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间歇式设备生产率计算公式:Qj=nGjKB/1000(t/h)中,其中n的含义是( )。

题目
单选题
在间歇式设备生产率计算公式:Qj=nGjKB/1000(t/h)中,其中n的含义是( )。
A

每拌制一份料的质量

B

时间利用系数

C

每小时拌制的份数

D

设备功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K—N(T-To),其中To的含义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生物学零度

第2题:

连续式摊铺机的生产率计算公式是:Q=1000hBVpKb,Kb是()。

A.摊铺层厚度
B.摊铺层宽度
C.摊铺速度
D.时间利用系数

答案:D
解析:
2019版教材P312页
Q=1000hBVpKb,Kb----时间利用系数

第3题:

带式输送机的生产率高达(),有输送距离长,工作平稳,结构简单等优点。

A、1000t/h

B、3000t/h

C、5000t/h


参考答案:B

第4题:

色谱柱理论塔板数计算公式n =5.54 (tR/W h/2)2中,各符号的含义是
tR

A. 面积 B.峰高
C.保留时间 D.峰宽
E.半高峰宽


答案:C
解析:

第5题:

在间歇式设备生产率计算公式: Qj=nGjKB/1000(t/h) 中, 其中 n 的含义是( ) 。

A.每拌制一份料的质量
B.时间利用系数
C.每小时拌制的份数
D.设备功率

答案:C
解析:

第6题:

在间歇式设备生产率计算公式:,其中n的含义是( )。

A.每拌制一份料的质量
B.时间利用系数
C.每小时拌制的份数
D.设备功率

答案:C
解析:
2020版教材P426/2019版教材P417
式中Gi—每拌制一份料的质量(kg);n—每小时拌制的份数;KB时间利用系数,KB=0.8~0.9。

第7题:

连续式摊铺机的生产率计算公式是:Q=1000hBVpKb,Kb是()。

A、 摊铺层厚度
B、 摊铺层宽度
C、 摊铺速度
D、 时间利用系数

答案:D
解析:
2018新教材P299 ,Q=1000hBVpKb,Kb----时间利用系数

第8题:

请编写函数fun(),它的功能是求Fibonacci数列中小于t的最大的一个数,结果由函数返回。其中Fibonacci数列F(n)的定义为

F(0)=0,F(1)=1

F(n)=F(n-1)+F(n-2)

例如:t=1000时,函数值为987。

注意:部分源程序给出如下。

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和其他函数中的任何内容,仅在函数fun的花括号中填入所编写的若干语句。

试题程序:

include <conio.h>

include <math.h>

include <stdio.h>

int fun(int t)

{

}

main()

{

int n;

clrscr();

n=1000;

printf("n=%d, f=%d\n",n, fun(n));

}


正确答案:int fun(int t) { int a=1b=1c=0i; /*a代表第n-2项b代表第n-1项c代表第n项*/ /*如果求得的数。比指定比较的数小则计算下一个Fibonacci数对ab得新置数*/ do { c=a+b; a=b; b=c; } while(ct); /*如果求得的数c比指定比较的数大时退出循环*/ c=a; /*此时数c的前一个Fibonacci数为小于指定比较的数的最大的数*/ return c; }
int fun(int t) { int a=1,b=1,c=0,i; /*a代表第n-2项,b代表第n-1项,c代表第n项*/ /*如果求得的数。比指定比较的数小,则计算下一个Fibonacci数,对a,b得新置数*/ do { c=a+b; a=b; b=c; } while(ct); /*如果求得的数c比指定比较的数大时,退出循环*/ c=a; /*此时数c的前一个Fibonacci数为小于指定比较的数的最大的数*/ return c; } 解析:根据所给数列定义不难发现,该数列最终的结果是由两个数列之和组成,所以可以在循环内部始终把c看成是前两项之和(即第n项),而a始终代表第n-2项,b始终代表第n-1项(通过不断地重新赋值来实现)。应注意,退出循环时得到的数c是大于指定比较的数的最小的数,而它的前一个数就是小于指定比较的数的最大的数。

第9题:

在间歇式设备生产率计算公式



中,其中Gj的含义是()。

A、每拌制一份料的质量
B、时间利用系数
C、每小时拌制的份数
D、设备功率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色谱柱理论塔板数计算公式n =5.54 (tR/W h/2)2中,各符号的含义是
W h/2
A. 面积 B.峰高
C.保留时间 D.峰宽
E.半高峰宽


答案:E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