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郑玄注:“同门____朋,同志____友。”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

题目
单选题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郑玄注:“同门____朋,同志____友。”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
A

B

之为言

C

谓之

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语》通行的注本《论语注疏》,它的做注者和做疏者分别是

A、郑玄,孔颖达

B、杜预,孔颖达

C、左丘明,刘向

D、何晏,邢昺


参考答案:D

第2题: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郑玄注:“同门朋,同志友。”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谓
B.之为言
C.谓之
D.曰

答案:D
解析:

第3题:

默写(3分)

① 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


正确答案:
①不亦说乎;

第4题:

子曰:“(),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正确答案:学而时习之

第5题:

《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玄注:“泮畔。”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谓
B.读为
C.曰
D.之言

答案:B
解析:

第6题:

《礼记·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郑玄注:“藉借也”。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之言
B.谓之
C.犹
D.读若

答案:A
解析:

第7题:

下列训释属于同义词辨析的是()

A.《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集解:“包曰:同门曰朋。”
B.《仪礼·士冠礼》:“孝友时格。”郑注:“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
C.《左传·文公六年》:“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三子奄息、仲行、金咸虎为殉。”杜注:“以人从葬为殉。”
D.《诗经·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毛传:“草行曰跋,水行曰涉。”
E.《荀子·修身》:“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杨注:“谄之言陷也,谓以佞言陷。”

答案:B,D
解析:

第8题:

从《论语》的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可以看出,中国哲学比较强调()

A、学

B、乐

C、友

D、仁


正确答案:B

第9题:

《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指什么人?()

  • A、朋友
  • B、志同道合的朋友
  • C、亲戚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史记》开卷首章,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