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哪些环境保护措施?

题目
问答题
在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哪些环境保护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下列关于基坑开挖说法正确的是()。

A.基坑开挖应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原则

B.基坑开挖应采用信息施工法,根据基坑周边环境等监测数据,及时调整开挖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

C.当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有地下水时,应采取有效降水排水措施,地下水宜在每层土方开挖面以下10mm

D.基坑开挖应遵循开槽支撑,随撑随挖的原则

E.当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有地下水时,应采取有效降水排水措施,地下水宜在每层土方开挖面以下100mm


答案:AB

第2题:

关于路基土方施工安全技术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开挖土方前,必须了解土质、地下水的情况
B.靠近建筑物、脚手架挖土时,视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C.在居民区附近开挖土方,不论开挖深度大小都应视为高处作业
D.高边坡开挖土方,作业人员要戴安全帽


答案:B
解析:
(1)开挖土方前,必须了解土质,地下水的情况,查清地下埋设的管道,电缆和有有害气体的危险物及文物古迹、古墓的位置、深度走向,加设标记、设置防护栏杆。(2)开挖深度超过2m时,特别是在街道、居民区、行车道附近开挖土方时,无论开挖深浅都应视为高处作业,并设置警告标志和高度不低于1.2m的双道防护栏,夜间还要设红色警示灯。(3)在靠近建筑物、电杆、脚手架附近挖土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4)开挖沟槽坑时,应根据土质情况进行放坡或支撑防护。(5)在开挖的沟槽坑边沿1m以内,不许堆土或堆放物料;距沟槽坑边沿1 ~3m间,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5m;距沟槽坑边沿3 ~5m间,堆土高度不得超过2. 5m;在沟槽坑边沿停置车辆、起重机械、振动机械时,距离不少于4m。(6)人工挖掘土方时,作业人员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横向间距不小于2m,纵向间距不小于3m;土方开挖必须自上而下顺序放坡 进行,严禁挖空底脚。对挖掘工具镐、锹等应随时检查,应木柄结实、连接牢靠。(7)高边坡开挖土方时,作业人员要戴安全帽,并安排专职人员对上边坡进行监视,防止物体坠落和塌方。(8)开挖工作应与装运作业面相互错开,严禁上、下双重作业。(9)滑坡地段的开挖,应从滑坡体两侧向中部自上而下进行,禁止全面拉槽开挖。(10)施工中如遇土质不稳,山体有滑动,发生坍塌危险时,应暂停施工,撤出人员和机具。(11)机械车辆在危险地段作业时,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告标志,并设专人指挥。

第3题:

土方开挖深度范围内有地下水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确保地下水在(),严禁有水挖土作业。

A.土方开挖面以下

B.每层土方开挖面以下50m

C.每层土方开挖面以下

D.土方开挖面以下50m,


答案:B

第4题:

【背景】
  某建设单位投资兴建住宅楼,建筑面积12000m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七层,土方开挖范围内有局部滞水层。
  在合同履约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三: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距基坑边5米处为居民住宅区,因此施工单位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安排专人随时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
  【问题】
  3.事件三中,施工单位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还应注意检查哪些情况?


答案:
解析:
还应检查:平面位置、高程、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边坡坡度、边坡稳定、基坑变形等情况

第5题:

施工现场应在()前,编制地上、地下管线保护措施,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审查,填写表施工现场地上、地下管线保护措施验收记录表。并报项目监理部核查。

A.平整场地
B.基坑土方开挖
C.基槽土方开挖
D.垫层浇筑
E.混凝土浇筑

答案:A,B,C
解析:
施工现场应在平整场地、基坑土方开挖、基槽土方开挖前,编制地上、地下管线保护措施,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审查,填写表施工现场地上、地下管线保护措施验收记录表。并报项目监理部核查。

第6题:

A 施工单位中标某地区一冶炼厂扩建工程,该地区常年刮西北风,工程材料及设备都由建设单位采购。项目部采取如 下方案:
1.施工单位在组织土方开挖、余土外运时,开挖现场,厂外临时堆土及运输道路上经常是尘土飞扬,运送土方的汽 车也存在漏土现象。
2.临时设施按规划图布置(如下图),其中消防道路路面宽度为 3m;围墙用高 1.5m 的铁栏杆制作;喷砂和钢结构制 作均为露天作业。
3.因钢结构制作安装占用部分工程用地,故要求钢结构制作安装实施每天三班倒作业。 临时设施规划图如下:



【问题】 1.在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哪些环境保护措施?
2.生活区的哪些设施布局存在安全隐患?说明原因。应怎样处理?
3.哪些设施布局将会对环境产生污染?请简述理由。
4.生活区的保卫消防存在哪些问题?
5.钢结构安装一般包括哪几个主要环节?


答案:
解析:
1.(1)土方开挖时,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
(2)道路宜进行地面硬化。
(3)余土外运时,不应污损道路;车辆应采取措施封闭严密;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设施,保持开出现场车辆的清洁。(P379)
2.油漆库与材料库。因为油漆属易燃物品,万一发生火灾爆炸,因距离材料库和职工宿舍过近,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应远离材料库和生活区,设专门库房单独存放,设专人管理。(P300)
3.(1)厕所、浴池、食堂,离河流太近,污水排入河中造成水污染;
(2)喷砂场地,因为是露天喷砂,且常刮西北风,居民区又较近且在下风处,喷砂产生的大量粉尘将会对居民区产生空气污染;
(3)钢结构制作场地,因距居民区较近,铁栏杆围墙不隔音、不遮光,又有夜间施工,会给居民造成噪声和光污染。
4.(1)消防道路过窄只有3m,应在3.5m 以上;(P384)
(2)消防道路是死胡同,应为环形通道。
(3)围墙1.5m 过矮,应在1.8m 以上,且围墙不应用铁栏杆。
5.钢结构安装一般有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P117)
(1)基础验收与处理;(2)钢构件复查;(3)钢结构安装;(4)涂装(防腐涂装、防火涂装)。

第7题:

某土方工程《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签订了单价合同,招标清单中土方开挖工程量为8000m3,施工过程中承包人采用了放坡的开挖方式,完工计量时,承包人因放坡增加土方开挖量1000m3,因工作面增加土方开挖量1600m3,因施工操作不慎塌方增加土方开挖量500m3,则应予结算的土方开挖工程量为()m3。

A、11100
B、10600
C、9000
D、8000

答案:D
解析:
教材P254
本题考查的是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清单的编制。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中所列工程量应按《计量规范》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除另有说明外,所有清单项目的工程量以实体工程量为准,并以完成后的净值来计算。在计算综合单价时应考虑施工中的各种损耗和需要增加的工程量,或在措施费清单中列入相应的措施费用。

第8题:

某建筑施工企业,近年来在土方开挖过程中的事故频繁发生。如何才能减少这类事故的发生,是该建筑施工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假如你是该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施工负责人,你会为土方开挖过程制定哪些安全措施,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正确答案:
土方开挖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
(1)每项工程施工时,都要编制土方工程施工方案,其内容包括施工准备、开挖方法、放坡、排水、边坡支护等,边坡支护应根据有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并有设计计算书。
(2)人工挖基坑时,操作人员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一般应大于2.5m;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应大于l0m,挖土要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进行先挖坡脚的危险作业。
(3)挖土方前对周围环境要认真检查,不能在危险岩石或建筑物下面进行作业。
(4)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要求放坡,操作时应随时注意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加固
处理。
(5)机械挖土,多台机械同时开挖土方时,应验算边坡的稳定性。根据规定和计算确定挖土机离边坡的安全距离。
(6)深基坑四周设防护栏杆,人员上下要有专用爬梯。
(7)运土道路的坡度、转弯半径要符合有关规定。
(8)土方爆破时要遵守爆破作业的有关规定。

第9题:

(2015年案例四)
【背景资料】
某建设单位投资兴建住宅楼,建筑面积12000m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七层,土方
开挖范围内有局部滞水层。经公开招投标,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双方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施工承包合同。合同工期为10个月,质量目标为合格。
在合同履约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三: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距基坑边5米处为居民住宅区,因此施工单位在土方开挖过程中,
安排专人随时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
【问题】事件三中,施工单位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还应注意哪些情况?


答案:
解析:
开挖时应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压实度、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情况等经常进行检查。

第10题:

【背景资料】某工程基础为整体筏板,地下2层、地上12层、裙房4层。
钢筋混凝土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由某施工单位施工,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场地平整结束后,施工单位进行了工程定位和测量放线,然后进行土方开挖工作。
基坑采取大放坡开挖,土方开挖至设计要求时,经钎探检查,
发现基坑内裙房部位存在局部软弱下卧层,
项目总工经与监理工程师协商决定采取灌浆补强,
实施过程中按要求形成了相关验收记录。处理完毕后,
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监理进行基坑验槽。
问题:
t.工程测量定位及放线前应复核哪些内容?
2.本工程土方开挖过程中和开挖后应分别检查哪些内容?
3.施工单位对软弱下卧层的处理程序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4.基坑验槽做法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正确做法。


答案:
解析:
1.工程定位及放线前应复核:建筑物定位桩的位置、轴线、方位。
2.本工程采用大放坡开挖,则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检查:挖土的标高、放坡、
边坡稳定状况、排水、土质等。
基坑开挖后应检查的内容有:
(1)核对基坑的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标高是否满足基础图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
并检查边坡稳定状况.确保边坡安全。
(2)核对基坑土质和地下水情况是否满足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要求;
有无破坏原状土结构或发生较大的土质扰动的现象。
(3)用钎探法或轻型动力触探法等检查基坑是否存在软弱土下卧层及空穴、古墓、古井、
防空掩体、地下埋没物等的相应位置、深度、性状。
3.施工单位对软弱下卧层的处理程序:不妥;
理由:当发现与原地质勘察报告、设计不符或其他的异常情况,应会同勘察、
设计等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处理,不能施工单位自行拟订方案后组织实施。
4.基坑验槽做法的不妥之处和正确做法分别如下:
不妥之处一: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基坑验槽;
正确做法:应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
不妥之处二:参加单位为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不妥;
正确做法:应有监理、施工、设计、勘察等单位的项目人员共同现场验收,
并核对地质资料.检查地基土与工程勘察报告、设计图纸要求是否相符合.
有无破坏原状土结构或发生较大扰动现象。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