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患者因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入急诊科治疗,后经证实为误服201Tl中毒。请问这名患者所受的辐射属于()。

题目
单选题
某患者因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入急诊科治疗,后经证实为误服201Tl中毒。请问这名患者所受的辐射属于()。
A

职业照射

B

医疗照射

C

公共照射

D

天然本底照射

E

以上均不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机场通过安检发现有两名乘客携带有放射性物质,后经证实均为体内植入的用于肿瘤治疗的碘-125粒子。请问这两名乘客所受的辐射属于A、职业照射

B、医疗照射

C、公共照射

D、天然本底照射

E、以上均不是

请问机场相关安检人员所受的辐射属于A、职业照射

B、医疗照射

C、公共照射

D、天然本底照射

E、以上均不是

请问同机其他乘客所受的辐射属于A、职业照射

B、医疗照射

C、公共照射

D、天然本底照射

E、以上均不是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A


问题 3 答案:C

第2题:

某患者因误服敌百虫导致中毒,给予抗胆碱药后出现瞳孔较前扩大、颜面潮红、口干、皮肤干燥、心率加快等表现,此时症状称为

A、阿托品化

B、阿托品中毒

C、中间型综合征

D、毒蕈碱样症状

E、烟碱样症状


参考答案:A

第3题:

某患者有呕吐症状,经辨证属于痰饮内停证,其证候特点是

A、呕吐胸闷

B、呕吐酸腐、嗳气厌食

C、呕吐吞酸、胸胁胀满

D、时作时止、食入难化

E、呕吐清水痰涎,胸脘痞闷


参考答案:E

第4题:

某患者因误服敌百虫导致中毒,给予抗胆碱药后出现瞳孔较前扩大、颜面潮红、口干、皮肤干燥、心率加快等表现,此时症状称为

A.阿托品化
B.阿托品中毒
C.中间型综合征
D.毒蕈碱样症状
E.烟碱样症状

答案:A
解析:
阿托品的五大临床表现为:(1)皮肤干燥,面色潮红;(2)瞳孔散大;(3)肺部啰音显著减少或消失;(4)心率加快至120~140次/min;(5)意识障碍减轻,轻度躁动不安;并没有C.皮肤湿冷

第5题:

患者,男性,32岁。因误服急诊入院洗胃,下列禁忌洗胃的情况是

A、误服敌敌畏

B、误服硫酸

C、安眠药中毒

D、氰化物中毒

E、误服亚硝酸盐


参考答案:B

第6题:

李某,男,30岁,农民。农忙时误服有机磷农药30ml,送入我院急诊。请问送入我急诊后,首先应该怎么做A、用2%~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B、用清水洗胃

C、血液灌流

D、使用特效的解毒剂

E、用含药用碳的等渗盐水洗胃

F、血浆置换

G、血液透析

有机磷中毒的烟碱样症状有A、恶心呕吐

B、腹痛腹泻

C、肌束震颤

D、多汗

E、瞳孔缩小

如果查患者血胆碱酯酶活性为55%,则可判断A、轻度中毒

B、中度中毒

C、重度中毒

D、Ⅰ度中毒

E、Ⅱ度中毒

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什么症状,可判断为阿托品中毒A、发热

B、体温升高

C、尿潴留

D、昏迷

E、肌肉震颤

F、躁动谵妄

G、心慌气短

H、恶心呕吐

I、双手抓空,乱喊乱叫

J、大小便失禁

K、腹痛腹泻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BE


问题 2 答案:C


问题 3 答案:A


问题 4 答案:BCDFI

第7题:

患者,男,1岁,因腹泻、呕吐2天入院,诊断为腹泻病,伴中度脱水及酸中毒,经补液治疗后出现低血钾的症状。出现低血钾的原因哪项不正确

A、腹泻时排出大量钾盐

B、酸中毒时钾经肾脏排出增加

C、补液后钾经尿液大量排出

D、补液后血液被稀释,血钾相对降低

E、未能及时口服补钾


参考答案:C

第8题: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2006年10月11日,某市某小学发生学生集体食物中毒,该校设6个年级共30个班,在校学生1482人,10月11日课间餐后,学校陆续有200余人因出现胃肠不适症状到市内10余家医院就诊治疗。大部分患者以恶心、剧烈反复呕吐、腹痛为首发症状。之后部分患者出现发热、腹泻伴有头晕、头痛等症状。患者经抗菌消炎等对症治疗后,病情显著好转,病程2~6d。


参考答案:(1)临床表现:患者以恶心、呕吐、腹痛为主要症状,部分有发热、头晕、头痛或腹泻症状。其中有呕吐症状的183人,呕吐次数1~12次/d,平均4次/d,以1~6次为主(79.8%);腹泻58人,腹泻1~10次/d,平均3次/d,中位数为2次/d,以1~6次为主(96.6%),以稀、水样便为主;发热69人。体温在37.5~39.5℃之间,中位数为38.1℃,以低、中等热度为主(91.3%),伴少数(8.7%)高热病例;患者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2)实验室检查:在采集的患者肛拭、呕吐物、学校及配送公司留样食品、工具棉拭等样品中,18份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8.6%。其中学校11日留样的2份红豆糕(课间餐)、1份米饭(中餐),公司11日留样的1份豆浆(课间餐)、4份患者呕吐物等8份样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阳性。(3)中毒原因调查:该小学无学生食堂,学校提供的课间餐和午餐均由一家餐饮配送公司配送,该公司食品加工厂区周围无有毒、有害设施或场所;有消毒、更衣、防尘、防蝇、防鼠、洗涤等相应的场所与设施;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基本合理;设有洗消间,使用多台红外线消毒碗柜对食具、工用具进行消毒。盛装熟食品的部分容器(大、小不锈钢桶)无消毒。公司持有效卫生许可证,有15名食品从业人员,4名无有效健康证。可疑食物红豆糕原料包括马蹄粉、红豆、白砂糖、生粉和水。制作过程为10日22时开始浸泡红豆至11日1时,煮半小时,再与其他原料拌匀后装在不锈钢托盘内;凌晨3时开始蒸糕,每盘蒸30min,蒸熟后放入凉冻间晾凉、分切,至6时完成。红豆糕制作完成与学生食用时间间隔最长约6h,最短3.5h。中毒患者均食用共同的食品,即11日课间餐分发的红豆糕和豆浆。患者发病急、潜伏期短、病程短,发病时间集中,符合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中毒患者主要症状为恶心、剧烈地反复呕吐、腹痛等,部分患者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符合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尽管事件发生后配餐公司对生产场所进行了清洁消毒,试图掩盖事件证据,但在学校留样的由配送公司配送的课间餐、中餐以及其他餐次留样食物中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毒素。上述食物均经高温烹制而成,说明配送公司加工场所及工具存在较严重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在食物存放、分切等环节中对食物造成了污染。(4)讨论: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患者的潜伏期、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依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 14938-1994)和《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80-1996),诊断该事件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引起中毒的主要餐次是10月11日课间餐,11日午餐存在污染源二次暴露可能,课间餐和午餐部分食物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在常温下存放时间过长,葡萄球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是导致这起中毒事件的直接原因。(5)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治疗可根据一般急救处理的原则,以补水和电解质等对症治疗为主,一般不需用抗生素。(6)预防措施1)防止葡萄球菌污染食物:①避免带菌人群对各种食物的污染;②避免葡萄球菌对乳类食品的污染;③患局部化脓性感染的畜、禽肉尸应按病畜、病禽肉处理,将病变部位去除后,按条件可食肉经高温处理以熟制品出售。2)防止肠毒素的形成:食物应冷藏或置阴凉通风的地方,放置时间不应超过6h,尤其是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食用前彻底加热。

第9题:

张某因大量服用有毒的蘑菇出现剧烈呕吐、腹泻、发热等全身症状属于()。

A.毒蕈中毒
B.动物性食物中毒
C.有毒植物中毒
D.细菌性食物中毒
E.化学性食物中毒

答案:A
解析:

第10题:

患者,男性,32岁。因误服急诊入院洗胃,下列禁忌洗胃的情况是

A.误服敌敌畏
B.误服硫酸
C.安眠药中毒
D.氰化物中毒
E.误服亚硝酸盐

答案:B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