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有哪些危害性?

题目
问答题
雷电有哪些危害性?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雷电的危害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雷电的机械效应:击毁电气设备,杆塔和建筑,伤害人、畜。
(2)雷电的热效应:烧断导线,烧毁电气设备。
(3)雷电的电磁效应:产生过电压,击穿电气绝缘,引起火灾和爆炸,造成人身伤亡。
(4)雷电的闪络放电:烧坏绝缘子,断路器跳闸,线路停电或引起火灾等。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雷电的危害及其火灾危险性有哪些?


正确答案:电效应:
雷电放电时,能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足以烧毁电力系统的发电机、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和线路,引起绝缘击穿而发生短路,导致可燃、易燃、易爆物品着火和爆炸。
热效应:
当几十至上千安的强大雷电流通过导体时,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转换成大量的热能。雷击点的发热能量可熔化50~200mm3的钢,故在雷电通道中产生的高温,往往会酿成火灾。
机械效应:
由于雷电的热效应,还将使雷电通道中木材纤维缝隙和其他结构中间缝隙里的空气剧烈膨胀,同时使水分及其他物质分解为气体,因而,在被雷击物体内部出现强大的机械压力,致使被击物体遭受严重破坏或造成爆炸。
以上三种效应是直接雷击所造成的,这种直接雷击所产生的电、热、机械的破坏作用都很大。

第2题:

什么叫雷电流?雷电流有哪些参数?


正确答案: 雷电流是指直接雷击时,通过被击物体(避雷针、输电线、树木或其他物体),而泄入大地的电流。雷电流在流通过程中,变化是很大的,它开始的几个微秒内达到最大值(几十千安),然后慢慢降低,约在几十到上百微秒内降到零。所以,我们称这种电流为冲击电流。
表征雷电流的参数有:(1)雷电流幅值:即雷电流达到最大瞬间值,单位千安。(2)雷电流波头和波长:波头是雷电流由零上升到最大值所用的时间,用微秒表示。波长是雷电流由零上升到最大值,然后再由最大值下降到最大值一半所用的时间。(3)雷电流陡度:即雷电流波头部分上速的速率,单位千安/微秒。(4)雷电流极性:雷电基本属于静电范畴,因此,它有正负极性之分。大量资料表明,75-90%雷电流是负极性,其余为正极性。

第3题:

雷电危害有哪些?


参考答案:火灾和爆炸、触电、设备和设施毁坏、大规模停电。

第4题:

气井积液有哪些危害性?


正确答案: (1)边底水锥进造成井底积液,在气藏形成死气区,使最终采收率显著降低
(2)降低气藏气相渗透率,产气量迅速下降
(3)井筒压力损失增大,气藏能量损失加快,导致气井由自喷转为间歇自喷,最后转为严重积液而停喷

第5题:

雷电的破坏作用有哪些?


正确答案: 电作用的破坏;热作用的破坏;机械作用的破坏。

第6题:

雷电的危害性有()。

  • A、雷电的电磁效应,产生过电压击穿设备绝缘
  • B、雷电的热效应,烧毁电气设备
  • C、雷电的机构效应,击毁电气设备,杆塔和建筑
  • D、闪络放电烧毁绝缘子

正确答案:A,B,C,D

第7题:

雷电的危害有哪些?


正确答案: 雷电产生的静电感应、电磁感应、热效应、力学效应等,均会引起不同的危害。
由于闪电的强大电场和磁场的作用,在邻近导体上产生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引起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放电。它对一般电力设备、电子设备等产生干扰;对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建筑物引起燃烧或爆炸。被雷击中的物体通过电流时会出现高电位,此高电位又可能击坏邻近的低电位物体,称为反击。
雷电击中金属导体或其他物体时,强大的雷电流转变为热能,使物体发热熔毁或燃烧。经估算,雷击点的发热量约为500~2000焦。这一能量可熔化50~200毫米3的钢材。
雷电流通过物体或金属导体时,产生强大的冲击性电动力。它的作用时间很短,远小于导体机械振动周期。其振动力可达5000~6000牛,使被击物体断裂破碎。
雷电袭击到远离建筑物的架空输电线路、通信线、各种金属管道或电视天线等高出建筑物的金属突出物上,产生高电位、大电流的雷电冲击波。冲击波沿着这些金属导体侵入建筑物内,称为雷电侵入波。它同样会危及人身及设备的安全。

第8题:

雷电感应及雷电电磁脉冲入侵电子电气设备的主要通道有哪些?


正确答案: 电源,信号,天馈

第9题:

抽油井出砂有哪些危害性?


正确答案: 抽油井出砂会磨损泵筒、活塞、凡尔球和凡尔座,导致泵效降低油井减产,严重者可造成卡泵堵塞油管,堵塞油层。迫使油井停产。

第10题:

造成机组产生飞逸有哪些原因?机组飞逸有哪些危害性?


正确答案: 运行中的机组,突然甩掉所带负荷,又逢调速系统失灵不能关闭导水机构时,这时转轮的全部出力加速作用于机组部分上,机组转速升高产生机组飞逸。
机组转速飞逸,会造成烧瓦,特别发电机转子容易造成连结件松动,断裂及塑变;若机件有强烈振动,会严重造成机组损坏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