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在编制20×8年度财务报表时,发现20×7年度某产品销售费用漏记10万元,甲公司将该漏记的费用计入20×8年度的销

题目
单选题
甲公司在编制20×8年度财务报表时,发现20×7年度某产品销售费用漏记10万元,甲公司将该漏记的费用计入20×8年度的销售费用中。甲公司20×7年实现净利润5亿元,20×8年实现净利6.2亿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上述会计处理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A

重要性

B

实质重于形式

C

及时性

D

可比性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来判断其重要性。20×7年漏记管理费用属于会计差错,但补记额相对于20×7年和20×8年实现的净利润而言影响很小,故作为不重大的前期差错处理。因此甲公司将其计入20×8年的销售费用,体现的是重要性原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公司20×8年度递延所得税费用是( )。

A.-35万元

B.-20万元

C.15万元

D.30万元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递延所得税费用=(60-140)×25%=-2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减值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40×25%,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对应递延所得税负债60×2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对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的是资本公积,不影响递延所得税费用。

第2题:

甲公司20×8年度库存A产品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6 000

B.5 600

C.7 000

D.6 600


正确答案:B
解析:①有合同约定的库存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
=0.75×8 000-0.1×8 000=5 200(万元)
有合同约定的库存A产品的成本
=0.6×8 000=4 800(万元)
有合同约定的库存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有合同约定的库存A产品的成本,未发生减值,其账面价值应为4 800万元。
②没有合同约定的库存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
=0.5×2 000-0.1×2 000=800(万元)
没有合同约定的库存A产品的成本
=0.6×2000=1 200(万元)
没有合同约定的库存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没有合同约定的库存A产品的成本,发生了减值,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 200-800=400(万元),其账面价值应为80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4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400
库存A产品年末账面价值=6 000-400=5 600(万元)或=4 800+800=5 600(万元)。

第3题:

<2>、下列有关甲公司在20×8年度利润表中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甲公司20×8年应确认的当期所得税为0

B.甲公司20×8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为716.25万元

C.甲公司20×8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为-127.5万元

D.甲公司在20×8年度利润表中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为0

E.甲公司在20×8年度利润表中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为-160.22万元


正确答案:ACE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应纳税所得额=-200-1022.35×4%+500-400+10=-130.894(万元),应交所得税为0。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0-500×25%-10×25%-130.894×25%=-160.22(万元)。

第4题:

甲公司在编制2×17年度财务报表时,发现2×16年度某项管理用无形资产未摊销,应摊销金额20万元,甲公司将该20万元补记的摊销额计入了2×17年度的管理费用。甲公司2×16年和2×17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20000万元和180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上述会计处理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A.重要性
B.相关性
C.可比性
D.及时性

答案:A
解析:
2×16年无形资产未进行摊销,属于会计差错,同时补记金额相对于2×16年和2×17年实现的净利润而言整体影响不大,作为不重大的前期差错处理,因此题中在2×17年确认为当期管理费用,体现的是重要性原则。

第5题:

计算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对甲公司20×7年度和20×8年度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并简述相应的会计处理。


正确答案:20×7年末合并财务报表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余额=(50-2)×10×1/2×1=240(万元)同时确认管理费用240万元。相关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24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40 20×8年末合并财务报表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余额=(50-3-4)×12×2/3×1=344(万元)同时确认管理费用104(344-240)万元。相关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104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4
20×7年末合并财务报表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余额=(50-2)×10×1/2×1=240(万元),同时确认管理费用240万元。相关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24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40 20×8年末合并财务报表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余额=(50-3-4)×12×2/3×1=344(万元),同时确认管理费用104(344-240)万元。相关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104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4

第6题: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20×7年度和20×8年度利润表列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20×7年度营业收入41 000万元

B.20×7年度营业成本45 000万元

C.20×8年度营业收入41 400万元

D.20×8年度营业成本43750万元

E.20×7年度资产减值损失4 000万元


正确答案:ABCE
【试题解析】20×7年的完工进度=45000/(45 000+45 000)=50%
  20×7年应确认的营业收入=82 000*50%=41 000(万元)
  20×7年应确认的营业成本=90 000*50%=45 000(万元)
  20×7年应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90 000-82 000)*50%=4 000(万元)
  20×8年应确认的营业收入=82 400-41 000=41 400(万元)
  20×8年应确认的营业成本=(89 000-250)×100%-45 000-4 000=39 750(万元)

第7题: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8年度、20×9年度与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有关的资料如下:

(1)20×8年度有关资料

①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4000万元和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的专利技术(成本为3200万元,累计摊销为640万元)从乙公司其他股东受让取得该公司15%的有表决权股份,对乙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乙公司股份在活跃市场中无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此前,甲公司与乙公司及其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②2月25日,乙公司宣告分派上年度现金股利4000万元;3月1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款项存入银行。

③乙公司20×8年度实现净利润4700万元。

(2)20×9年度有关资料

①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4500万元从乙公司其他股东受让取得该公司10%的股份,并向乙公司派出一名董事。

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0 860万元;X存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分别为1200万元和1360万元;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

②3月28日,乙公司宣告分派上年度现金股利3800万元,4月1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款项存入银行。

③12月31日,乙公司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加200万元,乙公司已将其计入资本公积。

④至12月31日,乙公司在1月1日持有的X存货已有50%对外出售。

⑤乙公司20×9年度实现净利润5000万元。

其他相关资料:甲公司与乙公司采用的会计期间和会计政策相同;均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20×8年末和20×9年末均未出现减值迹象;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

要求:

(1)分别指出甲公司20×8年度和20×9年度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的核算方法。

(2)编制甲公司20×8年度与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有关的会计分录。

(3)编制甲公司20×9年度与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有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正确答案:

  (1)甲公司在20×8年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该采用成本法核算,20×9年应该采用权益法核算。
  (2)20×8.1.1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 7 000
    累计摊销 640
    贷:无形资产 3 200
      营业外收入 440
      银行存款 4 000
  20×8.2.5分配上年股利:
  借:应收股利 600
    贷:投资收益 600
  20×8.3.1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600
    贷:应收股利 600
  (3)20×9.1.1追加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4 500
    贷:银行存款 4 500
  转换为权益法核算:
  A.初始投资时,产生正商誉1 000=(3 000+4 000-40 000×15%);追加投资时,产生正商誉414=4 500-40 860×10%,综合考虑后形成的仍旧是正商誉,不用进行调整。
  B.对分配的现金股利进行调整:
  借:盈余公积 6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4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600
  C.对应根据净利润确认的损益进行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705
    贷:盈余公积 70.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34.5
  在两个投资时点之间,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总额为860万元(40 860-40 000),其中因为实现净利润分配现金股利引起的变动额为700万元(4 700-4 000),因此,其他权益变动为160万元,因此还需做调整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24(160×15%)
    贷:资本公积 24
  20×9.3.28宣告分配上年股利
  借:应收股利 950
    贷:长期股权投资 950
  20×9.4.1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950
    贷:应收股利 950
  20×9.12.31
  20×9年乙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金额为5 000-(1 360-1 200)×50%=4 92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 230
          ——其他权益变动 50
    贷:投资收益 1 23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0

第8题: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20×7年度和20×8年度利润表列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20×7年度营业收入16 400万元

B.20×7年度营业成本18 000万元

C.20×8年度营业收入16 560万元

D.20×8年度营业成本17 500万元

E.20×7年度资产减值损失1 600万元


正确答案:ABCE
[答案]ABCE
[解析]20×7年的完工进度=18 000/(18 000+18 000)=50% 20×7年应确认的营业收入=32 800×50%=16 400(万元) 20×7年应确认的营业成本=36 000×50%=18 000(万元) 20×7年应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36 000-32 800)×50%=1 600(万元) 20×8年应确认的营业收入=32 960-16 400=16 560(万元) 20×8年应确认的营业成本=(35 600-100)×100%-18 000-1 600=15 900(万元)

第9题:

甲企业20×7年2月20日以银行存款购入乙公司股票20万股,每股买入价10元,其中包含0.1元的已宣告但尚未分派的现金股利,另支付相关税费2万元。甲公司购入的股票占乙公司发行在外股份的10%,且对乙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甲公司准备长期持有。

(1)20×7年3月10日,甲企业收到乙公司分来的购买该股票时已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

(2)20×7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500万元,宣告不分配股利。

(3)20×8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600万元,20×9年1月10日,宣告分派上年度现金股利400万元。

(4)20×9年2月25日,甲企业收到乙公司宣告发放的20×8年度的现金股利。

(5)20×9年5月20日,甲企业将持有的乙公司股票以每股20元的价格全部售出,支付相关税费3万元,款项已由银行收妥。

要求:编制甲企业上述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以7)-元为单位)。


正确答案:
(1)2007年2月20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  [20×(10-0.1)+2]200
  应收股利  (20×0.1)2
  贷:银行存款  202
(2)2007年3月10日:
借:银行存款  2
  贷:应收股利  2
(3)2007年12月31日及2008年12月31日,甲企业均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
(4)2009年1月10日:
借:应收股利  (400×10%)40
  贷:投资收益  40
(5)2009年2月25日:
借:银行存款  40
  贷:应收股利  40
(6)2009年5月20日:  
借:银行存款  (20×20-3)397
  贷:长期股权投资  200
  投资收益  197

第10题:

甲公司在编制 2×17 年度财务报表时,发现 2×16 年度某项管理用无形资产未摊销,应摊销金额 20 万元,甲公司将该 20 万元补记) 的摊销额计入了 2×17 年度的管理费用。甲公司 2×16 年和 2×17 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 20000 万元和 18000 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上述会计处理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A.重要性
B.相关性
C.可比性
D.及时性

答案:A
解析:
2×16 年无形资产未进行摊销,属于会计差错,同时补记金额相对于 2×16 年和 2×17 年实现的净利润而言整体影响不大,作为不重大的前期差错处理,因此题中在 2×17 年确认为当期管理费用,体现的是重要性原则。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