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茶调散中有上清头目,制约风药过于温燥与升散作用的药物是()

题目
单选题
川芎茶调散中有上清头目,制约风药过于温燥与升散作用的药物是()
A

川芎

B

荆芥

C

清茶

D

薄荷

E

防风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36岁,11月5日初诊。主诉:头痛1天。病史:发病前因不慎着凉,突然出现头痛,痛剧拘紧,痛连项背,遇寒尤剧,伴恶风畏寒,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经中医诊断用川芎茶调散。

川芎茶调散的功能是A、平肝潜阳,醒脑安神

B、平肝息风,清热安神

C、疏风止痛

D、清热解表,散风止痛

E、疏风活血,养血平肝

川芎茶调散的组成是A、川芎、羌活、白术、荆芥、薄荷、防风、细辛、甘草

B、川芎、羌活、白芷、荆芥、薄荷、防风、细辛、甘草

C、川芎、羌活、白芷、荆芥、薄荷、防己、细辛、甘草

D、川芎、羌活、白芷、荆芥、薄荷、防风、辛夷、甘草

E、川芎、羌活、白芍、荆芥、薄荷、防风、细辛、甘草

川芎茶调散主治病证是A、外感风邪所致的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

B、外感风邪引起的恶风身热、偏正头痛、牙疼喉痛

C、外感风邪、瘀血阻络、血虚失养

D、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眼花、震颤、失眠

E、外感风邪引起的血虚失养

川芎茶调散使用方法是A、散剂:饭后清茶冲服,一次3~6g,一日3次

B、丸剂:饭后清茶送服,一次3~6g,一日3次

C、颗粒剂:饭后用温开水或浓茶冲服,一次2袋,一日2次

D、口服液:一次10mL,一日3次

E、袋泡剂: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3次

川芎茶调散中川芎的作用是A、辛微温发散,善散风止痛

B、辛温行散,上行头颠,善祛风行气、活血止痛

C、辛凉疏散,善散风热清利头目而止痛

D、辛散苦燥微温,善祛风邪、散寒湿,治太阳经头痛

E、辛温燥散,芳香走窜,善祛风散寒、通窍止痛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A


问题 4 答案:D


问题 5 答案:B

第2题:

川芎茶调散用清茶调下的用意是

A.疏风止痒

B.上清头目

C.制约风药过于温燥

D.制约风药过于升散


正确答案:BCD

第3题:

以疏风为主,升散中寓清降的方剂是 ( )

A.川芎茶调散

B.牵正散

C.消风散

D.小活络丹

E.大秦艽汤


正确答案:A
川芎茶调散的功效为:辛温疏风药为主,升散中寓有清降,疏风止痛而不温燥。

第4题:

簿荷在川芎茶调散中的作用是()

  • A、疏散上焦风热
  • B、疏散条达
  • C、疏散风热又利咽喉
  • D、散疫毒而利咽喉
  • E、疏风邪而利头目

正确答案:E

第5题:

川芎茶调散中用薄荷的用意是

A.制燥疏风
B.清利头目
C.利咽透疹
D.疏肝行气

答案:A
解析:
川芎茶调散中薄荷用量独重,以其之凉,可制诸风药之温燥,又能兼顾风为阳邪,易于化热化燥之特点。

第6题:

川芎茶调散中清茶调下的目的在于( )

A.清利头目

B.监制诸风药之过于温燥,升散

C.解毒利咽

D.升中有降


正确答案:ABD

第7题:

川芎茶调散的遣药组方规律不包含

A.外风宜散
B.以巅顶之上,惟风药可到
C.疏风而不燥
D.疏风止痛

答案:D
解析:
川芎茶调散的配伍特点:综合本方,集众多辛散疏风药于一方,升散中寓有清降,具有疏风止痛而不温燥的特点,共奏疏风止痛之功。川芎茶调散遣药组方的主要理论根据是:(1)外风宜散。(2)以巅顶之上,惟风药可到。D项疏风止痛是其功用。

第8题:

薄荷在川芎茶调散中的作用是

A. 疏散条达

B. 疏散上焦风热

C. 疏散风热又利咽喉

D. 散疫毒而利咽喉

E. 疏风邪而利头目


正确答案:E

第9题:

A.疏风热
B.疏肝郁
C.透疹
D.清头目
E.利咽喉

川芎茶调散中用薄荷的作用是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以疏风为主,升散中寓清降的方剂是()

  • A、川芎茶调散
  • B、牵正散
  • C、消风散
  • D、小活络丹
  • E、大秦艽汤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