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20日,停产多年的江西油脂化工厂遗留的一个残存液氯罐发生泄漏,造成282名群众有中毒,其中6人中毒较重。经

题目
单选题
2004年4月20日,停产多年的江西油脂化工厂遗留的一个残存液氯罐发生泄漏,造成282名群众有中毒,其中6人中毒较重。经调查是由于液氯钢瓶的瓶阀出气口及阀杆严重腐蚀,气温升高,瓶体内气体膨胀,将阀门腐蚀堵塞物冲出,导致液氯残液泄漏。对下面氯气泄露表述正确的是()
A

抢修和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或隔离式呼吸器,因为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的剧毒气体。

B

氯气泄漏时,可向钢瓶上喷水。因为氯气易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C

急性氯气中毒在临床上依据呼吸系统损害的严重程度,分为刺激反应、轻度、中度和重度中毒。

D

吸入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心跳骤停或“电击样”死亡,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气,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液氯泄漏事故中需要洗消的人员不包括( )

A.中毒的人员

B.消防和其他抢险救援人员

C.群众互救人员

D.围观群众


正确答案:D

第2题:

液氯泄漏事故特点主要包括:扩散迅速,危害大、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和污染环境,洗消困难。()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液氯泄漏事故特点()。

A、扩散迅速,危害大

B、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

C、污染环境,洗消困难

D、易造成爆炸事故


参考答案:D

第4题:

液氯泄漏事故的特点不包括()

  • A、扩散迅速,危害大
  • B、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
  • C、污染环境,洗消困难
  • D、易发生起火爆炸

正确答案:D

第5题:

某化工厂储存5吨液氯的储罐阀门法兰垫片损坏,造成大量液氯泄漏,当地消防部队接到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处置。消防队员怎样搞好个人防护?


正确答案:1)佩戴隔绝式呼吸器;
2)穿着内置式重型防化服。

第6题:

某化工企业发生液氯泄漏事故,事故造成数人急性工业中毒,企业负责人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将中毒人员送往医院并对泄漏点堵漏,事故报告后有数名中毒人员在医院陆续死亡,事故发生单位自事故之日起( )日内应及时补报。

A.7
B.15
C.30
D.60

答案:C
解析:
参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第十三条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第7题:

当液氯液下泵中间罐发生泄漏时,应主要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⑴开启风机吸收氯气;
⑵视罐内液氯液位进行排污(关小储槽平衡阀及其他相关阀门,开启排污阀进行排污。用负压槽泄压。)
⑶开启纳氏泵进行抽空处理;
⑷做好人员疏散准备;

第8题:

某厂在充装液氯时没有洗罐,罐内残留杂质发生化学反应,造成钢瓶爆炸,液氯泄漏扩散,导致多人死亡和中毒。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这起事故的类别为( )。

A.容器爆炸

B.中毒窒息

C.化学爆炸

D.其他伤害


正确答案:C

第9题:

液氯泄漏事故中需要洗消的人员不包括()

  • A、中毒的人员
  • B、消防和其他抢险救援人员
  • C、群众互救人员
  • D、围观群众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某市油脂化工厂一个废弃的液氯储罐,因阀门损坏发生泄漏,有多人轻微中毒。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调动责任区中队和特勤中队到场处置。液氯处置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1)现场询情;
2)侦察检测;
3)设立警戒;
4)有效防护;
5)疏散人员;
6)转移与之反应的化学物品;
7)稀释降毒;
8)关阀断源;
9)倒灌转移;
10)化学中和;
11)浸泡水解;
12)器具堵漏;
13)洗消处理。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