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灭火剂的设计浓度一般()

题目
单选题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灭火剂的设计浓度一般()
A

大于9%

B

大于10%

C

小于10%

D

等于10.5%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单位的信息机房车间采用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保护。下列关于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七氟丙烷的灭火机理主要的是化学抑制
B.七氟丙烷惰化设计浓度不应小于惰化浓度的1.1倍
C.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1/2以上
D.七氟丙烷在通信机房的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

答案:C
解析:
教材P299
对于全封闭的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

第2题:

某室内净高为4.5m 的通讯机房拟设置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该气体灭火系统的下列设计方案中,正确的有( )。

A.灭火设计浓度为8%
B.设计喷放时间为10s
C.一套系统保护7 个防护区
D.泄压口下沿距顶棚为1.2m
E.按储存量最大的防护区确定了七氟丙烷灭火剂的储存量

答案:A,C,D,E
解析: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3.2.7 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 以上。
3.1.5 组合分配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按储存量最大的防护区确定。

第3题: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及灭火剂喷放时间


本题答案:(1)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3倍,惰化设计浓度不应小于惰化浓度的1.1倍。
(2)在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在其它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

第4题:

七氟丙烷灭火剂是以()方式为主,化学灭火方式为辅的气体灭火剂。


正确答案:物理灭火

第5题:

以下灭火剂中,( )不具有化学抑制的作用。


A.七氟丙烷灭火剂
B.六氟丙烷灭火剂
C.干粉灭火剂
D.二氧化碳灭火剂

答案:D
解析:
选项D只具有冷却与窒息两种作用。

第6题: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 )倍。

A.1.1
B.1.3
C.1.5
D.1.7

答案:B
解析:
教材P302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3倍,惰化设计浓度不应小于惰化浓度的1.1倍。

第7题:

下列关于七氟丙烷灭火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七氟丙烷灭火剂是一种无色无味、低毒性、不导电的洁净气体灭火剂
B.七氟丙烷灭火剂密度大约是空气密度的6倍,可在一定压力下呈液态储存
C.七氟丙烷灭火剂释放后无残余物,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小,大气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ODP)为零,毒性较低,不会污染环境和保护对象
D.七氟丙烷灭火剂是以气态的形式喷射到保护区内的
E.七氟丙烷灭火剂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游离基,能最终阻止燃烧的链式反应,从而使火灾扑灭

答案:A,B,C,E
解析:
七氟丙烷灭火剂是一种无色无味、低毒性、不导电的洁净气体灭火剂,其密度大约是空气密度的6倍,可在一定压力下呈液态储存。释放后无残余物,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小,大气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ODP)为零,毒性较低,不会污染环境和保护对象,是目前卤代烷1211、1301最理想的替代品。灭火原理。当七氟丙烷灭火剂喷射到保护区或对象后,液态灭火剂迅速转变成气态,吸收大量热量,使保护区和火焰周围的温度显著降低;另外,七氟丙烷灭火剂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游离基,能最终阻止燃烧的链式反应,从而使火灾扑灭。

第8题:

七氟丙烷灭火剂主要依靠氟( )灭火。


A.降低温度
B.降低氧浓度
C.稀释可燃物
D.破坏和抑制链式反应

答案:D
解析:
七氟丙烷灭火剂主要依靠破坏和抑制链式反应来进行灭火。

第9题:

七氟丙烷(HFC.-277eA)灭火剂属于().

  • A、卤代烃灭火剂
  • B、惰性气体灭火剂
  • C、气溶胶灭火剂

正确答案:A

第10题: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倍。

  • A、0.8
  • B、0.9
  • C、1.0
  • D、1.1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