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接到举报,甲公司多年来未按照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决定对甲公司进行调查。以下关于该

题目
多选题
某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接到举报,甲公司多年来未按照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决定对甲公司进行调查。以下关于该某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监察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往甲公司进行调查、检查的劳动保障监察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佩戴劳动保障监察标志、出示劳动保障监察证件

B

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对甲公司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日内完成

C

甲公司的行为应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责令其改正

D

对该公司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理决定前,应当听取该公司的陈述、申辩

E

该公司在1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将不再查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参加工作分析的人员应包括( )。

A.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人员

B.劳动监察部门人员

C.从事此工作的员工及其上级

D.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人员


正确答案:C

第2题:

根据本题要点(3)所提示的内容,下列表述中,不符合规定的是( )。

A.如果甲公司单方面声称已经对李某出资培训,但不能提供相应支付凭证的,因其缺乏证据,不能要求李某承担违约责任

B.李某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违反了服务期的约定,甲公司有权要求李某支付违约金

C.由于甲公司未依法为李某缴纳社会保险费,李某可以随时通知甲公司解除劳动合同

D.由于甲公司未依法为李某缴纳社会保险费,李某要求解除劳动合同时,甲公司不得要求李某支付违约金


正确答案:B
【解析】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不属于违反服务期的约定,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

第3题:

2010年4月,某市劳动行政部门在对甲公司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甲公司存在以下问题:2009年9月1日,张某发现甲公司未依法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当日通知甲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张某自2001年1月1日起开始在甲公司工作,张某的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

下列表述中,符合规定的是( )。

A、因甲公司未依法为张某缴纳社会保险费,张某可以随时通知甲公司解除劳动合同

B、如张某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甲公司无需向张某支付经济补偿金

C、如张某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甲公司应当向张某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年限自 2001年1月1日起算

D、如张某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甲公司应当向张某支付10000元的经济补偿金


正确答案:A
专家解析:正确答案:AD   题型:常识题   难易度:难 
(1)选项A: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2)选项B: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3)选项C: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年限自2008年1月1日起算;而在其他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年限自双方建立劳动关系时起计算;
(4)选项D: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年限自2008年1月1日起算,在本题中,补偿年限为2年(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甲公司应当向张某支付10000元(2个月×月工资5000元)的经济补偿金。

第4题:

关于劳动合同约定由甲公司给予王某社会保险补贴、
公司不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公司与王某的约定符合社会保险法的规定
B: 甲公司与王某的约定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C: 甲公司与王某的约定不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当依法补缴社会保险费
D: 甲公司与王某的约定虽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双方可以不补缴社会保险费

答案:C
解析:

第5题:

某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接到举报,Z公司多年来未按照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决定对Z公司进行调查。以下关于该某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监察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前往Z公司进行调查、检查的劳动保障监察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佩戴劳动保障监察标志、出示劳动保障监察证件
B.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对Z公司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90个工作日内完成
C.Z公司的行为应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责令其改正
D.对该公司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理决定前,应当听取该公司的陈述、申辩
E.该公司在1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将不再查处

答案:A,C,D
解析:
B选项错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E选项错误: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

第6题:

甲公司在招聘员工孙某时,双方订立了劳动合同。在该劳动合同的以下条款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有()。

A、孙某试用期为六个月

B、孙某在试用期内不得辞职

C、孙某与他人发生民事纠纷时,甲公司可解除该劳动合同

D、孙某严重违反甲公司的劳动纪律时,甲公司可解除该劳动合同

E、孙某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时,甲公司可解除该劳动合同


参考答案:ADE

第7题:

某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接到举报,H公司多年来未按照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决定对H公司进行调查。以下关于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监察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前往H公司进行调查、检查的劳动保障监察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佩戴劳动保障监察标志、出示劳动保障监察证件
B.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对H公司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
C.H公司的行为应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责令其改正
D.对该公司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理决定前,应当听取该公司的陈述、申辩
E.该公司在1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将不再查处

答案:A,C,D
解析:
B项,《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H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H。E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

第8题:

刘某于2003年8月18日到甲公司工作,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公司没有为刘某参加社会保险。2004年11月25日,公司在各车间门口张贴关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其与甲公司的劳动关系于2004年12月31日终止。务必在2005年1月1日至5日到公司办理离岗手续并结算工资的通知。同年12月13日,刘某患病数次就诊。

2005年1月4日刘某与甲公司结算工资发生分歧,之后未上班,并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后未解决。

2005年7月,刘某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同时主张回甲公司上班。公司在庭审时明确不同意刘某回单位工作,认为双方劳动关系已终止。(见劳动法)

问题:

(1)如果你是刘某,应要求甲公司补偿哪些利益?

(2)刘某和甲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是否已终止?


正确答案:

第9题: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下列劳动保障部门的监察行为中,错误的是()。

A:某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发现甲公司有违法用工行为后,要求甲公司报送相关部门材料
B:某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收到关于乙公司拖欠工人工资的举报后,决定派检查组进入乙公司生产车间进行检查
C:某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收到关于丙公司雇用童工的举报后,决定派一名科长只身前往调查
D:某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在2011年5月发现丁公司在2008年6月至12月期间曾雇用童工,因无人举报、投诉,决定不予查处

答案:D
解析: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下列事项实施劳动保障监察:①用人单位制定商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情况。③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④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人工特殊劳动保护和规定情况。⑤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的情况。⑥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⑦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障和缴纳社保的情况。⑧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保障监督、情况。

第10题:

(2018年) 2017年3月 2日,高某到甲公司工作。同年5月 4日甲公司与高某签订了 1年期书面劳动合同。同年10月因工作需要,甲公司安排高某于 10月 1日(国庆节), 10月 14日(周六)加班,且未安排补休。
2018年初,甲公司得知高某已经怀孕,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甲公司终止了劳动合同,此时高某仍处于孕期。
已知,甲公司实行标准工时制,高某日工资为 220元,甲公司已为高某办理了社会保险登记并按月从其工资中扣缴相关社会保险费用。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甲公司终止劳动合同及其法律后果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因高某在孕期,甲公司不得终止合同,劳动合同应续延
B.甲公司终止该劳动合同后,高某不要求继续履行的,甲公司应当向其支付赔偿金
C.甲公司终止该劳动合同后,高某要求继续履行的,甲公司应当继续履行
D.甲公司可以终止合同,无须支付赔偿金

答案:A,B,C
解析:
(1 )选项AD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 哺乳期的,用人单位既不得适用无过失性辞退或者经济性裁员解除劳动合同,也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2)选项 BC: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不愿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的履行已经不可能,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定经济补偿金标准的 2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支付了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金。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