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时,在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前,对纵、横缝进行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产生(  )A 断板B 反射裂缝C 错台D 唧泥

题目
单选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时,在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前,对纵、横缝进行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产生(  )
A

断板

B

反射裂缝

C

错台

D

唧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旧水泥混凝土路作为基层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预防水平变形反射裂缝发生,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A.处理好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层的胀缝、缩缝、裂缝
B.加铺层与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设置应力消减层
C.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设土工合成材料
D.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撒布粘层油
E.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撒布透层油

答案:A,B,C
解析:
反射裂缝的产生原因:旧水泥混凝土路板上存在的接缝和裂缝,如果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在温度变化和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水泥混凝土路面沿着接缝和裂缝处伸缩,当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伸缩与其不一致时,就会在这些部位开裂,这就是产生反射裂缝的机理。因此应对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层的胀缝、缩缝、裂缝清理干净,在加铺层与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设置应力消减层或采取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设土工合成材料。E项是必须要采取的措施,并不是为了防水平变形反射裂缝而采取的。

第2题: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微表处大修工艺的有 ( )
A.对旧水泥道路做弯沉试验 B.清除原路面的泥土、杂物C.加铺沥青面层碾压 D.沥青密封膏处理水泥混凝土板缝
E.剔除局部破损的混凝土面层


答案:A,C,D
解析:
对旧水泥道路做弯沉试验是旧路加 铺沥青混合料面层工艺,使用沥青密封青处理旧 水泥混凝土板缝是加铺沥青面层工艺。微表处大 修工程不需碾压成型。

第3题:

不属于大修微表处的是(  )

A.沥青密封膏处理水泥混凝土板缝

B.旧水泥道路做弯沉实验

C 加铺沥青面层碾压

D 清除泥土杂物

E 剔除局部破损的混凝土面层

 


答案:ABCE

第4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时,在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前、对纵、横缝进行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产生().

A、断板
B、反射裂缝
C、错台
D、唧泥

答案:B
解析:
2017版教材P96页.此题主要考察:水泥路面改造加铺沥青面层教材原文是:4、对接缝的处理。对纵横缝清缝,清除缝内原有的填充物和杂物,再用手持式注射枪进行沥青灌缝,然后用改性沥青油毡等材料贴缝,有必要时再加铺一层特殊沥青材料的过渡层,吸收或抵抗纵横缝的向上扩展的能量,防止产生反射裂缝。

第5题:

下列属于加铺沥青面层水平变形反射裂缝预防措施的是()。

A、使用沥青密封膏处理旧面层水平变形反射裂缝
B、在沥青混凝土加铺层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设置应力消减层
C、采取土工织物处理技术措施
D、将板体整块凿除重新浇筑,采用局部修补的方法
E、对脱空和路面板局部破裂处的基底进行处理,并对破损的路面板进行修复

答案:B,C
解析:
2020/2019教材P40
(一)(1).水平变形反射裂缝的产生原因是旧水泥混凝土路板上存在接缝和裂缝,如果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在温度变化和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水泥混凝土路面沿着接缝和裂缝处伸缩,当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伸缩变形与其不一致时,就会在这些部位开裂,这就是产生反射裂缝的机理。(2).在沥青混凝土加铺层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设置应力消减层,具有延缓和抑制反射裂缝产生的效果。(3).采取土工织物处理技术措施也可以预防面层水平变形反射裂.

第6题:

当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断板率较低、接缝传荷能力良好,且路面纵、横坡基本符合要求等时,可选用分离式水泥混凝土加铺层。


答案:错
解析:
当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断板率较低、接缝传荷能力良好,且路面纵、横坡基本符合要求、板的平面尺寸和接缝布置合理时,可选用直接式水泥混凝土加铺层;否则,可选用分离式水泥混凝土加铺层。

第7题:

旧水泥混凝土路作为基层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预防水平变形反射裂缝发生,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A、处理好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层的胀缝、缩缝、裂缝
B、加铺层与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设置应力消减层
C、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设土工合成材料
D、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
E、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撒布透层油

答案:A,B,C
解析:
2020/2019教材P40
(一)面层水平变形反射裂缝预防措施:(1)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必须处理好反射裂缝,尽可能减少或延缓反射裂缝的出现。(2)在沥青混凝土加铺层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设置应力消减层,具有延缓和抑制反射裂缝产生的效果。(3)采用土工织物预防反射裂缝的方法参见1K411033条。

第8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时,在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前、对纵、横缝进行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产生( )。

A.断板
B.反射裂缝
C.错台
D.淤泥

答案:B
解析:
2020版教材P92/2019版教材P87
对纵横缝清缝,清除缝内原有的填充物和杂物,再用手持式注射枪进行沥青灌缝,然后用改性沥青油毡等材料贴缝,有必要时再加铺一层特殊沥青材料的过渡层,吸收或抵抗纵横缝的向上扩展的能量,防止产生反射裂缝。

第9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时,在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前,对纵、横缝进行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产生()。

A.断板
B.反射裂缝
C.错台
D.唧泥

答案:B
解析:
对纵横缝清缝,清除缝内原有的填充物和杂物,再用手持式注射枪进行沥青灌缝,然后用改性沥青油毡等材料贴缝,有必要时再加铺一层特殊沥青材料的过渡层,吸收或抵抗纵横缝的向上扩展的能量,防止产生反射裂缝。

第10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下设置基层的作用( )。

A.为混凝土面层施工提供稳定而坚实的工作面
B.防止或减轻唧泥
C.控制或减少路基不均匀冻胀或体积变形对混凝土面层的不利影响
D.防止板底脱空和错台
E.起磨耗层作用

答案:A,B,C,D
解析:
2019版教材P7页
(1)混凝土面层下设置基层的作用:防止或减轻唧泥、板底脱空和错台等病害;在垫层共同作用下,控制或减少路基不均匀冻胀或体积变形对混凝土面层的不利影响;为混凝土面层施工提供稳定而坚实的工作面,并改善接缝的传荷能力。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