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定再订货点时,需要综合考虑保险储备量、原材料的日消耗量、预计交货时间和每次订货成本。()

题目
判断题
在确定再订货点时,需要综合考虑保险储备量、原材料的日消耗量、预计交货时间和每次订货成本。()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当存在保险储备时,关于再订货点的计算式中正确的是( )。

A.再订货点=原材料使用率×订货提前期

B.再订货点=交货期内的原材料需求量一保险储备

C.再订货点=保险储备

D.再订货点=交货期内的原材料需求量+保险储备


正确答案:D
再订货点是指发出订货指令时尚存的原材料数量,当存在保险储备时,再订货点要高于交货期内的原材料需求量,再订货点=交货期内的原材料需求量+保险储备。

第2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订货间隔期内的预期存货需求量变动越大,企业需要保持的保险储备量就越大

B.订货间隔期的不确定性越大,企业需要保持的保险储备量就越大

C.订货至到货间隔期的不确定性越大,企业需要保持的保险储备量就越大

D.再订货点越大,企业需要保持的保险储备量就越大


正确答案:ABC
解析:订货间隔期内的预期存货需求量变动越大,需求大于供给的可能性即缺货的可能性就越大,企业需要保持的保险储备量就越大;订货间隔期的不确定性越大,订货间隔期内的预期存货需求量变动就越大,企业需要保持的保险储备量就越大;订货至到货间隔期即交货期的不确定性越大,订货间隔期内的存货供给量变动就越大,供给大于需求的可能性即缺货的可能性就越大,企业需要保持的保险储备量就越大;再订货点越大,企业需要保持的保险储备量不一定就越大,如交货期与日平均需求量的乘积很大,保险储备量可能不变甚至减少。

第3题:

下列各项中,与再订货点无关的因素是( )。

A.经济订货量

B.日耗用量

C.交货日数

D.保险储备量


正确答案:A
解析:由于再订货点=交货日数×日耗用量+保险储备量。所以,应选A项。

第4题:

某饭店每天需要乙材料50千克,而平均交货时间为5天,每天单位储存成本为0.5元,平均订货成本10元。设保险储备量为100千克,那么该饭店的再订货点为(  )千克。

A.100
B.350
C.250
D.150

答案:B
解析:
再订货点=交货时间×平均日需求+保险储备=50×5+100=350(千克)。

第5题:

下列等式正确的有( )。

A.在不考虑保险储备的情况下,再订货点=原材料使用率?原材料的在途时间

B.保险储备量=(预计每天的最大耗用量?预计最长订货提前期一平均每天的正常耗用量x订货提前期)

C.保险储备量=(预计每天的最大耗用量?预计最长订货提前期一平均每天的正常耗用量?订货提前期)?2

D.订货提前期=预计交货期内原材料用量?原材料使用率


正确答案:ACD
在不考虑保险储备的情况下,再订货点一原材料使用率?原材料的在途时间,式中原材料使用率是括每天消耗的原料数量,等于年需要量与生产周期的比值。订货提前期一预计交货期内原材料用量?原材料使用率。保险储备量是指为防止耗用量突然增加或交货延期等意外情况而进行的储备。保险储备量=(预计每天的最大耗用量?预计最长订货提前期一平均每天的正常耗用量?订货提前期)?2 0

第6题:

某公司每年需要某种原材料540000千克,每次订货成本为2000元,原材料的年储存成本为5.4元/千克。已知该企业交货期内的平均需求为2200千克。公司正考虑在O~2000千克的范围内建立保险储备量,具体资料见下表: 再订

货点

(千克)

安全

储备

(千克) 平均存

货水平

(千克) 缺货

成本

(元) 储存

成本

(元) 订货

成本

(元) 总成本

(元) O 15000 500 10000 1000 5000 1500 3000 2000 1800 要求:填表并说明企业建立的最佳安全储备量和再订货点应为多少。


正确答案:
经济进货批量==20000(千克)
年订货次数=540000/20000=27(次)
年订货成本=27×2000=54000(元)

第7题:

某公司本年度需耗用乙材料18000千克,该材料采购成本为100元/干克,年储存成本为10元/干克,平均每次进货费用为400元,正常在途时间(即正常订货提前期或正常交货期)为7天,单位缺货成本为8元,保险储备量为200千克。

要求计算乙材料本年度的下列指标:

(1)经济进货批量;

(2)每次订货的平均缺货量;

(3)原材料使用率;(一年按照360天计算)

(4)再订货点;

(5)平均存货水平;

(6)全年变动性储存成本;

(7)平均资金占用额;

(8)如果预计每天的最大耗用量为75千克,根据保险储备量推算最长的订货提前期。


正确答案:
(1)经济进货批量=(千克) 
(2)每次订货的平均缺货量=1800×10/(10+8)=1000(千克) 
(3)原材料使用率=18000/360=50(千克) 
(4)再订货点=交货期内的需求+保险储备=50×7+200=550(千克) 
(5)平均存货水平=经济进货批量/2+保险储备=1800/2+200=1100(千克) 
(6)全年变动性储存成本=平均存货水平×单位年储存成本=1100×10=11000(元) 
(7)平均资金占用额=平均存货水平×单位采购成本=1100×100=110000(元) 
(8)200=(75×最长的订货提前期一50×7)/2 
解得:最长的订货提前期=10(天) 

第8题:

确定再订货点,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保险储备量;每天消耗的原材料数量;预计交货时间)。


正确答案:
(保险储备量;每天消耗的原材料数量;预计交货时间)

第9题:

某公司本年度需耗用乙材料36 000千克,该材料采购成本为200元/千克,年储存成本为16元/千克,平均每次进货费用为20元,在途时间(即订货提前期)为5天,单位缺货成本为2元,保险储备量为300千克。一年按360天计算。

要求计算乙材料本年度的下列指标:

(1)经济进货批量;

(2)每次订货的平均缺货量;

(3)全年缺货成本(一般了解即可,要考虑订货次数);

(4)原材料使用率;

(5)再订货点;

(6)平均存货水平;

(7)与保险储备量和经济订货量相关的储存成本;

(8)平均资金占用额;

(9)如果预计每天的最大耗用量为110千克,根据保险储备量推算最长的订货提前期。


正确答案:

第10题:

乙公司是一家制造类企业,为生产产品需要A材料,财务经理为了使相关成本最低,请你帮忙确定最佳的采购量。有关资料如下:
(1)A材料进货价格为20元/件。
(2)全年需求预计A材料80000件。
(3)每次订货发出与处理订单的成本为47元。
(4)每次订货需要支付运费59元。
(5)每次收到A材料后需要验货,验货时外聘一名技术师,验货需要4小时,每小时支付工资23.5元。
(6)为存储A材料需要租用公共仓库。仓库租金每年2800元,另外按平均存量加收每件A材料1元/年。
(7)A材料为易碎品,损坏成本为年平均存货价值的2%。
(8)公司的年资金成本为3%。
(9)A材料平均交货时间为5天。
(10)全年平均开工200天。
要求:
(1)计算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
(2)计算每件A材料的变动储存成本。
(3)若公司A材料满足经济订货基本模型各项前提条件,利用经济订货基本模型,计算A材料的经济订货批量和按经济订货批量采购A材料的年存货相关总成本;
(4)计算A材料每日平均需用量和再订货点;
(5)若企业为了防止供货中断,设有保险储备量200件,计算A材料的再订货点。


答案: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