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不符合《民事诉讼法》关于保全规定的是:()

题目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符合《民事诉讼法》关于保全规定的是:()
A

根据当事人的保全申请,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当事人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当事人作出一定行为

B

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

C

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D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证据保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民法院在进行证据保全时应当有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在场

B.证据保全只能是依当事人的申请进行,人民法院不能依职权作出

C.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随时可以申请证据保全

D.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应当提供相应的担保


正确答案:ABCD
A项考查保全措施,根据《民诉证据规定》第24条第2款,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可以要求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到场,而不是必须。B项考查证据保全的主体,我国当事人和法院都有权利启动证据保全。C项考查证据保全的申请时间,根据《民诉证据规定》第23条第1款,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提交申请。D项考查申请的条件,《民诉证据规定》第23条第2款在我国证据保全是否要提供担保由法院决定。

第2题:

下列哪些选项是1991年颁布实行的《民事诉讼法》(2007年修正)未作规定的制度? A.公益诉讼制度 B.恶意诉讼规制制度 C.检察监督中的抗诉制度 D.诉讼保全制度中的行为保全制度


正确答案:AB

第3题:

《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在保全财产后,应当立即通知被保全财产的人。()


参考答案:对

第4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诉讼财产保全的措施不包括()。

A、查封
B、扣押
C、冻结
D、先予执行

答案:D
解析:
先予执行和财产保全是诉讼中两个不同的诉讼措施,不可混淆。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一方当事人或者一方利害关系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将来生效的法律文书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的情况,在诉讼前或者诉讼中做出裁定,对一方当事人或者一方利害关系人一定范围的财产或者与争议有关的财产采取措施,限制其处分的一种法律行为和法律制度。根据民诉法第94条规定,财产保全措施有查封、扣押、冻结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而先予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终审判决之前,为解决权利人生活、生产经营的急需,依法裁定义务人预先履行义务的制度。本题中D项正确。考生复习此知识点时,应将相关其他法律规定一并掌握。考点:考查诉讼财产保全措施
在教材中现在没有涉及到。但是在法律汇编里面有

第5题:

下列哪些选项是1991年颁布实行的《民事诉讼法》(2007年修正)未作规定的制度?

A:公益诉讼制度
B:恶意诉讼规制制度
C:检察监督中的抗诉制度
D:诉讼保全制度中的行为保全制度

答案:A,B,D
解析:
【考点】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详解】1991年颁布实行的《民事诉讼法》(2007年修正)中未对公益诉讼制度、恶意诉讼规制制度及行为保全制度加以规定,相关制度在2012年8月31日通过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2013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中有所涉及。检察监督中的抗诉制度在现行民事诉讼法中有明确规定,2007年《民事诉讼法》第187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179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出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179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ABD。

第6题:

关于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诉讼程序中的保全措施,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法院应当采取保全措施 B.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检察院都可以申请法院采取保全措施 C.采取保全措施,不受《民事诉讼法》规定的限制 D.财产保全的范围不限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财产或与本案有关的财产


正确答案:B
答案暂无

第7题: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证据保全的说法错误的有:()

A:证据保全只能依当事人申请进行,人民法院不得依职权作出
B: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随时可以申请保全证据
C:当事人申请保全证据的应当提供相应的担保
D: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时应有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在场

答案:A,B,C,D
解析:
【考点】证据保全。详解:《民事诉讼法》第81条规定: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所以,A项错误。《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23条规定:当事人依据《民事诉讼法》第81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当事人申请保全证据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的担保。法律、司法解释规定诉前保全证据的,依照其规定办理。所以,B、C项错误。《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24条规定: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查封、扣押、拍照、录音、录像、复制、鉴定、勘验、制作笔录等方法。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可以要求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到场。所以,D项错误。

第8题:

《民事诉讼法》规定,财产保全采取()方法。

A:查封

B:扣押

C:冻结

D: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


参考答案:ABCD

第9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关于财产保全相关事项说法错误的是?( )

A.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
B.法院可以指定被保全人负责保管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
C.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其上的质权、留置权因采取保全措施而消灭
D.由人民法院指定被保全人保管的财产,被保全人不得继续使用

答案:C,D
解析:
选项A为《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原文。根据《民诉解释》第一百五十五条的规定,故选项B正确;如果继续使用对于财产价值无重大影响,可以允许被保全人继续使用,故选项D错误。根据《民诉解释》第一百五十七条的规定,抵押权、质权、留置权人的优先受偿权不受财产保全措施的影响,选项C错误,综上,本题答案为:C、D。

第10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诉前财产保全适用要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须诉前保全的申请人生活困难
B.须是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
C.须有利害关系人申请
D.须申请人提供金钱担保

答案:C
解析:
(1)选项AB:申请人生活困难、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属于先予执行的适用要件;(2)选项CD:诉讼前财产保全的适用要件:①利害关系人的争议属于财产争议;②由于义务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如不立即采取保全措施,将会使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③诉前财产保全必须有利害关系人的申请,人民法院不主动提出;④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未要求必须是金钱担保)。

【知识点】 其他章节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