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秋季,一农民患者前来就诊,主诉近二周每隔一天上午10点左右开始出现畏寒、高热、出汗,且高热有波动,约在下午3点发作停

题目
单选题
在夏秋季,一农民患者前来就诊,主诉近二周每隔一天上午10点左右开始出现畏寒、高热、出汗,且高热有波动,约在下午3点发作停止,备感疲乏。面黄体弱,贫血貌。实验室诊断发现滋养体,此时首选的药物是()
A

左旋咪唑

B

吡喹酮

C

氯喹

D

硫双二氯酚

E

灭滴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夏秋季,一农民患者前来就诊,主诉近2周每隔1天上午10:00左右开始出现畏寒、高热、出汗,且高热有波动,约在下午3:00发作停止,备感疲惫。面黄体弱,贫血貌。

该患者最可能得的疾病是A.疟疾
B.肺炎双球菌肺炎
C.痢疾阿米巴
D.丝虫病
E.肺结核

答案:A
解析:
1.疟原虫寄生于人体的红细胞和肝细胞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4种。疟疾发作的典型症状为周期性寒战、发热和出汗3个阶段。多次发作后可出现贫血。急性期脾明显大,慢性期脾纤维化。3.疟原虫病原学检查:血涂片吉姆萨或瑞特染色镜检(厚、薄血膜法)、血涂片吖啶橙染色法等。4.常用抗疟药物、氯喹、伯氨喹啉、乙胺嘧啶。

第2题:

疟疾的一次典型发作表现为三个连续阶段()。

  • A、高热、出汗、退热
  • B、寒战、高热、腹痛
  • C、高热、抽搐、低热
  • D、寒战、高热、出汗退热
  • E、高热、寒热、退热

正确答案:D

第3题:

在夏秋季,一农民患者前来就诊,主诉近2周每隔1天上午10:00左右开始出现畏寒、高热、出汗,且高热有波动,约在下午3:00发作停止,备感疲惫。面黄体弱,贫血貌。体格检查最可能发现的是A、心前区收缩期杂音

B、肝脾大

C、双肺呼吸音增粗

D、肠鸣音亢进

E、麦氏点压痛、反跳痛(++)

该患者最可能得的疾病是A、疟疾

B、肺炎双球菌肺炎

C、痢疾阿米巴

D、丝虫病

E、肺结核

实验室诊断的最好方法是A、OT试验

B、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C、厚薄血片法

D、胸部X线法

E、肥达反应

实验室诊断发现新月形配子体,此时首选的药物是A、左旋咪唑

B、吡喹酮

C、氯喹

D、硫双二氯酚

E、灭敌灵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A


问题 3 答案:C


问题 4 答案:C

第4题:

在夏秋季,一农民患者前来就诊,主诉近2周每隔1天上午10:00左右开始出现畏寒、高热、出汗,且高热有波动,约在下午3:00发作停止,备感疲惫。面黄体弱,贫血貌。该患者最可能得的疾病是()

  • A、疟疾
  • B、肺炎双球菌肺炎
  • C、痢疾阿米巴
  • D、丝虫病
  • E、肺结核

正确答案:A

第5题:

在夏秋季,一农民患者前来就诊,主诉近2周每隔1天上午10:00左右开始出现畏寒、高热、出汗,且高热有波动,约在下午3:00发作停止,备感疲惫。面黄体弱,贫血貌。体格检查最可能发现的是()

  • A、心前区收缩期杂音
  • B、肝脾大
  • C、双肺呼吸音增粗
  • D、肠鸣音亢进
  • E、麦氏点压痛、反跳痛(++)

正确答案:B

第6题:

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

  • A、上午10点左右
  • B、大约日出前一小时
  • C、午夜
  • D、下午4点左右

正确答案:B

第7题:

在夏秋季,一农民患者前来就诊,主诉近2周每隔1天上午10:00左右开始出现畏寒、高热、出汗,且高热有波动,约在下午3:00发作停止,备感疲惫。面黄体弱,贫血貌。实验室诊断的最好方法是()

  • A、OT试验
  • B、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 C、厚薄血片法
  • D、胸部X线法
  • E、肥达反应

正确答案:C

第8题:

在夏秋季,一农民患者前来就诊,主诉近2周每隔1天上午10:00左右开始出现畏寒、高热、出汗,且高热有波动,约在下午3:00发作停止,备感疲惫。面黄体弱,贫血貌。

体格检查最可能发现的是A.心前区收缩期杂音
B.肝脾大
C.双肺呼吸音增粗
D.肠鸣音亢进
E.麦氏点压痛、反跳痛(++)

答案:B
解析:
1.疟原虫寄生于人体的红细胞和肝细胞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4种。疟疾发作的典型症状为周期性寒战、发热和出汗3个阶段。多次发作后可出现贫血。急性期脾明显大,慢性期脾纤维化。3.疟原虫病原学检查:血涂片吉姆萨或瑞特染色镜检(厚、薄血膜法)、血涂片吖啶橙染色法等。4.常用抗疟药物、氯喹、伯氨喹啉、乙胺嘧啶。

第9题:

在夏秋季,一农民患者前来就诊,主诉近2周每隔1天上午10:00左右开始出现畏寒、高热、出汗,且高热有波动,约在下午3:00发作停止,备感疲惫。面黄体弱,贫血貌。实验室诊断发现新月形配子体,此时首选的药物是()

  • A、左旋咪唑
  • B、吡喹酮
  • C、氯喹
  • D、硫双二氯酚
  • E、灭敌灵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向某某,女,29岁,营业员,1996年5月12日就诊。 主诉:右乳房肿痛7天,伴高热2天。患者产后11天,近7天来,有乳房肿胀,疼痛,自服"消炎药",症状未缓解,且右乳房肿胀增大,疼痛加剧,并出现高热,口渴。 查:右乳房皮色掀红,结块中央渐软,按之有波动感。舌红苔黄,脉滑数。


正确答案:诊断:乳痈,
诊断依据:A.右乳房肿消7天、且肿、痛加剧;B.伴高热,口渴;C.查右乳房皮色焮红,结块中央渐软.按之有波动感。
辨证分型:毒热蕴结,肉腐成脓型或成脓期。
治法:清热解毒,托里透脓。
方药:透脓散加味。当归、生黄芪、炒山甲川芎、皂角刺、银花、生石膏。作右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