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时,采样滤膜若有破裂或滤膜上尘的边

题目
判断题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时,采样滤膜若有破裂或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则该样品膜作废,需重新采样。
A

B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2005),在正常情况下,气态污染物至少有18h的采样时间,可吸入颗粒物有不少于12h的采样时间,才能代表环境空气质量日均值。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简述环境空气质量间断手工监测采样前应做的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 (1)根据所监测项目及采样时间,准备待用的气体捕集装置或采样器。
(2)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并检查连接是否正确。
(3)气密性检查,检查采样系统是否有漏气现象。
(4)采样流量校准,启动抽气泵,将采样器流量计的指示流量调节至所需采样流量。用经验定合格的标准流量计对采样器流量计进行校准。

第3题:

PM10、PM 2.5自动监测手工比对核查工作采样时完成运输空白。空白滤膜与采样滤膜一起进行恒重、称量和记录。空白滤膜和采样滤膜一起被运送至采样地点后再运回实验室称量。一般要求空白滤膜捕集量≤0.5mg,否则认为此次手工监测数据无效。()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对

第4题: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时,采样滤膜若有破裂或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则该样品膜作废,需重新采样。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在环境空气手动采样时,采样头、进气口距采样亭顶盖上部的距离应为0.5m~1m。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在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和(),滤膜的毛面向上,采样后应检查确定滤膜无(),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清晰,否则该样品膜作废,需要重新采样。


正确答案:针孔;破损;破裂

第7题: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空气中氟化物的测定选用的方法有()。

  • A、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 B、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 C、离子色谱法
  • D、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正确答案:A,B

第8题:

颗粒物手工采样器采样滤膜处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偏差应控制在()以内。


答案:±5℃。

第9题: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中规定的24h连续采样,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所有气态污染物的采样。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24小时连续采样的质量保证要求正确的是()。

  • A、采样总管至少每3个月清洗 1次;采样支管至少每月清洗1次
  • B、吸收瓶阻力测定应每季1次
  • C、临界限流孔的流量应定期校准每月1次,其误差应小于5%
  • D、定期更换尘过滤膜,一般每周1次,及时更换干燥器中硅胶,一般干燥器硅胶有1/2变色者,需更换

正确答案: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