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提出“以水定城”战略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灰色基础设施建设容易给城市带来内涝等灾害,从而给国家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题目
判断题
国家提出“以水定城”战略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灰色基础设施建设容易给城市带来内涝等灾害,从而给国家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A

B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海绵城市,是指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的城市,深圳是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计划到( )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

A.2018
B.2020
C.2025
D.2030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深圳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第二步,根据《深圳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规定,除特殊地质地区、特殊污染源地区以外,到2020年,深圳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要求;到2030年,深圳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届时深圳将成为国际一流的海绵城市。
因此,选择D选项。

第2题:

违法建设的危害主要有() (1)破坏城市的合理布局,干扰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 (2)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市容卫生、自然与人文景观和整体形象 (3)影响城市安全、社会安定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4)影响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城市功能的有效发挥 (5)滋生腐败现象,造成国家、集体、个人重大的经济损失

  • A、(1);(3);(5)
  • B、全部
  • C、(2);(4);(5)
  • D、(1);(4);(5)

正确答案:B

第3题:

“十二五”时期,广州市圆满完成了知识产权“十二五”规划的主要任务和目标,知识产权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知识产权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其中先后获得___等荣誉称号。( )

A、“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称号

B、“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称号

C、“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称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

D、“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称号、“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参考答案:A。

第4题:

城市规划实施中经济机制主要表现为()。

  • A、出让城市土地所有权,从而既实现符合规划的物业开发,又可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
  • B、政府借贷以解决实施城市规划的资金缺口
  • C、城市基础设施使用的收费
  • D、出让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权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正确答案:B,C,D

第5题:

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主要包括城市供电管理、城市()管理、城市()管理、城市道路管理、城市灾害管理等。

  • A、供水
  • B、供气
  • C、供粮
  • D、生产

正确答案:A,B

第6题:

洪涝灾害表1中“受淹城市”的指标解释是指江河洪水进入城区或降雨产生严重内涝造成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县及县级以上城市个数。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暴雨灾害给正迈向现代化的中国上了深刻的一课,显现出城市和农村的基础设施还很薄弱。政府在解决城市和农村排水系统建设问题中所担当的角色是()。

  • A、组织经济建设,加强市场监管
  • B、组织文化建设,弘扬城市精神
  • C、提供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
  • D、保障人民民主,维护群众利益

正确答案:C

第8题:

建设海绵城市是中国提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水问题综合治理理念。关于海绵城市,下到表述错误的是:

A.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降雨,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需要时再将储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
B.海绵城市建设要注重巧做生态大文章,实现更多利益,需要水利、气象水文、市政等广泛参与
C.海绵城市建设不仅要与黑臭水体治理结合,还要和城市内涝治理结合
D.我国分两批确定了30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部分试点城市仍然出现明显的积水和内涝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国情并选错误项。第二步,2017年8月19日02版《光明日报》报道中提到“海绵城市是一种理念,它的建设要注重巧做生态大文章,实现更多效益,需要水利、气象水文、市政等广泛参与。海绵城市建设不仅要与黑臭水体治理结合,还要和城市内涝治理结合。但要注意的是,城市排水问题有其复杂性,不是一个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可以解决的”,可以看出,B选项中“实现更多利益”表述错误,海绵城市建设是为了综合的生态效应,不追求具体的利益,这也是为了践行“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因此,选择B选项。

第9题:

城市社会流动的增加,给城市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 A、滋生了新的人口问题
  • B、加重了城市的负担
  • C、增加了交通压力
  • D、给城市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乌鲁木齐市在2007年提出力争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实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中国最佳民俗风情旅游城市,“五城同创”的目标。()

  • A、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 B、国家节水城市
  • C、国家生态城市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