后造成蜂窝麻面,为保证池壁腋角部分的混 凝土密实,应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压实混凝土表面,同时对八字吊模的根部混 凝土表面整平。
B. 底板表面的整平与压实。设置底板混凝土表面高程控制轨。在稳固的底板钢筋排 架上,安装临时控制轨。在浇筑底板混凝土时,用杠尺整平
C.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视气温与混凝土的硬化情况适时覆盖并洒水养护,时间不 少于规定的28d。特别是池壁的施工缝部位,要覆盖严密,洒水养护
D.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视气温与混凝土的硬化情况适时覆盖并洒水养护,时间不 少于规定的14d。特别是池壁的施工缝部位,要覆盖严密,洒水养护


答案:C
解析:

第2题:

关于底板混凝土浇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池底板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 合比应符合设计与有关规范要求
B. 底板混凝土的坍落度。采用吊 斗浇筑机械振捣时,在浇筑地点混凝土 的坍落度宜选用50?70mm。采用掺外加 剂的泵送混凝土时,其坍落度不宜大 于 150mm
C.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尽量 减少间隔时间
D. 对底板混凝土的浇筑,要根据 底板厚度和混凝土的供应与浇筑能力来确定浇筑宽度和分层厚度,以保证间隔时间不超过 初凝时间的要求
E. 池壁八字吊模部分的混凝土浇筑应在底板平面混凝土浇筑30min后进行,防止 八字腋角部分的混凝土由吊模下部底板面压出后造成蜂窝麻面,为保证池壁腋角部分的混 凝土密实,应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压实混凝土表面,同时对八字吊模的根部混 凝土表面整平


答案:A,B,C,D,E
解析:

第3题:

桥梁上部结构悬臂浇筑法施工中,为减少因温度变化而使对合拢段混凝土产生拉应力,合拢段混凝土浇筑时间应安排在一天中的( )时段浇筑。

A.平均气温 B.最高气温

C.最低气温 D.任意


正确答案:C

第4题:

某建设工程项目基础筏板(采用 C35P8 混凝土浇筑) 厚 1m, 施工期间日平均气温为 20℃。基础筏板混凝土浇筑时入模温度为 25℃, 混凝土浇筑完毕养护期间表面温度为 55℃, 内部温度为80℃。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第二天仅进行常规浇水养护, 养护时间为 14 天。在底板混凝土浇筑时, 施工单位留置了 100cm 宽的后浇带, 后浇带处钢筋断开设置, 保留了 21d后仅用比原结构高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进行 14d 湿润养护。
问题: 指出不妥之处, 并给出正确做法。


答案:
解析:
不妥之处有:
(1) 浇筑完毕后内部温度为 80℃不妥。
正确做法为: 混凝土浇筑体的最大温升值不宜大于 50℃。
(2) 筏板浇筑完毕后第二天仅进行自然养护不妥。
正确做法为: 筏板浇筑完毕后应在终凝前, 一般为浇筑后 8-12h 内进行养护, 且还应根据温控技术措施进行保温养护
(3) 后浇带处钢筋断开设置不妥。
正确做法为, 后浇带处钢筋应贯通。
(4) 该混凝土的后浇带保留 21d 不妥。
正确做法为: 应根据设计要求留设一段时间, 设计无要求时应至少保留 28d。
(5) 后浇带采取仅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的混凝土浇筑不妥。
正确做法为: 还应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
(6) 该后浇带混凝土养护 14d 不妥。
正确做法为: 该后浇带混凝土有防水要求, 应保持至少 28d 的湿润养护。

第5题:

下列关于高温天气砌体工程及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要求,正确的是( )。
A、现场砌筑砂浆应随拌随用,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40℃时,应在2h内使用完毕
B、采用铺浆法砌筑砌体,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C、砌筑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遇天气干燥炎热,宜在砌筑前对其喷水湿润
D、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不应高于30℃
E、混凝土宜采用低水泥用量的原则,并可采用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宜选用水化热较高的水泥


答案:B,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工程(高温)。现场砌筑砂浆应随拌随用,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在2h内使用完毕参见教材P114-115。

第6题:

逆作法基础施工的大致顺序为( )。

A.支护结构→中间支撑→地下室顶板浇筑→底板混凝土浇筑
B.支护结构→中间支撑→底板混凝土浇筑→地下室顶板浇筑
C.支护结构→地下室顶板浇筑→中间支撑→底板混凝土浇筑
D.中间支撑→支护结构→底板混凝土浇筑→地下室顶板浇筑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逆作法基础施工工序为:施工四周的支护结构、施工中间支撑柱和基础、浇筑地下室顶板、逐层挖土浇筑下层顶板、浇筑底板混凝土。

第7题:

清水池底板混凝土浇筑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混凝土浇筑时要连续进行,尽量减少间隔时间
B.池壁八字模吊模部分的混凝土浇筑应在底板平面混凝土浇筑30min后进行
C.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适时覆盖并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规定的14d
D.要根据底板厚度和混凝土的供应与浇筑能力来确定浇筑宽度和分层厚度,以保证间隔时 间不超过终凝时间的要求


答案:D
解析:
水池底板混凝土连续一次浇筑完成,设缝水池的底板要分层浇筑(不要连 续浇筑,以免变形缝移位)。对底板混凝土的浇筑,要根据底板厚度和混凝土的供应与浇筑能力 来确定浇筑宽度和分层厚度,以保证间隔时间不超过初凝时间的要求。

第8题:

下列( )不是混凝土应用时要注意的事项。

A.气温高时,要防止混凝土凝结过快,造成施工困难,可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延缓凝结时间

B.浇筑后,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C.为了保证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必须同时进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检验工作

D.浇筑时要间断性浇筑


正确答案:D

第9题:

某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当地气温18℃,普通硅酸盐水泥浇筑的允许间隔时间为( )min。


A.90

B.120

C.135

D.195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某写字楼主体二层混凝土浇筑时, 气温为-10℃。 采用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
因天气温度太低, 采用加热粉煤灰的方法使混凝土温度满足热工要求。 加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粉煤灰-砂-外加剂-水, 混凝土出机温度为 10℃。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柱墙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施工单位紧接着浇筑梁板混凝土, 且由近至远浇筑。
问题: 指出不妥之处, 并给出正确做法。


答案:
解析:
不妥之处有:
①加热粉煤灰使混凝土温度满足热工要求不妥。
正确做法为, 温度太低时, 应采用优先加热水的方法, 也可以加热骨料, 水泥、 掺合料或外加剂
不得直接加热, 应事先贮于暖棚内预热。
②加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粉煤灰-砂-外加剂-水, 不妥。
正确做法为, 粉煤灰宜与水泥同步, 外加剂的添加宜滞后于水和水泥。
③混凝土出机温度为 10℃不妥。
正确做法为, 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出机温度不应低于 15℃。
④柱墙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紧接着浇筑梁板混凝土不妥。
正确做法为, 柱墙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停留 1~1.5h 再浇筑梁板混凝土。
⑥混凝土由近至远浇筑不妥。
正确做法为, 混凝土应由远至近浇筑。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