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2016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8000万元(不包括子公司乙公司利润或乙公司支付的股利),发行在外普通股加

题目
问答题
甲公司2016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8000万元(不包括子公司乙公司利润或乙公司支付的股利),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0000万股,持有乙公司80%的普通股股权。乙公司2016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1600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9000万股,该普通股当年平均市场价格为每股8元。年初,乙公司对外发行600万份可用于购买其普通股的认股权证,行权价格为4元,甲公司持有其中12万份认股权证,当年无认股权证被行权。假设除股利外,母子公司之间没有其他需抵消的内部交易;甲公司取得对乙公司投资时,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一致。  要求:  (1)计算乙公司2016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2)计算甲公司合并报表中2016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①乙公司2016年基本每股收益=21600/9000=2.4(元/股)。
②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600-600×4÷8=300(万股);
乙公司2016年稀释每股收益=21600/(9000+300)=2.32(元/股)。
(2)①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母公司净利润为48000万元:
包括在合并基本每股收益计算中的子公司净利润部分=2.4×9000×80%=17280(万元);
基本每股收益=(48000+17280)/40000=1.63(元/股)。
②子公司净利润中归属于普通股且由母公司享有的部分=2.32×9000×80%=16704(万元);
子公司净利润中归属于认股权证且由母公司享有的部分=2.32×300×12/600=13.92(万元);
稀释每股收益=(48000+16704+13.92)/40000=1.62(元/股)。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A公司2008年度净利润为32000万元(不包括子公司利润或子公司支付的股利),发行在外普通股30000万股,持有子公司B公司70%的普通股股权。

B公司2008年度净利润为1782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300万股,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为6元。2008年年初,B公司对外发行240万份可用于购买其普通股的认股权证,行权价格为3元,A公司持有12万份认股权证。假设除股利外,母子公司之间没有其他需抵消的内部交易。

A公司取得对B公司投资时,B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一致。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有关每股收益的计算中,不正确的是( )。

A.企业应当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基本每股收益

B.以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计算每股收益时,分子应当是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合并净利润,即扣减少数股东损益后的余额

C.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只需要考虑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

D.以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计算每股收益时,分子应当是归属于母子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合并净利润,即包含少数股东损益的金额,


正确答案:D
解析:以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计算每股收益时,分子应当是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合并净利润,即扣减少数股东损益后的余额。

第2题:

(2017年)甲公司2016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800万元,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除认股权证外)为2000万股,该普通股平均每股市场价格为6元。2016年1月1日,该公司对外发行300万份认股权证,行权日为2016年3月1日,每份认股权证可以在行权日以5.2元的价格认购本公司1股新发行的股份,则甲公司2016年度稀释每股收益为(  )元。

A.0.30
B.0.35
C.0.39
D.0.40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知识点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300-300×5.2/6=40(万股),稀释每股收益=800/(2000+40)=0.39(元),所以选项C正确。

第3题:

甲公司2007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 000万元。2007年1月1日,甲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股东数为8 000万股;2007年4月1日,新发行普通股股数2 000万股。甲公司于2008年7月1日宣告分派股票股利,以2007年12月31日总股本为基数每10股送5股。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08年比较利润表中列示的2007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元。

A.0.267

B.0.281

C.0.314

D.0.333


正确答案:B
2007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8000×1.5+2000×1.5×9/12=14250(万股);基本每股收益=4000/14250=0.281(元)。

第4题:

甲公司2×16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500万元,期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1000万股。2×16年4月30日发行普通股股票120万股。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16年基本每股收益为()元/股。

  • A、0.04
  • B、0.46
  • C、0.28
  • D、0.5

正确答案:B

第5题:

甲公司2016年期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24000万股,3月1日新发行普通股12960万股,12月1日回购普通股5760万股,以备将来奖励职工之用。甲公司当年度实现净利润为78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16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  )元/股。

A.0.325
B.0.23
C.0.25
D.0.26

答案:B
解析:
2016年度甲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4000×12/12+12960×10/12-5760×1/12=34320(万股),基本每股收益=7800÷34320=0.23(元/股)。

第6题:

甲公司2007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 4000万元。2007年1月1日,甲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8000万股;2007年4月1日,新发行普通股股数2000万股。甲公司于2008年7月1日宣告分派股票股利,以2007年12月31日总股本为基数每10股送5股。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08年比较利润表中列示的 2007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元。

A.0.267

B.0.281

C.0.314

D.0.333


正确答案:B
解析:2008年重新计算的2007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8000+2000×9/12)×1.5=14250(万股);基本每股收益=4000/14250=0.281(元)。

第7题:

甲公司和乙公司分别是A公司控制下的两家全资子公司。2008年7月1日,甲公司定向增发4000万股自母公司A公司处取得乙公司100%的股权。甲公司2007年度净利润为3000万元,乙公司2007年度净利润为500万元;甲公司2008年度合并净利润为5000万元,其中包括被合并方乙公司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450万元。合并前甲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20000万股。假定除定向增发股票外,股数未变,甲公司和乙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两家公司在合并前未发生交易,合并前甲公司旗下没有子公司。甲公司合并利润表中基本每股收益为(  )

A.2008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1
B.2008年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为0.25
C.20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5
D.2007年度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为0.15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同2009年考题,该项合并中,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及合并后均为A公
司最终控制,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2008年度基本每股收益5000÷(20000+4000)=0.21,扣非后=(5000-450)÷(20000+4000/2)=0.25
20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3000+500)÷(20000+4000)=0.15(元),扣非后=3000÷20000=0.15

第8题:

甲公司20×7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0000万元。年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20000万股,20×7年4月1日增发普通股10000万股,20×7年9月30日回购本公司普通股5000万股,以备奖励员工。甲公司20×7年度的基本每股收益为( )元。

A.0.67

B.0.76

C.0.8

D.1


正确答案:B
解析: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的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本题计算为: 20000/(20000+10000×9/12-5000×3/12)=20000/(20000+7500-1250)= 20000/26250=0.76(元)。

第9题: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18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乙公司70%的股权,形成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乙公司2×18年7月1日,对外发行200万份可用于购买其普通股的股份期权,期权行权价格为4元,甲公司持有其50万份认股权证,当年无认股权证被行权。甲公司2×18年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为600万股,当年实现净利润3 000万元(不包括子公司利润或子公司支付的股利);乙公司2×18年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为900万股,当年实现净利润2 500万元,1月至12月乙公司普通股平均市价为每股8元,7月至12月乙公司普通股平均市价为10元。假设除股利外,母子公司之间没有其他需抵销的内部交易,本年甲乙公司均没有发生其他影响发行在外股数的因素。甲公司取得对乙公司投资时,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一致。甲公司合并报表中稀释每股收益为( )。

A.7.86元/股
B.7.92元/股
C.2.6元/股
D.5元/股

答案:A
解析:
乙公司:
基本每股收益=2 500/900=2.78(元/股);
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200-200×4/10=120(万股);
稀释每股收益=2 500/(900+120×6/12)=2.60(元/股)。
6/12是发行在外的时间权数,因为是2×18年7月1日对外发行的股份期权,所以120×6/12。
甲公司合并报表中:
基本每股收益=(3 000+2.78×900×70%)/600=7.92(元/股);
稀释每股收益=(3 000+2.60×900×70%+2.60×120×50/200)/600=7.86(元/股)
其中:
①归属于甲公司普通股股东的甲公司净利润=3 000(万元)
②乙公司净利润中归属于普通股且由甲公司享有的部分=2.60×900×70%=1 638(万元)
③乙公司净利润中归属于认股权证且由甲公司享有的部分=2.60×120×50/200=78(万元)
因此,甲公司合并报表的稀释每股收益=(3 000+1 638+78)/600=7.86(元/股),与前述的计算结果一致。

第10题:

单选题
甲公司2016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000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0000万股。2016年3月1日,该公司与股东签订一份远期回购合同,承诺一年后以每股55元的价格回购其发行在外的2400万股普通股。假设该普通股2016年3月至12月平均每股市场价格为50元,2016年整个年度该普通股的平均每股市场价格为40元,则下列关于甲公司2016年每股收益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公司2016年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4元

B

因承诺回购价格高于市场价格,该承诺回购的合同对甲公司的每股收益不具有稀释性

C

甲公司2016年的稀释每股收益为0.39元

D

对于稀释性股份回购承诺合同,计算稀释性每股收益时,一般不需要调整净利润金额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基本每股收益=4000/10000=0.4(元);B项,与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的计算思路恰好相反,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企业承诺将回购其股份的合同中规定的回购价格高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本企业盈利),应当考虑其稀释性;C项,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2400×55÷50-2400=240(万股),稀释每股收益=4000/(10000+240×10/12)=0.39(元);D项,针对稀释性股份回购承诺合同,计算稀释性每股收益时,一般不需要调整净利润金额。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