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土地所有权制度进行了四次大的调整,()不属调整范围。

题目
多选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土地所有权制度进行了四次大的调整,()不属调整范围。
A

1952年土地改革

B

1954~1958年合作化

C

1962年四固定

D

1960~1962年土地重组分组

E

1982年颁布《宪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五次大规范的社会流动。


参考答案:1.第一次大规模社会流动过程发生于1949-1956年2.第二次大规模社会流动发生于1957-1965提3.第三次大规模社会流动发生于1966-1977年4.第四次大规模社会流动发生于1978-1991年5.第五次大规模社会流动发生于1992年,一直延续到今天。

第2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土地所有权制度四次大的调整,包括(  )。

A.1950年土地改革
B.1956~1958年合作化
C.1962年“四固定”
D.1982年颁布《宪法》
E.2007年《物权法》

答案:A,B,C,D
解析:
2007年制定的《物权法》虽然确认了私人财产所有权,但是对土地所有权制度并没有调整,仍然延续1982年《宪法》关于土地所有权制度的规定。

第3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了几部宪法?


参考答案:我国从1949年以来一共颁布了4部宪法,时间分别是:1954年,1975年,1978年,1982年。 对于1982年颁布的宪法也就是我国现实行的宪法,后期对它作了5次的修改,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对宪法进行了五次修改。

第4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8次大的课程改革。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政策进行了哪些调整?取得了哪些成绩?


正确答案: (1)、结束屈辱外交,确立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毛主席根据中国的历史和显示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先后提出了“令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在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
(2)反对美苏霸权主义,着重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关系。
(3)改善与美国及西方大国的关系,集中力量对付苏联的威胁。
(4)奉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开创外交新局面。
(5)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确立全方位的外交新格局。

第6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 )、( )、( )、( )四个时期。


答案:
解析:
改造,繁荣,破坏,新生

第7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1)经历了四个步骤: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土地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核心内容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农业合作化的主要原因是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核心内容是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人民公社化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发展。核心内容是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原因是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核心内容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8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 )次全国性的营养调查

A、2

B、3

C、4

D、5

E、6


参考答案:B

第9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过国家机关先后进行了()和1985年两次大的工资制度改革。


正确答案:1956年

第10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进行了()次数学课程改革。

  • A、6
  • B、8
  • C、2
  • D、4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