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志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在农村老家生活,他的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今年春节之后,父母带着小志一起到他们工作的城市,小志进入当地

题目
多选题
小志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在农村老家生活,他的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今年春节之后,父母带着小志一起到他们工作的城市,小志进入当地公办小学上学。最近小志的老师向社会工作者反映小志学习跟不上,经常不能完成作业。如果采用生态系统理论进行分析,社会工作者应该关注(  )。[2014年真题]
A

小志的家庭情况以及他与家人的关系

B

小志所在的社区是否有可以利用的资源

C

小志的校园生活以及他与老师同学的关系

D

小志到新学校之后为了适应新环境所做的努力

E

小志早年与父母长期分离的经历对他的负面影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新单亲子女是指父母一方在外地工作的孩子,虽然生活在健全的家庭,
但因为长期不能和父亲或母亲团聚,得不到应有的照顾,又缺乏相互间的交流,
造成孩子的情感缺失。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新单亲子女的是:

A:小林的爸爸常年在外工作,为了照顾他们母子俩的生活经常寄钱回家,但小林却觉得爸爸根本不爱自己
B: 小强的父母外出打工,他跟着奶奶一起生活
C: 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小丽跟着爸爸妈妈定居上海,她觉得在大城市生活很好
D: 小芳的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生病去世了,爸爸一个人将她抚养长大

答案:A
解析:
新单亲子女的定义要点是:①家庭健全;父母一方在外地工作;③有情感缺失。A
项符合定义;8、两项不符合②;D项不符合①。故答案选A。

第2题:

小志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在农村老家生活,他的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今年春节之后,父母带着小志一起到他们工作的城市,将他送人当地公办小学上学。最近,小志的老师向社会工作者反映小志学习跟不上,经常不能完成作业。如果采用生态系统理论进行分析。社会工作者应该关注( )。
?

A.小志的家庭情况以及他与家人的关系

B.小志所在的社区是否有可以利用的资源

C.小志的校园生活以及他与老师同学的关系

D.小志到新学校之后为了适应新环境所做的努力

E.小志早年与父母长期分离的经历对他的负面影响

答案:A,B,C
解析:

第3题:

由于父母长年在深圳打工,从小小俊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平时小俊的母亲和奶奶的关系不好,因此父母很少打电话回家过问他的生活及学习情况。如今爷爷奶奶年事已高,无力管教小俊,最近村里开了网吧,小俊迷上了网络游戏,经常玩游戏忘记回家。造成小俊上述行为的主要家庭原因是( )。

A.爷爷奶奶过于溺爱

B.家长疏于管教

C.家庭条件不好

D.母亲和奶奶关系不好


正确答案:B

第4题:

小葛今年13岁,贵州人,初一学生。由于父母常年在上海打工,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在老家生活。2011 年9月,小葛转到上海一所民工子弟学校就读,但其父母甶于平时工作很忙,无暇顾及他的学业。由于学习成绩较差,他产生了厌学情绪,开始结交社会上不良分子,并诱导其他同学逃课、打游戏,学校打算将其开除。假如你是学校的社会工作者,从小葛的班主任老师处听说了小葛的情况,打算对小葛提供服务。
[问题]
(1)请分析小葛目前面临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
(2)针对小葛面临的问题,学校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答案:
解析:
1.上述案例中,小葛目前面临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表现为: (1)小葛目前面临的问题
①存在厌学情绪,学习成绩差,经常逃课、打游戏,需要提高学习成绩,改变逃课、打游戏的不良行为习惯,以免被学校开除;②行为不良,诱导其他同学逃课、打游戏,需要和同学之间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③父母无暇教导小葛,导致亲子关系疏离,需要与家人建立和睦的亲情关系。
(2)小葛所面临的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个人的原因。从小葛个人来说,由于他来自贵州,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在老家生活,到上海后,可能由于语言不通、对环境不适应,或者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导致小葛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也不理想。而学习成绩不好,使小葛心理上的自卑情绪更加严重,产生了厌学情绪,进而导致了逃学及与偏差少年为伍等其他不良行为的产生。②家庭方面的原因。从家庭方面来看,小葛的父母是外来打工人员,甶于忙于工作,无暇管教小葛。这使身处异地的小葛缺乏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尤其对于处于成长期和叛逆期的小葛而言,家庭教育尤为重要。③学校方面的原因。从学校方面来看,小葛目前在民工子弟学校就读,学习环境不理想,是造成小葛学习兴趣下降的一方面原因,且学校的管理制度上存在着的一些疏漏,导致小葛与不良少年为伍,从而造成小葛行为的偏差。但是,从小葛诱拐了其他同学逃学的另一方面看,小葛在同学中还是有一定的朋友圈子;小葛经常打游戏,也说明其动手能力和反应能力都不错。④社会方面的原因。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影响了小葛的成长,从而导致了他与不良少年为伍,比如玩游戏、泡网吧等,严重影响了学业。
另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社会也并没有给小葛等人以支持和帮助。
2.针对小葛面临的主要问题,学校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的介入策略如下:
①进行危机干预。与小葛的家长、班主任和校方达成一致,给小葛一个改过的机会,安排留校察看。若小葛改过自新,校方应重新接纳小葛。②运用个案工作技巧。为小葛提供心理铺导,使小葛获得心理支持和被关注感,鼓励小葛发挥自己的优点,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使他重新回归生活的轨道。③运用行为治疗法。请小葛的班主任配合做好校内工作,在学业上适当降低对小葛的要求,同时增加对小葛的关心和指导,对小葛在校的进步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增强小葛的成就感,逐步建立起小葛对学习、学校的兴趣。④与家长保持及时的沟通与联系。向小葛的父母传输管教子女的科学方法,让小葛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殷切希望,从而转移小葛对外界引诱的注意力,增强小葛的责任感。

第5题:

小鹏今年16岁,正在读高一。小鹏10岁那年,他的父母在一次车祸中双双离世,爷爷奶奶担负起了抚养小鹏的任务,他们把小鹏接到农村老家照顾。父母去世对小鹏的打击非常大,他变得自卑、沉默寡言。由于爷爷奶奶年事渐高,平时与小鹏的沟通很少,加上小鹏性格内向,他变得非常孤僻,没有朋友,也不愿与同学交往,他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去,并有辍学的想法。?
问题:?
1.案例中,小鹏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分析小鹏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列出具体的服务计划。


答案:
解析: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与环境是互动、互惠、互调的;个人行动是有目的的,人类遵循适者生存发展,理解个人须将其置于环境中;个人问题是生活过程的问题,要放在环境中进行理解、判断。生态系统理论的关键在于将服务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之中,将服务对象与其所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看待,通过改变系统来实现个人需求的满足。 1.小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①性格内向、孤僻;②不愿跟别人交往和沟通;③有辍学的想法。
2.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小鹏的问题成因要从其生活的环境进行分析,他的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从中观层面(家庭层面)看,小鹏的父母在他10岁时就因为车祸去世了,他过早地离开了父母,饱尝了童年失去父母双亲的痛苦,残破的家庭和缺少父爱母爱的家庭环境是造成小鹏内向、孤僻的主要原因。而另一方面,由于爷爷奶奶年事已高,跟小鹏很少有沟通交流,小鹏跟自己的亲人之间几乎没有交流,他缺乏亲人情感的抚慰,缺乏感情交流的家庭环境也是造成小鹏问题的重要原因。
从宏观层面(学校和社会层面)看,小鹏的问题并没有引起学校和社区(社会)的关注,他不但缺乏亲人的关爱和亲情的抚慰,还缺乏来自学校、教师、同学、社会人士的关爱。他跟亲人之外的人也几乎没有交流,他会觉得这个社会是冷漠的,会对学校和社会感到绝望,所以他才有辍学的念头。学校、社区(社会)对小鹏缺乏关注、帮助的外部环境,也是造成小鹏问题的重要原因。
从微观层面看,小鹏的性格偏内向,不喜欢跟人交往、沟通,不能自我排遣、自我疏导,不懂得主动跟他人交往、沟通、交流,诉说心中的苦闷,缓解自己的痛苦。小鹏的性格和思想的局限也是造成他问题的重要因素。
3.针对以上问题,社会工作者可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制定以下服务计划:
(1)服务目标
①与小鹏的爷爷奶奶以及其他亲人进行沟通,让他们认识到小鹏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长此以往对小鹏造成的伤害,促使他们在平时主动关爱小鹏,尤其是要加强与小鹏的沟通、交流,要从心理上、情感上、精神上关心小鹏。
②找到小鹏所在的学校和社区,与小鹏的老师、学校领导、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协商,促使他们关注小鹏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方案,多给小鹏一些关爱和帮助。
③对小鹏做心理疏导,帮助小鹏走出心理阴影,尽可能减少父母早逝对他造成的不良影响,并帮助其认识到自己的性格缺陷,促使小鹏今后勇于改变自己,变得乐观、开朗一些,尝试主动跟别人交往。
(2)介入策略
①与小鹏及其家庭建立良好的服务关系,让他们了解、接受社会工作者服务,大家一起面对困难,解决问题。
②与小鹏及其家人一起分析小鹏的问题表现及其原因,帮助小鹏及其家人认识到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各自的责任在哪里。
③联系小鹏的其他亲人,告知他们小鹏存在的问题,争取他们今后能够多关心小鹏,给予小鹏亲情的呵护和温暖。
④走访小鹏所在的学校,跟小鹏的老师、学校领导、同学广泛接触、交流,促使他们关心、爱护小鹏,主动帮助小鹏、和小鹏谈心、交朋友、一起活动。
⑤走访小鹏所在的社区,跟小鹏的邻居、社区工作人员等多方接触,争取他们多关心小鹏,多给予小鹏一些关爱和帮助。
⑥对小鹏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小鹏勇敢面对现实,接受命运的挑战,鼓起生活的勇气,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帮助小鹏认识到自己的性格问题,尝试着改变自己,变得乐观开朗一点。

第6题:

小志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在农村生活,他的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今年春节之后,父母带着小志一起到他们工作的城市,小志进入当地公办小学上学。最近,小志的老师向社会工作者反映小志学习跟不上,经常不能完成作业。如果采用生态系统理论进行分析,社会工作者应该关注()。

A:小志的家庭情况以及他与家人的关系
B:小志所在的社区是否有可以利用的资源
C:小志的校园生活以及他与老师同学的关系
D:小志到新学校之后为了适应新环境所做的努力
E:小志早年与父母长期分离的经历对他的父母影响

答案:A,B,C
解析:
考点:生态系统理论。

第7题:

在一次社会工作中,服务对象小敏在读小学三年级,其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小敏跟着叔叔婶婶一起住。社会工作者小张建议小敏转到父母所在的城市的学校上学。这个建议的最终决定权在()。

A.小敏
B.小敏的父母
C.小敏的叔叔婶婶
D.小张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自我决定原则。服务对象有权利在事关服务对象利益的决策中起到主导作用,如果服务对象没有能力进行选择和决策,社会工作者应根据法律或有关规定由他人代行选择和决策权利。题目中的小敏由于年龄太小,没有能力进行决策,应当由其监护人即其父母代其进行选择。故本题答案为B。

第8题:

小雷今年10岁,生活在西部山区某个小村。在小雷只有3岁的时候,父母为了让他能够上学就外出打工,为了节省回家高昂的路费,至今才回家过过一次春节,平时小雷都是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你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了解到该村像小雷这样的儿童有将近20个。

【问题】

请针对这类儿童的需求情况,制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


正确答案: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案例中的小雷就属于隔代教养。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等现象。所以留守儿童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可能无法得到:
(1)爱与管教的需要。留守儿童教育为隔代教育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年轻的父母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因此对孩子的关爱和照顾、管教的时间会大大减少。但是,对儿童而言,建立对父母的依恋能促进儿童心理、智力的发展和社会化。
(2)交际和游戏的需要。留守儿童家中一般是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保护非常好。但是儿童的成长不仅需要家庭的保护,而且还需要与同伴合作,需要竞争成长。同时,游戏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都有积极的影响,而年老的爷爷奶奶不能满足。
(3)学习辅导的需要。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极差,并且学习环境不好。由于长期和年老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而相当一部分老人不具备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并且乡镇很少有家教,无法寻求帮助,因此,学习辅导也是留守儿童迫切的需要。
2.方案设计
(1)方案目标提高留守儿童的自身能力,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2)实施策略
1)开展亲子教育培训,对爷爷奶奶进行亲子教育培训。
2)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定期开展儿童联谊、游戏等活动。
3)挖掘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服务。
4)定期开展外出务工父母的联谊活动,交流自己对留守孩子的教育经验。
5)定期开展外出务工父母探望留守儿童的活动。
6)组建模拟照顾家庭等。
(3)方案执行
整合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留守儿童危机等。
(4)方案评估
包括评估方案的执行情况、家庭成员对各项服务项目的满意度、儿童对于相关活动的满意度,以及介入效果评估。

第9题:


小 葛 今年1 3岁,贵州人,初一学生。由于父母常年在上海打工,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在老家生活。 2 0 1 1年9月,小葛转到上海一所民工子弟学校就读,但其父母由于平时工作很忙,无暇顾及他的学业。由于学习成绩较差,他产生了厌学情绪,开始结交社会上不良分子,并诱导其他同学逃课、打游戏,学校打算将其开除。假如你是学校的社会工作者,从小葛的班主任老师对学校的社会工作者听说了小葛的情况,打算对小葛提供服务。


[问题]


1.请分析小葛目前面临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


2.针对小葛面临的问题,学校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答案:
解析:

1.上述案例中,小葛目前面临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表现为:


(1)小葛目前面临的问题


①存在厌学情绪,学习成绩差,经常逃课、打游戏,需要提高学习成绩,改变逃课、打游戏的不良行为习惯,以免被学校开除;②行为不良,诱导其他同学逃课、打游戏,需要和同学之间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③父母无暇教导小葛,导致亲子关系疏离,需要与家人建立和睦的亲情关系。


(2)小葛所面临的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个人的原因。从小葛个人来说,由于他来自贵州,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在老家生活,到上海后,可能由于语言不通、对环境不适应,或者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导致小葛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也不理想。而学习成绩不好,使小葛心理上的自卑情绪更加严重,产生了厌学情绪,进而导致了逃学及与偏差少年为伍等其他不良行为的产生。②家庭方面的原因。从家庭方面来看,小葛的父母是外来打工人员,由于忙于工作,无暇管教小葛。这使身处异地的小葛缺乏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尤其对于处于成长期和叛逆期的小葛而言,家庭教育尤为重要。③学校方面的原因。从学校方面来看,小葛目前在民工子弟学校就读,学习环境不理想,是造成小葛学习兴趣下降的一方面原因,且学校的管理制度上存在着的一些疏漏,导致小葛与不良少年为伍,从而造成小葛行为的偏差。但是,从小葛诱拐了其他同学逃学的另一方面看,小葛在同学中还是有一定的朋友圈子;小葛经常打游戏,也说明其动手能力和反应能力都不错。④社会方面的原因。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影响了小葛的成长,从而导致了他与不良少年为伍,比如玩游戏、泡网吧等,严重影响了学业。另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社会也并没有给小葛等人以支持和帮助。


2.针对小葛面临的主要问题,学校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的介入策略如下:


①进行危机干预。与小葛的家长、班主任和校方达成一致,给小葛一个改过的机会,安排留校察看。若小葛改过自新,校方应重新接纳小葛。②运用个案工作技巧。为小葛提供心理辅导,使小葛获得心理支持和被关注感,鼓励小葛发挥自己的优点,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使他重新回归生活的轨道。③运用行为治疗法。请小葛的班主任配合做好校内工作,在学业上适当降低对小葛的要求,同时增加对小葛的关心和指导,对小葛在校的进步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增强小葛的成就感,逐步建立起小葛对学习、学校的兴趣。④与家长保持及时的沟通与联系。向小葛的父母传输管教子女的科学方法,让小葛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殷切希望,从而转移小葛对外界引诱的注意力,增强小葛的责任感。


第10题:

小石,10岁,其父母为外地务工人员,小石幼年时期被父母寄养在农村奶奶家,所以和父母关系不和。因为父母近几年生活条件改善,并且在城市里租了一套房子,所以父母把他从农村接到城市生活。其父母本想从此享受三口之家的欢乐,可是自从小石被接来后,问题却不断产生。小石所在学校的老师反映,小石和同学们关系不好,经常逃课,并且对老师态度很不好。
小石父亲因此事对小石动了手,这导致了小石父子关系更加紧张。母亲因此事也生病了。社区社会工作者闻听此事,采取社会工作者实务通用过程模式对小石及其一家进行了帮助。
【问题】
1.案例中的社会工作者采取了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对小石进行了帮助,请简要说明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的内涵及其主要特点。
2.按照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分析小石目前面临的问题并提供问题原因的分析视角。


答案:
解析:
1.(1)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的内涵: ①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是对社会工作实务活动共性的概括
通用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指的是从实践经验中提升出来的、描述和总结了实务运作过程中的重要变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是具有结构性、广泛性和一般性的相对固定并且具有一定程度普遍适用性的工作程序,是在社会工作实务开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可用于不同领域、不同人群的工作方法。由此可知,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对于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套在不同场域工作时可资使用的程序、步骤和方法,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
②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涵盖了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阶段和系统
社会工作的实务活动是一个过程,经典作者和前线实务者经过不断研究与实践形成了"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各系统相互作用"的观点对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2)通用过程模式的主要特点:
不同于将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分割为个人、家庭、小组、社区的传统实务方法,通用过程模式将助人过程看作是一个有结构的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命题已为社会工作的研究者们所一致认定。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是,强调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是一个有弹性的、 各阶段有时交叉重叠的、持续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程序。
①运用综合方法
②工作过程阶段化
③工作任务阶段化
④整合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2.小石目前面临的问题并提供问题原因的分析视角:
(1)面临的问题。一是如何返回校园继续完成基础教育的问题。二是如何改善他和家人的关系问题。三是如何使他尽快融入城市生活问题。
(2)造成小石问题的原因,有小石本人的,也有外部环境的。从他本人来说,从外地农村来到城市,没有很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就进入学校学习,他对陌生的环境感到恐惧,所以可能产生和同学们关系不好,经常逃课,并且对老师态度很不好这些问题。从家庭环境来说,小石从小和奶奶长大,和父母缺少依恋感情,而父母也忽视了和小石进行沟通和交流.所以导致了家庭矛盾的发生。从大的社会环境看,小石所在的学校可能也缺少对小石的适应辅导。但是,小石年纪比较小,适应性比较强,另外小石现在和父母在一起,有机会改善亲子关系,而且小石的父亲虽然对他进行打骂教育,但是还是愿意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母亲为此事生病更表明母亲对小石寄予了很高的希望。
(3)问题原因的分析视角。从上述分析看,小石案例问题原因的分析视角有: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小石的问题是这些不同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