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  )。

题目
单选题
新生儿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  )。
A

80%

B

70%

C

65%

D

5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
西方儿童心理学的鼻祖是(  )。
A

巴甫洛夫

B

皮亚杰

C

普莱尔

D

马斯洛


正确答案: C
解析: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一般以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普莱尔(W.Preyer)的《儿童的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第2题:

单选题
我国眼科研究证明,弱势治疗的最佳时期是(  )。
A

学前期

B

上小学时

C

上初中时

D

上高中时


正确答案: C
解析:
我国研究材料说明,1~2岁儿童视力为0.5~0.6,3岁时视力可达1.0,4~5岁后视力趋于稳定,因此学龄前是弱视治疗的最佳期,12岁以后疗效较差。

第3题:

单选题
“为人师表”作为教师行为规范,这是由教师职业道德的(  )决定的。
A

示范性

B

责任性

C

继承性

D

特殊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示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做好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影响学生,“为人师表”是由教师的示范性特点所决定的。

第4题:

单选题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此诗句中所描写的人物和诗句的作者分别是(  )。
A

岳飞、辛弃疾

B

周瑜、杜甫

C

诸葛亮、李白

D

诸葛亮、杜甫


正确答案: C
解析: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一诗。杜甫定居成都草堂,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了这首咏史诗。该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第5题:

问答题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学生人身权和人格权是如何保护的?

正确答案: (1)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适应全体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2)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3)对品行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少年应当给予帮助,不得歧视。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单选题
教师组织儿童反复练习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从而巩固其知识经验,形成简单技能和行为习惯,这种方法是(  )。
A

语言法

B

行动操练法

C

环境体验法

D

移情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行动操练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儿童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借助巩固知识,形成简单的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方法。

第7题:

单选题
蒙台梭利认为合乎科学的教育的基本原则是,给儿童创设一个(  )的教育环境。
A

自由

B

集体

C

温馨

D

有秩序


正确答案: D
解析:
蒙台梭利认为要建立一种合乎科学的教育,其基本原则是使儿童获得自由,使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然的表现。因此,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要给儿童创设一个自由的环境。

第8题:

单选题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
A

陶行知

B

杨贤江

C

廖世承

D

潘菽


正确答案: D
解析: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第9题:

单选题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

顺序性

B

不平衡性

C

阶段性

D

个别差异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不平衡性规律的反映。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因此,答案选B。

第10题:

单选题
人在对现实环境的稳定态度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是(  )。
A

性格的态度特征

B

性格的意志特征

C

性格的情绪特征

D

性格的理智特征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