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未成年就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题目
单选题
下列关于未成年就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B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就业的未成年人被称为未成年工

C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D

未满14周罗就业的未成年人被称为童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风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B
风险是总体上的必然性与个体上的偶然性的统在总体上,风险的发生往往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就个体风险而言,其发生则是偶然的,是一种随机现象,具有不确定性;风险的这种总体上的必然性与个体上的偶然性的统一,构成了风险的不确定性。

第2题:

下列关于职业理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C
【考点】职业理想

第3题:

关于充分就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等于全部就业,而是还存在一定的失业

B、不存在失业

C、全部就业

D、一定等于全部就业


参考答案:BCD

第4题:

下列关于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未成年工是指年龄未满16周岁的劳动者
B、法律禁止招用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C、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有毒有害以及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工作
D、招用未成年工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答案:C
解析:
2018新教材P147页

C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是针对未成年工处于生长发育期的特点,以及接受义务教育的需要,采取的特殊劳动保护措施。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劳动法》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4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用人单位应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原劳动部《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中规定,用人单位应根据未成年工的健康检查结果安排其从事适合的劳动,对不能胜任原劳动岗位的,应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安排其他劳动。对未成年工的使用和特殊保护实行登记制度。用人单位招收未成年工除符合一般用工要求外,还须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办理登记。未成年工上岗前用人单位应对其进行有关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培训。

第5题:

下列关于就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就业主体可能无就业要求
B.就业者所从事的劳动是有酬劳动
C.就业主体必须有劳动能力
D.就业者所参加的劳动属于社会劳动

答案:A
解析:
就业包含以下三层含义:(1)劳动就业的主体是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能够参加某种劳动。(2)所参加的劳动属于社会劳动,对社会有益。(3)所从事的劳动为有酬劳动,既可以是劳动报酬,也可以是经营收入。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才可以称为就业。

第6题:

下列关于未成年人就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就业的未成年人被称为未成年工

C.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 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D.未满14周岁就业的未成年人被称为童工


正确答案:C
《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第7题:

关于我国的就业援助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应及时向零就业家庭中的失业人员提供适当的就业岗位
B: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该开发各类就业岗位,为零就业家庭提供即时岗位援助制度
C:在公益性岗位上安置的就业困难人员,按国家规定给予岗位补贴
D: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制度
E:应当确保零就业家庭实现全面就业

答案:A,B,C,D
解析:
E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第8题:

劳动就业原则正确的是()。

A.国家促进就业原则

B.不平等就业原则

C.国家促进就业原则

D.不禁止未成年人就业原则


正确答案:A

第9题:

流浪未成年人工作是一项兼具救助性、福利性和管理性的工作。下列关于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救助是基础
B.管理是重点
C.教育是手段
D.保护是根本

答案:A,D
解析:
在流浪未成年人工作中,预防是前提,救助是基础,管理是手段,教育是重点,保护是根本。故选AD

第10题:

以下关于就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就业主体可能无就业要求
B: 就业者所从事的劳动是有酬劳动
C: 就业主体必须有劳动能力
D: 就业者所参加的劳动属于社会劳动

答案:A
解析:
就业包含以下三层含义:(1)劳动就业的主体是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能够参加某种劳动。(2)所参加的劳动属于社会劳动,对社会有益。(3)所从事的劳动为有酬劳动,既可以是劳动报酬,也可以是经营收入。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才可以称为就业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