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的制度主义方法论?

题目
问答题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的制度主义方法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主要内容:(1)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2)政治是以一定的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运行和发展的规律。

第2题: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动力”论?


参考答案:

(1)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动力”论,把动力分为两类:“最后动力”,即原动力;非原动力的动力,称为“直接动力”。
(2)最后动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原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最后动力的内涵,其中生产力是更根本的动力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决定其他人类活动(政治、思想文化、阶级斗争)的动力因素。
(3)直接动力:来源于经济活动,又反作用于经济活动的政治、思想文化等动力因素。阶级斗争、暴力革命、物质利益的诉求、人的意志等因素,是直接推动历史运动的力量。最终动力是本源性的动力,多种因素的直接动力是其表现形式,最终取决于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4)合力:历史发展是由多种力量和因素推动的,每一个人、每一种因素的力量都融合在“合力之中。”作用于历史运动的各种力量,其作用力的方向、力量大小、作用是不相同的。各种方向、层次的力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融合为历史的“合力”,促进历史事变及其发展。


第3题:

按照政治学的研究角度和层次,可以把政治学分成()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和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C、宏观政治学和微观政治学

D、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


参考答案:C

第4题: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的制度主义方法论?


正确答案: 制度主义以各种政治制度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如国家宪法、国家政体、政府形式、权力分配结构等。虽然制度主义不是马克思的首创,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产生于政治学发展的制度主义早期,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包含着丰富的制度主义方法论。马克思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其中所蕴含的制度主义方法论对后来的制度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的制度主义的一系列概念,诸如作为技术的生产力、作为权力结构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作为突变方式的阶级斗争和政治革命、作为最重要社会关系的阶级关系以及制度变迁中整体与个体的关系等,都是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和政治学不可忽视的概念。

第5题:

马克思主义的()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认识宗教问题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指导。

  • A、主观唯心主义
  • B、辩证唯物主义
  • C、客观唯心主义

正确答案:B

第6题:

摸着石头过河,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错误

第7题:

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正确答案: 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具有独特的价值,为人类认识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社会历史领域,我们不能撇开马克思。
对待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一要坚持,二要发展,坚持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最好的坚持。
要反对“过时论”和“僵化论”两种错误倾向。

第8题:

强调对人的行为应从其主观的因素方面去理解,否认客观认识的可能性,推崇这一观点的是( )。

A.建构主义方法论

B.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C.实证主义方法论

D.反实证主义方法论


正确答案:D
D[提示] 实证主义方法论强调社会现象的客观性和外部原因,具有自然主义倾向,忽视“人”的因素及历史、文化因素。反实证主义偏重于构成主观经验现象的主观因素或内因,强调对人的行为应从其主观的因素方面去理解,否认客观认识的可能性。建构主义不认为存在唯一的、不变的客观事实,事实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价值互动而达到的生成性理解。马克思的方法论既有辩证性,又有历史性,具有综合性。

第9题: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逻辑学的方法论?


正确答案: 在哲学层次上,唯物论强调知识来源于实践,强调经验事实先于理论存在,主张以人的活动作为哲学思考的重心;强调发展的观点,反对静态的分析。还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人类生产力及其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辩证发展过程,所以只有通过对历史过程的认识才能解释人们的社会活动。在研究方法的层次工,马克思的辩证法强调研究过程的实践性和经验性,重视以客观历史事实与社会事实来说明普遍的社会规律。它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侧重分析社会结构及各个分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对社会变化的原因做出解释。

第10题:

既关注价值和制度的规范作用,又采用经验的、个案的分析方法,对传统政治学和行为主义政治学方法论进行综合的是()

  • A、老制度主义政治学
  • B、行为主义政治学
  • C、新制度主义政治学
  • D、国家理论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