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卧中凹位的操作方法是 ( )

题目
单选题
仰卧中凹位的操作方法是 ( )
A

患者仰卧,抬高头胸部10°~20°,抬高下肢20°~30°

B

患者仰卧,抬高头胸部20°~30°,抬高下肢20°~30°

C

患者仰卧,抬高头胸部10°~20°,抬高下肢40°~50°

D

患者仰卧,抬高头胸部40°~50°,抬高下肢10°~2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去枕仰卧位、中凹位、半坐卧位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去枕仰卧位:用于全身麻醉未清醒或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可防止呕吐物流人气管,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用于脊椎麻醉或脊椎腔穿刺后患者,预防颅内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
2.中凹位:抬高头胸部10度~20度,抬高下肢20度~30度,适用于体克患者,保持气道通畅,改善缺氧症状,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排血量。
3.半坐卧位:适用于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患者,可减少局部出血;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利用重力作用,使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癖血和心脏负担;心肺疾病所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使隔肌位置下降,胸腔容量扩大,减轻腔内脏器对心肺压力,改善呼吸困难;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使腹腔渗出液流人盆腔,促使感染局限;腹部手术后患者,减少腹部切口张力,缓解疼痛,有利伤口愈合;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者使其逐渐适应体位改变。

第2题:

休克型肺炎病人取仰卧中凹位,其头部抬高()


答案:抬高头部20°,抬高下肢30°,协助病人采取仰卧中凹位,吸氧,有发绀或PaO260mmhg应给高流量吸氧,维持动脉分压在60mmhg以上,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平衡,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对因治疗,密切观察病情。

第3题:

患者腰椎穿刺术后6~8小时内应采取的体位是()。

A.仰卧位

B.中凹卧位

C.去枕仰卧位

D.屈膝仰卧位

E.高枕仰卧位


参考答案:C

第4题:

病人回病室后应取何种体位

A.仰卧位2小时

B.侧卧位2小时

C.仰卧位3小时

D.仰卧位6小时

E.仰卧位中凹位6小时


正确答案:D

第5题:

病人回病室后应取何种体位( )。

A.中凹位6h

B.仰卧位4h

C.去枕仰卧位2h

D.去枕仰卧位6h

E.侧卧位


正确答案:D
解析:常用卧位

第6题:

患者术后第三天,无头痛等症状,可改为A.去枕仰卧位B.中凹卧位C.屈膝仰卧位S

患者术后第三天,无头痛等症状,可改为

A.去枕仰卧位

B.中凹卧位

C.屈膝仰卧位

D.侧卧位

E.半坐卧位


正确答案:E
该患者所行的胆囊切除术属于腹部手术,为了使腹腔渗出液流入盆腔,使感染局限化,患者在无头痛的情况下,术后可采用半坐卧位。

第7题:

病人回病室后应取何种体位( )。

A.仰卧位2小时

B.侧卧位2小时

C.仰卧位3小时

D.仰卧位6小时

E.仰卧中凹位6小时


正确答案:D
解析:围手术后期病人的护理措施

第8题:

搬运脑脊液漏患者时,应取的体位是()。

A.仰卧屈膝位

B.头低脚高位

C.仰卧位,头部偏向一侧

D.仰卧位,头部略抬高

E.仰卧中凹位


参考答案:D

第9题:

中凹卧位的操作方法是

A.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

B.抬高头部20°

C.抬高下肢30°

D.两膝屈曲分开

E.两腿自然位置


正确答案:BC

第10题:

重症脑损伤未休克病人的最适宜的体位是A.平卧位B.仰卧中凹位C.侧卧位

重症脑损伤未休克病人的最适宜的体位是

A.平卧位

B.仰卧中凹位

C.侧卧位

D.侧俯卧位

E.床头抬高15~30cm


正确答案:E
重症脑损伤病人若无休克,应取头高位,将床头抬高15~30cm,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若伴休克或术后麻醉未清醒应取平卧位。深昏迷者取侧卧或侧俯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