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变与周围组织密度接近,为突出病变,CT窗的调整应为()

题目
单选题
病变与周围组织密度接近,为突出病变,CT窗的调整应为()
A

窗宽、窗位同时调高

B

窗宽、窗位同时调低

C

适当调高窗位

D

适当调大窗宽

E

适当调窄窗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
为克服市场经济对医学服务产生的负面影响,要求临床医师()。
A

不仅关心患者的躯体,而且关心患者的心理

B

注意克服人-物-人的物化趋势

C

维护和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D

正确处理同行关系

E

不能以医谋私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单选题
多分叶颈静脉球瘤(GJT)下内侧叶主要由哪支动脉供血()
A

耳后动脉

B

腭升动脉

C

咬肌动脉

D

咽升动脉

E

颞浅动脉


正确答案: B
解析: 多分叶颈静脉球瘤(GJT)下内侧叶可向下延伸进入颈内静脉至颅外,向内至枕骨大孔和后颅窝,主要由咽升动脉供血。

第3题:

单选题
大脑后动脉主要供血区为()
A

额叶

B

枕叶及颞叶底面

C

顶叶

D

小脑

E

岛叶


正确答案: B
解析: 大脑后动脉主要供血区为脑干、背侧丘脑、下丘脑、膝状体、胼胝体后半上面、颞叶底面、内侧面和枕叶。

第4题:

单选题
在下列胆道系统造影中,属于生理排泄法的是()
A

T形管造影

B

内窥镜胰胆管造影

C

腹腔镜胆道造影

D

口服胆囊造影

E

E.经皮经肝胆道造影(PT


正确答案: C
解析: 口服胆囊造影,对比剂是经过消化系统溶解、吸收进入门脉系统,再经体循环的运输及肝、胆功能的排泄才使胆囊显影的,属于生理排泄法。其余选项均系通过导管将对比剂直接注入被检脏器使其显影,属直接注入法。

第5题:

单选题
皮质醇症腺瘤的CT特点是()
A

肿瘤位于肾上腺单侧,小于2cm,低密度网格状,CT值-35~28HU

B

肿瘤位于肾上腺单侧,大于2cm,低密度均匀肿块,CT值35~50HU

C

肿瘤位于肾上腺,单侧多见,直径2~20cm,中央坏死,少数伴钙化,强化显著

D

肿瘤位于肾上腺单侧,体积大,密度不均多伴钙化,侵犯邻近结构

E

肿瘤位于肾上腺单侧,无症状,体积大以脂肪密度为主,CT值-80~-120HU


正确答案: C
解析: 1.醛固酮腺瘤又称Conn腺瘤,其特点是单侧肾上腺孤立性小肿块,肿块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病变较小,直径多在2cm以下,富含脂质,密度较低,常常近似于水样密度。 2.皮质醇症腺瘤又称Cushing腺瘤,其CT特点是单侧肾上腺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边界清,大小多为2~3cm,密度类似或低于肾实质,肿块呈轻至中度强化。 3.嗜铬细胞瘤的CT特点是一侧肾上腺较大圆形或椭圆形肿块,直径常为3~5cm,也可达10cm以上,较小者密度较均匀,较大肿瘤常因陈旧性出血、坏死而密度不均,可发生囊变,少数肿瘤中心或边缘可见点状或弧线形钙化,强化显著。 4.肾上腺皮质腺癌均表现较大的肾上腺肿块,直径常超过7cm,呈类圆、分叶或不规则形。肿块密度不均,内有坏死或出血所致的低密度区,可出现钙化,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可以侵犯邻近结构。 5.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CT特点是表现为单侧,类圆形或椭圆形,体积多在10cm以下,肿块呈混杂密度,由不等量的低密度脂肪灶和软组织密度灶构成,软组织部分可发生强化。

第6题:

单选题
尊重病人自主性或决定,在病人坚持己见时,可能要求医生()
A

放弃自己的责任

B

听命于患者

C

无需具体分析

D

必要时限制病人自主性

E

不伤害患者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单选题
正常颈椎前软组织厚度不超过()
A

0.5cm

B

1cm

C

2cm

D

2.5cm

E

3cm


正确答案: E
解析: 正常颈椎前软组织厚度一般小于1cm。

第8题:

单选题
IR代表()
A

自旋回波序列

B

反转恢复序列

C

部分饱和序列

D

梯度回波序列

E

快速梯度序列


正确答案: C
解析: 反转恢复(inversion recovery,IR)脉冲序列。

第9题:

单选题
旋转血管造影DSA主要用于检查()
A

脑动脉

B

肺动脉

C

冠状动脉

D

肠系膜动脉

E

脊髓动脉


正确答案: D
解析: 旋转血管造影DSA不能用于活动器官血管的采集及重建,脊髓动脉过细,血流缓慢,重建显示不好。

第10题:

单选题
观察肋骨骨折的胸片应为()
A

标准正位胸片

B

长时间、低千伏的胸片

C

短时间、高千伏的胸片

D

长时间、高千伏的胸片

E

标准侧位胸片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观察肋骨骨折应拍长时间、低千伏的胸片,摄片时应将外伤处或疼痛明显的部位置于切线位,最好结合正位胸片评价。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