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三棱针时,应()

题目
单选题
操作三棱针时,应()
A

轻、稳、准、慢

B

轻、稳、准、快

C

重、稳、准、快

D

重、稳、准、慢

E

稳、准、狠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散刺法为 ( )

A.皮肤针操作法

B.皮内针操作法

C.耳针操作法

D.毫针操作法

E.三棱针操作法


正确答案:E
三棱针操作法散刺法: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大小的不同,可刺10~20针以上,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以促使瘀血或水肿得以排除,达到祛瘀生新、通经活络的目的。

第2题:

针具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A.毫针、三棱针、皮肤针、小儿针

B.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皮下针

C.毫针、微针、皮肤针、皮下针

D.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罗汉针

E.毫针、三棱针、皮肤针、梅花针


正确答案:B

第3题:

针具包括( )。

A.毫针、三棱针、皮肤针

B.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鬻针、 火针、芒针

C.毫针、三棱针、皮肤针、鬻针、火针、 芒针

D.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其他

E.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 芒针


正确答案:B,

第4题:

治疗顽癣时多选用

A、三棱针腧穴点刺

B、三棱针刺络

C、三棱针挑刺

D、皮肤针局部叩刺

E、皮内针埋针


正确答案:D

第5题:

震颤麻痹患者震颤甚者治疗时大椎穴应

A、深刺

B、浅刺

C、三棱针刺血

D、留针

E、不留针


参考答案:ACD

第6题:

印堂穴针刺操作时,应采取的手法是

A.斜刺0.5~0.8寸

B.向上斜刺0.3~0.5寸

C.提捏局部皮肤,平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D.三棱针点刺出血

E.直刺0.1~0.2寸


正确答案:C

第7题:

治疗慢性顽固性疾病需要久留针时多选用

A、三棱针腧穴点刺

B、三棱针刺络

C、三棱针挑刺

D、皮肤针局部叩刺

E、皮内针埋针


正确答案:E

第8题:

如何进行三棱针操作?


参考答案: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在复习中,注意对关键字的提炼。如迎随补泻和捻转补泻都记住"顺逆"。(一)三棱针刺法三棱针刺法是用三棱针点刺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以防治疾病的方法。操作过程的叙述中一定要提及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另外,对点刺放血的叙述,要提及"宜轻、浅、快,出血不宜过多,不要刺伤深部大动脉"。(1)点刺出血具体操作步骤:①针刺前,在预定针刺部位上下用左手拇、食指向针刺处推按,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②对针刺部位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③针刺时,左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捏紧被刺部位,右手持针,用拇指、食指捏住针柄,中指指腹紧靠针身下端,针尖露出3~5mm,对准已消毒部位,刺入3~5mm。④刺入后,随即将针迅速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之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千棉球按压针孔。(2)散刺法(又称围刺、豹纹刺)操作方法:消毒后,根据病变大小的不同,持三棱针由病变边缘呈环行向中心点刺,可刺10~20针或以上。功用:去瘀生新,活血通络。多用于局部瘀血、肿痛和顽癣等。(3)刺络法具体操作步骤:①用带子或橡皮管,加扎在针刺部位上端(近心端),然后迅速消毒。②针刺时左手拇指压在被针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针刺部位的静脉,刺入脉中2~3mm。③刺入后立即将针退出,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后,再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④出血时,也可轻轻按压静脉上端,以助瘀血外出,毒邪得泻。此法多用于曲泽、委中等穴。功用:急性吐泻、中暑、发热等。(4)挑刺法具体操作步骤:①首先消毒,以左手按压施术部位的两侧,使其皮肤固定。②右手持三棱针迅速刺入皮肤1~2mm,随即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液或黏液。③也可再刺入5mm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身轻轻提起,挑断部分皮下纤维组织。④出针,局部消毒,覆盖敷料。功用:血管神经性头痛、肩周炎、失眠、胃脘痛、颈椎病、支气管哮喘等。

第9题:

用三棱针治中暑时多选用

A、三棱针腧穴点刺

B、三棱针刺络

C、三棱针挑刺

D、皮肤针局部叩刺

E、皮内针埋针


正确答案:B

第10题:

中医针灸科 进行针灸穿刺操作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正确进行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针灸针具(毫针、耳针、头针、长圆针、梅花针、三棱针、小针刀等)做到“一人一针一用一灭菌”,火罐“一人一用一消毒”。


正确答案:无菌技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