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图5-55(a)所示梁中点c的挠度为 ,则图5-55(b)所示梁c点挠度为()。

题目
单选题
已知图5-55(a)所示梁中点c的挠度为 ,则图5-55(b)所示梁c点挠度为()。
A

A

B

B

C

C

D

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如图所示一等截面简支梁,则梁中点C处的挠度为( )。




答案:A
解析:
此梁的受力情况对于跨中点C为反对称,故截面C处的挠度为零

第2题:

已知图示梁抗弯刚度EI为常数,则用叠加法可得跨中点C的挠度为:



答案:C
解析:
提示:图示梁荷载为均布荷载q的一半,中点挠度也是均布荷载简支梁的一半。

第3题:

跨度为l的简支梁已知EI,当整个梁承受均布荷载q时,梁中点挠度Wc=-5ql^4/384EI,图示简支梁跨中挠度Wc=()。


参考答案:

第4题:

已知简支梁受如图所示荷载,则跨中点C截面上的弯矩为:



答案:C
解析:
提示:此题用叠加法最简单,C截面弯矩等于均布荷载产生的中点弯矩和集中力偶m产生的中点弯矩的代数和。

第5题:


A.图(a)、图(g)所示截面梁
B.图(c)、图(e)所示截面梁
C.图(b)、图(d)所示截面
D.图(f)、图(h)所示截面

答案:C
解析:
产生平面弯曲的条件:①梁具有纵对称面时,只要外力(横向力或外力偶)都在此对称面内;②非对称截面梁。

第6题:

如图15所示悬臂梁的变形能为U,则表示( )。

A、A点的挠度
B、A、C两点挠度的和
C、C点的挠度
D、C点的转角

答案:B
解析:
该题A、c截面F未加区分,所以表示的是A、CN点挠度的和

第7题:

用卡式定理计算如图所示梁C截面的挠度为( )。




答案:A
解析:
此题采用卡式第二定理计算C点的挠度,因在C截面上无与挠度相应的荷载作用,故需虚加一力F

第8题:

悬臂梁的自由端作用横向力P,若各梁的横截面分别如图a)~h)所示,该力P的作用线为各图中的虚线,则梁发生平面弯曲的是:


A.图a)、图g)所示截面梁
B.图c)、图e)所示截面梁
C.图b)、图d)所示截面
D.图f)、图h)所示截面

答案:C
解析:
提示:图b)正方形和图d)正三角形的任一形心轴均为形心主轴,P作用线过形心即可产生平面弯曲。其他图P作用线均不是形心主轴。

第9题:

矩形截面简支梁,梁中点承受集中力F。若h=2b。分别采用图(a)、图(b)两种方式放置,图(a)梁的最大挠度是图(b)梁的(  )。


A、0.5倍
B、2倍
C、4倍
D、8倍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铸铁梁如图所示,已知抗拉的许用应力[σt]c],则该梁截面的摆放方式应如何图所示?


答案:A
解析:
提示:经作弯矩图可知,此梁的最大弯矩在C截面处,为+12kN * m,下边缘受拉。为保证最大拉应力最小,摆放方式应如图a)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