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1岁,因"间断上腹部疼痛10年,加重2个月"为主诉入院。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

题目
多选题
患者男,31岁,因"间断上腹部疼痛10年,加重2个月"为主诉入院。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查体:T36.6℃,P80次/分,BP120/70mmHg。巩膜无黄染。无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平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痛阴性,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2个月前本院胃镜提示:胃窦溃疡(A2期),十二指肠溃疡(H1期)。唾液幽门螺杆菌阳性。下列哪些不属于PPI制剂()
A

奥美拉唑

B

法莫替丁

C

埃索美拉唑

D

枸橼酸铋钾

E

兰索拉唑

F

雷贝拉唑

G

雷尼替丁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36岁。以“上腹胀痛,呕吐半月余,加重1周"为主诉入院。患者半个月来,因饮食不当出现上腹饱胀、隐痛,餐后加重,恶心呕吐后症状缓解。呕吐量较大,每次800ml以上。呕吐物为带酸臭味的隔夜食,不含胆汁。近一周进食减少,乏力明显,出现手足抽搐,尿量减少,约800ml/日,4~5天排干便一次。消瘦。既往史:否认糖尿病、肝炎、腹部手术史。查体:神志清,脱水貌,睑结膜略苍白,巩膜无黄染,心肺查体无异常,上腹部可见胃型,蠕动波,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振水音阳性,肠鸣音3次/分。

根据病史,可初步诊断为哪些疾病

A.肠梗阻

B.功能性胃潴留

C.胆囊炎

D.幽门梗阻

E.十二指肠淤积症


正确答案:B、D
根据呕吐大量宿食,应考虑B、D、E三个诊断。患者呕吐大量宿食不含胆汁,呕吐后症状缓解,有脱水,手足抽搐,腹部可见胃型及蠕动波、振水音均支持幽门梗阻的诊断。功能性胃潴留多由于胃张力缺乏或胃动力障碍引起,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呕吐隔夜食,一般不含胆汁,呕吐后症状缓解,可有胃型、振水音,但由于胃张力缺乏,一般少见蠕动波,此点与本题不符,不支持,但也不能完全除外。呕吐物不合胆汁不支持E的诊断,可除外。

第2题:

患者男,31岁,因"间断上腹部疼痛10年,加重2个月"为主诉入院。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查体:T36.6℃,P80次/分,BP120/70mmHg。巩膜无黄染。无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平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痛阴性,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2个月前本院胃镜提示:胃窦溃疡(A2期),十二指肠溃疡(H1期)。唾液幽门螺杆菌阳性。

该患者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是
A.穿孔
B.出血
C.癌变
D.幽门梗阻
E.多发息肉
F.肠上皮化生

答案:B
解析:
1.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其中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病因。
2.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MALT),功能性消化不良。
3.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有复合溃疡、幽门管溃疡、球后溃疡、巨大溃疡、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无症状性溃疡等。

第3题:

男性,28岁,因中上腹不适3年就诊。患者因学习紧张,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3年前开始出现间断中上腹部隐痛不适,时伴泛酸、嗳气及腹胀;与季节、进餐及排便无关,休息后可缓解,饮酒可加重。未行检查,自认为"胃炎",自服"达喜"等治疗,疼痛可减轻。发病以来患者体重下降不明显,大小便正常,没有排过黑色大便。否认既往有肝炎、结核病史,否认有外伤史。吸烟5年,5~10支/日。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一)诊断慢性胃炎(二)诊断依据1.年龄、发病时间、发病部位。2.消化道症状。3.胃药可减轻症状。4.无黑粪及体重下降史等报警症状。二、鉴别诊断1.消化性溃疡2.胃食管反流病3.胆石症4.胃癌三、进一步检查1.血常规。2.大便常规及潜血。3.胃镜检查,包括幽门螺杆菌(Hp)检查。4.B超检查。5.必要时行血PCA及IFA检查。6.24小时食管pH测定及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测定。四、治疗原则1.减轻生活压力,消除精神紧张,戒烟、戒酒。2.明确反复发作原因,如存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应酌情行根治治疗。

第4题:

患者男,45岁,胸骨后疼痛3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出现胸骨后疼痛,伴烧灼感。自觉恶心,曾呕吐胃内容物。排粪次数1~2次/d,黑色软便。纳差,体重下降约1kg。既往否认肝炎、结核病史。为明确诊断首先选择的检查手段为()(提示:患者血红蛋白10.8g/L,粪隐血阳性。)

  • A、食管造影
  • B、胃镜
  • C、肠镜
  • D、腹部B型超声
  • E、腹部CT
  • F、腹部X线平片
  • G、腹部MRI
  • H、血管造影

正确答案:A,B

第5题:

一少年男性患者,言语不清,流涎1年,加重伴智能减退3个月。既往:有肝炎病史。否认特殊疾病家族史。诊断首先考虑()

  • A、脑梗死
  • B、遗传性疾病
  • C、脱髓鞘
  • D、肿瘤
  • E、感染性疾病

正确答案:B

第6题:

慢性胃炎案例: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23岁,因中上腹不适4年就诊。
患者因学习紧张,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4年前开始出现间断中上腹部隐痛不适,时伴反酸、嗳气及腹胀;与季节、进餐及排便无关,休息后可缓解,饮酒可加重。未行检查,自认为“胃炎”,自服“达喜”等治疗,疼痛可减轻。发病以来患者体重下降不明显,大小便正常,没有排过黑色大便。
否认既往有肝炎、结核病史,否认有外伤史。吸烟5~10支/日,5年。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
1.诊断及诊断依据诊断:慢性胃炎。诊断依据是:
(1)年龄、发病时间、部位;
(2)消化道症状;
(3)胃药可减轻症状;
(4)无黑便及体重下降史等报警症状。
2.主要鉴别诊断
(1)消化性溃疡有反复性、季节性、周期性、节性特点,可有黑便史,该患者尤。
(2)胃食管反流病以胸骨后不适,反酸、烧心为主要表现,内镜下可及食管下端内膜糜烂或不糜烂,24小时食管pH测定为阳性。
(3)胆石症为右上腹痛,油腻餐可诱发,夜间不适多见,B超可提示。
(4)胃癌等消化道肿瘤多有相关脏器病变表现,多有消化道出血、贫血、腹部包块、消瘦等症状,年龄偏大者多见,病程为进行性,一般药物不能缓解。可行消化道造影或内镜检查以排除。
3.进一步检查
(1)血常规。
(2)便常规及潜血。
(3)胃镜检查,包括幽门螺杆菌(HP)检查。
(4)B超检查。
(5)必要时行血PCA及IFA检查。24小时食管pH测定及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测定。
4.治疗原则
(1)减轻生活压力,消除精神紧张,戒烟、戒酒。
(2)明确反复发作原因,如存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应酌情行根治治疗。

第7题:

患者男,36岁。以"上腹胀痛,呕吐半月余,加重一周"为主诉入院。患者半个月来,因饮食不当出现上腹饱胀、隐痛,餐后加重,恶心呕吐后症状缓解。呕吐量较大,每次800ml以上。呕吐物为带酸臭味的隔夜食,不含胆汁。近一周进食减少,乏力明显,出现手足抽搐,尿量减少,约800ml/日,4~5天排干便一次。消瘦。既往史:否认糖尿病、肝炎、腹部手术史。查体:神志清,脱水貌,睑结膜略苍白,巩膜无黄染,心肺查体无异常,上腹部可见胃型,蠕动波,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振水音阳性,肠鸣音3次/分。

根据病史,可初步诊断为哪些疾病
A.肠梗阻
B.功能性胃潴留
C.胆囊炎
D.幽门梗阻
E.十二指肠淤积症
F.胰腺炎
G.贲门失弛缓症

答案:B,D
解析:
1.根据呕吐大量宿食,应考虑B、D、E三个诊断。患者呕吐大量宿食不含胆汁,呕吐后症状缓解,有脱水,手足抽搐,腹部可见胃型及蠕动波、振水音均支持幽门梗阻的诊断。功能性胃潴留多由于胃张力缺乏或胃动力障碍引起,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呕吐隔夜食,一般不含胆汁,呕吐后症状缓解,可有胃型、振水音,但由于胃张力缺乏,一般少见蠕动波,此点与本题不符,不支持,但也不能完全除外。呕吐物不合胆汁不支持E的诊断,可除外。
2.首先行胃镜及活组织检查明确梗阻的病因,可能存在消化性溃疡、肿瘤等病因。如胃镜未见异常,下一步可行上腹部增强CT除外胃窦及其邻近器官的原发或继发癌肿压迫、阻塞所致的幽门梗阻。如CT仍无异常,再行钡餐透视观察至十二指肠降段,协助除外十二指肠淤积症。
3.根据患者慢性病史(5年病程)、周期性(秋冬季节)、节律性(餐后2小时)发作等上腹隐痛,伴有反酸胃灼热等,应用抑酸药物可缓解,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均支持十二指肠溃疡诊断,球部为溃疡好发部位。根据患者呕吐隔夜宿食,不含胆汁,胃镜见幽门狭窄,可诊断为幽门不全梗阻。患者恶心呕吐胃内容物,进食少,化验血清钾3.0mmol/L,氯88mmol/L,血气分析:pH7.5,BE=5,提示低钾低氯性碱中毒,碱中毒时蛋白结合钙增加,游离钙减少,造成低钙血症,可造成手足抽搐;其肾功改变,尿量少,为大量呕吐、脱水、血容量不足所致,肾血流量减少,原尿减少,造成肾前性肾功不全,氮质血症。血常规HBG95g/L,为轻度贫血。
4.由于大量呕吐,胃酸丢失,导致血液中氯离子降低,碳酸氢根增加,出现代谢性碱中毒。碱中毒时,蛋白结合钙增加,游离钙减少。另外,碱中毒所致的乙酰胆碱释放增加,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常有面部及四肢肌肉抽动,以致发生手足抽搐。

第8题:

简要病史男性,40岁。主诉:间断上腹部隐痛伴呕吐3年,加重1周入院。


参考答案:问诊内容现病史: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1)发病诱因:有无季节变化、情绪因素、饮食不规律,有无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药物等。(2)腹痛的特点:腹痛的具体部位、性质、规律性,是否放射,与进食的关系,加重和缓解的因素等。(3)呕吐的情况:呕吐物的量及内容物性质,有无咖啡色样物,呕吐与进食的关系,是否为喷射性。(4)伴随症状:有无发热、腹胀、反酸、嗳气、呕血、黑粪。(5)饮食、睡眠、大小便和体重变化情况。2.诊疗经过(1)是否曾到医院就诊,做过何种检查:血常规、粪常规及隐血、腹部X线平片、腹部B超、胃镜等。(2)治疗情况:用药、效果。相关病史:1.有无药物过敏史。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类似发作,有无胆道疾病、胰腺炎病史。有无烟酒嗜好。有无肿瘤家族史。问诊技巧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2.能围绕病情询问。参考诊断消化性溃疡

第9题:

患者男性,48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2年,加重2个月"来院。既往否认高血压病史。入院血压110/70mmHg,心电图提示右心房肥大,胸片示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右心室扩大,该患者诊断不考虑()

  • A、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B、冠心病
  • C、肺栓塞
  • D、高血压性心脏病
  • E、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患者男,36岁。以“上腹胀痛,呕吐半月余,加重一周”为主诉入院。患者半个月来,因饮食不当出现上腹饱胀、隐痛,餐后加重,恶心呕吐后症状缓解。呕吐量较大,每次800ml以上。呕吐物为带酸臭味的隔夜食,不含胆汁。近一周进食减少,乏力明显,出现手足抽搐,尿量减少,约800ml/日,4~5天排干便一次。消瘦。既往史:否认糖尿病、肝炎、腹部手术史。查体:神志清,脱水貌,睑结膜略苍白,巩膜无黄染,心肺查体无异常,上腹部可见胃型,蠕动波,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振水音阳性,肠鸣音3次/分。为明确诊断首先需要完善何种检查()。

  • A、立位腹平片
  • B、胃镜及活组织检查
  • C、HP检测
  • D、上腹部增强CT
  • E、X线钡餐透视
  • F、钡灌肠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