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与中国都有着灿烂的文化和历史,丝绸之路象征着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和文化交流。2013年3月21日,中国“土耳其文化年

题目
单选题
土耳其与中国都有着灿烂的文化和历史,丝绸之路象征着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和文化交流。2013年3月21日,中国“土耳其文化年”开幕式在北京举行。活动将走进中国的12座城市,届时来自土耳其的艺术家将为中国民众展现土耳其灿烂的古代文明和优秀现代艺术作品。加强中土文化交流()①是促进两国文化趋同,消除误解的举措②是文化上互相学习借鉴,增进理解的体现③是中华文化长盛不衰的根本动力④有助于发展两国经济政治关系,增进友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的“丝绸之路”有“南方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些“丝绸之路”既是一条重要的贸易商道,也是一条承载沿途多种文化形态互相交流、彼此影响的文化长廊。材料表明()①人口迁徙就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②商贸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③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④商品交换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第2题:

此次文化年的口号为“2013土耳其就在这里”。来自电影、传统手工艺品、戏剧、民间舞蹈、美术以及古典音乐等多个领域的土耳其艺术家将在2013年里,为北京、上海、香港、深圳、宜昌等12个中国城市的观众展示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土耳其。这表明()

A文化在相互渗透中融合

B文化在相互继承中发展

C文化在相互推崇中竞争

D文化在相互交流中传播


D
本题考查中外文化相互交流的有关知识,应选D项。A、B、C项观点错误。

第3题:

“马超龙雀”青铜制品象征着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显示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吸引全世界的旅游者。( )


正确答案:√

第4题:

汉语不仅仅是汉语的符号,而且也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和象征,在几万个方块汉字中蕴含着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龙凤文化无论在皇室还是在民间,都有着广泛的引申和象征意义,无论在任何时候,它们都象征着(),表达着中国人对和平、团圆、幸福、美满生活的企盼和向往。


正确答案:吉祥如意

第6题:

中土两国互办文化年是两国高层互访达成的重要共识,是双方秉承传统友谊,扩大友好交往的重要举措。按照双方商定,2012年在土耳其举办中国文化年,2013年在中国举办土耳其文化年。这说明()

A民族文化具有稳定性

B民族文化具有继承性

C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D民族文化只有“走出去”才能成为世界文化


C
中土互办“文化年”,两个国家的民族文化被对方认可和接受,体现文化 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故C项正确;A、B两项中的“稳定性”、“继承性”都非题干所指;D项错误,民族文化本身就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

第7题:

秦汉时期,“丝绸之路”为中国音乐打开了东西音乐文化交流的窗口。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商贸之路,也是绚丽灿烂的文化信仰传播之路。习近平总书记访问斯里兰卡时,曾指出“中国和斯里兰卡有高僧( )开启的千年佛缘”。

A、玄奘
B、慧能
C、达摩
D、法显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2014年9月16日,在对斯里兰卡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斯里兰卡《每日新闻》报发表题为《做同舟共济的逐梦伙伴》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中国和斯里兰卡有高僧法显开启的千年佛缘,有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的历史纽带,有患难见真情的米胶协定,更有两国人民在印度洋海啸和汶川地震中守望相助的感人佳话。法显(334年—420年),东晋高僧,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在399年,法显65岁的
高龄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寻求戒律,游历30余国,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前后历时14年。

第9题:

中国历史悠久,具有灿烂的文化遗产。餐饮陈设与()的文化传统、地区特点关系密切。


正确答案:民族

第10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中国古都长安和洛阳,连接亚洲、政洲和非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它扰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制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等输入中国。 材料二、2013年5月14日,由文化部、外交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共同组织开展的2013年“中阿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该活动是针对阿拉伯国家联盟成员国开展的大型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旨在打造对阿文化交流新品牌,塑造中国文化崭新的整体形象,向阿拉伯民众呈现一个涵盖传统与现代的文化艺术“中国梦”。近年来,中阿文化交流与合作整体进展顺利,双方积极派团参加在对方国举办的国际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动了双方民众的广泛参与,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既有效提升了中华文化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也为中国人民了解阿拉伯文化起到了媒介作用。 根据材料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开展中阿文化交流与合作举措的依据。


正确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中阿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活动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反映时代的要求,促进文化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中阿文化交流推动了双方民众的广泛参与,发挥了民众的主体作用;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中阿文化交流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