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关于大气环境监测制度的叙述,错误的有(    )

题目
多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关于大气环境监测制度的叙述,错误的有(    )
A

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5天有效数据

B

监测时应用空气自动监测设备

C

对于部分无法进行连续监测的特殊污染物,可监测其一次浓度值

D

在不具备自动连续监测条件时,二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1小时浓度监测值应至少获取8小时浓度值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其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測点数最少为( )个。
A. 6 B. 5 C. 4 D. 3


答案:A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測点数要求。答案显然。

第2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下列属于第三阶段工作程序的内容包括()

A.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B.制定环境监测计划
C.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D.总量控制指标核算

答案:B,C
解析:

第3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气象参数中,属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常规调查内容的有( )。

A.风向
B.风速
C.总云量
D.干球温度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包括:时间(年、月、日、时)、风向(以角度或按16个方位表示)、风速、干球温度、低云量、总云量。

第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适用大气环境机场源对环境影响的模型是()。

A. AERMOD
B. ADMS
C. AUSTAL2000
D. EDMS/AEDT

答案:D
解析:

第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属于二级评价项目在生产运行阶段应提出的环境监测计划的有()。

A. 污染源监测计划
B. 环境质量监测计划
C. 替代源的削减方案
D. 区域污染源的削减方案

答案:A
解析:
二级评价项目按HJ 819的要求,提出项目在生产运行阶段的污染源监测计划。

第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在大气环境监测浓度中,下列属于短期浓度的有()。

A. 1h平均质量浓度
B. 8h平均质量浓度
C. 24h平均质量浓度
D. 周平均质量浓度

答案:A,B,C
解析:
指某污染物的评价时段小于等于24h的平均质量浓度,包括1h平均质量浓度、8h平均质量浓度以及24h平均质量浓度(也称为日平均质量浓度)。

第7题:

某工业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对评价因子进行筛选,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污染物排放量需要考虑的有()。

A. SO 2
B. NO 2
C. NO x
D. O 3

答案:A,C
解析:

第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属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

A:确定评价等级
B:确定评价范围
C:确定气象条件
D:确定面源排放温度

答案:C
解析: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一般为:①确定预测因子;②确定预测范围;③确定计算点;④确定污染源计算清单;⑤确定气象条件;⑥确定地形数据;⑦确定预测内容和设定预测情景;⑧选择预测模式;⑨确定模式中的相关参数;⑩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第9题: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属于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是()。

A.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B.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C. 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
D.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答案:A
解析:
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指环境风险评价、人群健康风险评价、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固体废物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第10题:

(2019年)某“烟塔合一”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适用的模型是()。

A.ADMSAERMODCALPUFFAUSTAL2000

答案:D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