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____宗的产生标志着佛教完成了它的中国化历程。[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研]

题目
填空题
唐代____宗的产生标志着佛教完成了它的中国化历程。[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研]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多选题
经《马可·波罗游记》介绍到西方的第一座中国石拱桥是(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研]
A

灞桥  B.卢沟桥  C.赵州桥  D.宝带桥


正确答案: A
解析:
北京的“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以后虽有修补而原貌未变,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它是经《马可·波罗游记》介绍到西方的第一座中国石拱桥,称它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第2题:

多选题
南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中的“四书”指的是______。[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研]
A

《论语》、《孟子》、《老子》、《庄子》

B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C

《论语》、《孟子》、《荀子》、《列子》

D

《老子》、《论语》、《墨子》、《韩非子》


正确答案: A,B
解析:
南宋时朱熹自注《论语》,又从《礼记》中摘出《大学》、《中庸》两篇,分章断句,同时加以注释,再加上《孟子》,合称《四书章句集注》,作为初习儒学的入门读物,这才开始有“四书”之称。

第3题:

(),标志着佛教已经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佛教”。

  • A、宗派佛教的出现
  • B、佛教寺院的大量建造
  • C、佛经的大量翻译
  • D、佛教僧人的大量增加

正确答案:A

第4题:

多选题
历史上,(  )并称“三王”。[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研]
A

禹、汤武王、周武王

B

皇帝、炎帝、颛顼

C

伏羲、女娲、神农

D

天皇、地皇、人皇


正确答案: D,A
解析:
禹不属于三皇五帝,但在历史上与汤武王、周武王并称“三王”,因其治水功绩成为古今家喻户晓的人物。

第5题:

填空题
唐朝时____和尚六次东渡日本,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研]

正确答案: 鉴真
解析:
扬州大明寺僧人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排除一切险阻,六次冒死东渡,终于在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东渡成功,并且在日本弘扬律宗,为中日文化交流写下光辉的一页,他自己也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

第6题:

单选题
《搜神记》为(  )出现的志怪小说,主要记录了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研]
A

春秋时期

B

汉代

C

晋代

D

唐代


正确答案: B
解析:
中国的古典小说发源于先秦的神话传说,后来又吸收了史传文学和寓言散文的内容和特点,至汉代出现了将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结合在一起的作品。魏晋以后出现了“六朝小说”,一类“志人”,主要记载士族阶层的遗闻逸事,其代表作为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一类“志怪”,主要记述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多神仙鬼怪,其代表作为干宝的《搜神记》。

第7题:

填空题
辛弃疾的词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描写的是____节的情景。[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研]

正确答案:
解析:
宋代灯节增为五天,其规模更大,灯彩也更丰富,这在《东京梦华录》、《宣和遗事》、《武林旧事》等宋代文献著作中都有记载,每逢灯节,“家家灯火,处处管弦”,“宫中作琉璃灯山,山灯有数千百种,怪怪奇奇,无所不有”。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描写的是元宵节观赏灯火的景象。

第8题:

佛教中国化之后,()成为中国佛教最为流行的宗派,它充分体现了华夏文化的特征。

  • A、华严宗
  • B、天台宗
  • C、法相宗
  • D、禅宗

正确答案:D

第9题:

判断题
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以后,很多佛教词汇也成为了汉语中的常用词,如“大千世界”等。(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研]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佛教的流传使佛语、佛典、佛偈大量渗入社会生活,并失去了佛教含义而具有了社会含义,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俗语、谚语和惯用语。佛教用语中世界的千倍称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称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称为大千世界。后指广大无边的人世。

第10题:

填空题
汉字演变的历史是从甲骨文演变到金文,从金文演变到篆书,由篆书演变到隶书,由隶书逐渐转变为今天使用的____和楷书。[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研]

正确答案: 行书
解析:
汉字的演变是由甲骨文到金文,由金文到篆书,由篆书到隶书,然后才是现在使用的行书和楷书。但事实上篆书又分大篆和小篆,小篆现在还比较多见,大篆则仅以石鼓文为代表。由于其发现早于殷墟甲骨文,曾被当作中国最早的文字,因此,石鼓文极受历代学者们的重视。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