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草鱼出血病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需要采集的样品数量是()

题目
单选题
对草鱼出血病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需要采集的样品数量是()
A

无症状鱼100尾或病鱼10尾

B

无症状鱼150尾或病鱼10尾

C

无症状鱼150尾或病鱼5尾

D

无症状鱼100尾或病鱼15尾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用()接种疑似样品,分离后用ELISA或PCR方法可鉴定草鱼呼肠孤病毒

A、蓝太阳鱼鳃细胞(BF-2)

B、斑点叉尾鲴卵巢细胞(CCO)

C、草鱼肾细胞(CIK)

D、鲤上皮乳头瘤(EPC)


参考答案:C

第2题:

试述食物中毒需要采集样品的种类、数量以及采样方法。(20分)


正确答案:
食物中毒采集样品的种类、数量及采样方法样品种类采样数量采样方法粪便2ml(g)置于样品容器内呕吐物50~200g置于样品容器内血液不少于3ml静脉无菌采样尿液30~50ml取洁净中段尿固体食品200~500g切取一部分置于样品容器内液体食品200~500ml摇匀后置于样品容器内其他样品根据检验要求视情况采集可能含有毒物的样品

第3题:

草鱼出血病概念、病原、症状、流行规律及防治方法?


答案:
概念:是由GCHV引起的草鱼在育种阶段发生的急性、出血性高死亡率的病毒性传染病。 病原: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
症状:红肌肉型 较小鱼种(7-10cm); 红鳍红鳃盖型 较大鱼种(>13cm);肠炎型 大小草鱼。肠炎型以肠出血为主;红肌肉型肌肉出血为主; 126.com红鳍红鳃型以体表出血为主;鱼红细胞、血浆总蛋白、血和尿素氮明显下降;血液指标发生变化:钾离子增加,钙离子减少;白细胞淋巴细胞百分率降低,单核、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多。
流行规律:危害对象:草鱼,体长 2.5-15cm的鱼种;流行季节:6-9月 ;水温:20—33℃发生;流行地区广
防治方法:1,彻底清塘;2,草鱼鱼种下塘前用灭活疫苗浸浴或注射3,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鱼体抵抗力4,发病季节,每月用药治疗一个疗程。(鱼体注射出血病组织匀浆;发病季节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或表面活性剂;全池施用大黄或黄芩。)
细菌性败血症:①危害:危害鱼种多,流行地区广,流行季节长,经济损失大,②病原体:嗜水气单胞病,弧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③原因:放养密度大,防治工作为加强。养殖环境力降低。病雨死鱼未及时处理,加剧了疾病的流行。鱼长期近亲繁殖,鱼体抵抗力下降。鱼运输中缺乏检疫,使病原体广泛流行。病原菌毒力加强。④症状:早期,口腔,鳍基,眼眶、鱼体两侧、腹部、有轻度出血。(2)打开后,胃肠道有少量食物。(3)随病情发展,上述部位充血,出血,肌肉红色,眼球突出,腹部膨大,打开腹部有肝、脾、等器官肿大,有腹水(4)花鳃
 

第4题:

草鱼苗出血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采集病原分离的组织样品应注意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采集病原分离的组织样品应注意保持病料新鲜,尽可能减少污染。

第6题:

实验室确诊草鱼出血病是采用()对疑似病例进行病毒分离

A、草鱼胃细胞系

B、草鱼淋巴细胞系

C、草鱼肾细胞系

D、草鱼肠道细胞系


参考答案:C

第7题:

草鱼出血病的病原是什么?


正确答案: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C.et.V.)是我国淡水养殖鱼的主要品种,其产量约占淡水养殖总产量的20%,但是草鱼病害多,以草鱼出血病(Hemorrhageof Grass Carp)最重。从鱼苗到商品鱼的成活率仅仅为10~15%,当年和1足龄草鱼极易发病死亡,因此草鱼出血病是我国水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早在50年代,倪达书等已经注意到草鱼容易发生出血症状的鱼病。以后,1972年用分离病毒的方法从病鱼组织得到滤液感染草鱼,获得典型的出血病症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1978)(1980)分离出一种病毒,暂时命名为草鱼疱疹病毒(Herpesvirusof Grass Carp),但是1983,1984根据病毒的形态和理化特性,更改为草鱼呼肠弧病毒(Reovirusof Grass Carp)以后又有报道,认为应该称为鱼呼肠弧病毒(Fish Reovirus)。90年,武汉病毒所,命名为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 Grass Carp Hemorrhage Virus)1989年,杭州大学生物研究所,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报道了以出血病病鱼组织的电镜研究中发现两种两个点颗粒,一种就是呼肠弧病毒,另外一种就是20~30nm大小的病毒,前者是双股RNA病毒,后者是单股RNA病毒,对照病毒的形态大小,初步鉴定为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l)病毒。
电镜观察:
1.大病毒颗粒——呼肠弧病毒呈现六角形,直径80nm,核心部分20nm主要存在肾上皮细胞,肾间质细胞,肠上皮细胞以及血管微血管的内皮细胞。
2.小颗粒病毒——小RNA病毒科病毒呈六角形,约24nm,除存在于和大病毒颗粒相同的细胞内外,还发现在脾网状细胞,嗜酸性白细胞。
健康草鱼分别注入呼肠弧病毒与小病毒颗粒的悬液后,25~30℃饲养,发生典型的草鱼出血病症状,并导致病鱼死亡。呼肠弧病毒组的死亡率平均为66.13%,小病毒颗粒组平均为64%。

第8题:

从马传染性贫血发热期病马分离病原,宜采集的样品是

A、尿液

B、粪便

C、血液

D、唾液

E、鼻液


参考答案:C

第9题:

草鱼的出血病的病原属于下列()

  • A、彩虹病毒科
  • B、孢疹病毒科
  • C、弹状病毒科
  • D、呼肠孤病毒

正确答案:D

第10题:

草鱼出血病怎么预防?


正确答案: 注射出血病灭活疫苗或三联灭活疫苗。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