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期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进展期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进展期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 瘤体的密度:①肿瘤的密度为软组织的CT值,多数肿瘤的密度均匀。肿瘤空洞的洞壁厚薄不均,内壁可有结节,外缘清楚,有分叶。CT检查时肿瘤钙化的发生率为6%~7%,明显高于平片;②瘤体边缘:肿瘤分叶征较常见,多数肿瘤边缘毛糙,有毛刺或模糊,但也可清楚;③转移征象:肿瘤在肺内血行转移形成多发结节,结节边缘光滑,或呈粟粒状,肿瘤经淋巴结转移形成癌性淋巴管炎;肿瘤转移到胸内淋巴结引起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

第2题:

周围型肺癌的主要CT表现是什么?


正确答案:(1)多数表现为肺内结节影;
(2)肿块或结节灶边缘多有分叶和毛刺征:
(3)病灶通常>4cm;
(4)密度:平扫为软组织密度,增强扫描中度以上强化且强化高峰出现较早;
(5)肿块周围可有集束征,胸膜凹陷征;
(6)瘤肺界面一般模糊较常见;
(7)部分病灶内可有空洞,且洞壁较厚,内缘不平可有结节;
(8)部分病灶内可见斑片状或结节状钙化;
(9)早期肺癌病灶内可见空泡征。

第3题:

最可能的CT诊断为A.中心型肺癌B.周围型肺癌C.淋巴瘤D.炎性假瘤SX

最可能的CT诊断为

A.中心型肺癌

B.周围型肺癌

C.淋巴瘤

D.炎性假瘤

E.肺结核


正确答案:A
中央型肺癌是指肿瘤发生于肺段或肺段以上支气管的肺癌,主要为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和类癌。

第4题:

关于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哪项是错误的说法()。

  • A、中央型肺癌需与支气管结核进行鉴别
  • B、根据周围型肺癌病灶的特点,CT诊断正确率可达86%以上
  • C、通过CT-病理对照发现,分叶征是周围型肺癌的基本征象
  • D、可以根据CT显示的分叶征作为重要依据确诊周围型肺癌
  • E、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对于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可提高到93%~96%

正确答案:D

第5题:

简述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


正确答案:主要表现为肺内球形肿块。肿块常可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和不规则的厚壁空洞。直径3cm以下的小肺癌还可见空泡征和支气管充气征。增强扫描肿块呈密度均匀的中等强化,CT值可增高20Hu以上。增强扫描对发现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更敏感。

第6题:

中央型肺癌的CT表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中央型肺癌CT可见:①肺门区肿块。②支气管内肿块。③支气管壁增厚。④支气管腔狭窄与阻断。⑤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⑥病灶附近或(和)肺门的淋巴结肿大。

第7题:

进展期中央型肺癌的瘤体征象在CT上表现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也可为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肺门肿块 ,支气管狭窄、梗阻 ,管壁增厚 ,支气管管腔内结节

第8题:

肺部间质型病变的CT表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 肺部间质型病变CT扫描上的主要表现为:①胸膜下曲线影,表现为在胸膜下5mm以内,长2~10cm的弯曲细线状致密影,其病理基础是细支气管周围纤维化及肺泡萎陷。②小叶间隔增厚,表现为垂直胸壁的细线影,厚度大于1mm,粗细均匀,无分支,是小叶间隔的纤维性增厚,常见于间质性肺水肿、肿瘤和纤维化。③蜂窝状影像或小囊腔,表现为2~10mm之间的小囊腔,常伴有小叶间隔增厚,小叶间索条影,叶间裂增厚等。④小叶内细线影,表现为肺小叶中央的细微的网格状影,从小叶中央向边缘放射。⑤小叶肺气肿,表现为肺内局灶性无边缘的低密度区。⑥气管影像模糊。⑦肺内小结节病灶。⑧穿越肺野的长瘢痕索带。⑨支气管扩张。⑩肺野磨玻璃样密度等。

第9题:

周围型肺癌CT扫描图像上可以见到哪些征象()。

  • A、空泡征
  • B、血管集聚征
  • C、毛刺征
  • D、印戒征
  • E、胸膜凹陷征

正确答案:A,B,C,E

第10题:

试述周围型肺癌CT诊断要点及病理基础,应与哪些疾病鉴别?


正确答案:试述周围型肺癌CT诊断要点及病理基础,应与哪些疾病鉴别?
定义:周围型肺癌是指发生于段以下气管、细支气管的肺癌,CT平扫加增强呈结节状软组织病灶。
CT诊断要点及病理基础:
1、肿瘤内部的CT特征:
1)小泡征或小管征:瘤内不规则的小点状或小条状低密度影,直径小于5mm,病理上是肿瘤包埋含气肺泡或小支气管的投影,或者癌组织缺血性的灶性坏死所致。
2)偏心性厚壁空洞及内壁结节,本征为体积较大的肺癌发生坏死液化后与支管相通排出,留下无液平空洞,空洞多在远心侧,洞内壁见瘤结节向腔内突出。
2、肿瘤边缘征象:
1)分叶征:肿瘤多方向生长不均速或邻近支气管、血管阻挡了肿瘤的生长,使其边缘形成凹凸不平的分叶状改变,称分叶症。
2)短毛刺征:肿瘤沿周围肺组织浸润性生长,并导致反应性间质增生。
3)胸膜凹陷症:靠近胸膜下癌肿,由于肿瘤纤维组织收缩、牵拉,使邻近胸膜出现三角形凹陷。
3、常规增强扫描:显著完全强化,由于瘤内血供丰富及造影剂充满,若癌内弹性纤维分布不均,也可出现斑片状不均匀强化。
4、动态增强扫描:肺癌由支气管动脉供血:呈缓升缓降强化,增强4’达峰值,CT值升高30—60HU,10分钟后可降至20。
一般螺旋CT有利于发现更小的病灶,高分辨CT使弧立结节观察达肺小叶水平。
1)支气管征:支气管直达结节或结节内含气支气管。
2)集束征:结节周围支气管、动脉、静脉向结节集中。
3)病理血管:以肺窗现象,可见结节周围增粗,迂曲血管。
4)少见征象:多数病灶可见点状钙化;磨砂玻璃征;炎性肺癌;蜂窝样改变。
鉴别诊断:
肺结核球;肺炎性假瘤(急性期边缘强化);肺良性肿瘤鉴别。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从肿瘤内部CT征象来鉴别;肿瘤的边缘征象;常规增强:肺癌显著强化;动态增强:出现缓升缓降征象。
如果注入造影剂后5分钟CT值升高小于20HU,则良性结节可能性大(如陈旧性肉芽肿、结核球、错构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