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杨维桢以诗得名,其乐府诗多揭露社会黑暗,竹枝词则饶有民歌风味,当时人称他的诗歌为()。

题目
单选题
元末杨维桢以诗得名,其乐府诗多揭露社会黑暗,竹枝词则饶有民歌风味,当时人称他的诗歌为()。
A

铁笛体

B

东维体

C

铁崖体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杨维桢号铁崖,他的宫词、竹枝词和古乐府被称为“()”或“铁体”。


正确答案:铁崖体

第2题:

杨维桢的诗歌风格奇异,眩人眼目,人称“铁崖体”,在元代有诗歌领袖之称。以下有关杨维桢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 A、诗歌风格受到“性灵派”和“神韵派”的极大影响。
  • B、最著名的是古乐府,其次是竹枝词、宫词和香奁诗。
  • C、主要著作包括《铁崖古乐府》、《复古诗集》、《铁崖文集》等。

正确答案:A

第3题:

属于元诗后期作家的是()

A. 杨维桢

B. 刘因

C. 卢挚

D. 赵孟頫


标准答案:A

第4题:

称为“铁崖体”,尤精于诗的是元代书家杨维桢。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和杨维桢的诗歌代表了元诗的特色。


正确答案:萨都剌

第6题:

杨维桢的“铁崖体”诗是如何形成的?


正确答案: 杨维桢,号铁崖。他所作宫词、竹枝词和古乐府极为流行,世称“铁崖体”或“铁体”,在当时诗坛自成一派,仿效的人很多。
①杨维桢喜欢作宫词。但他的竹枝词吸收了吴地民歌的语调和表现手法,情致清新,语言浅近活泼。他的竹枝歌一出,立即流布南北,为世人喜爱;名人韵士起而效法,属和者达百家之多,风气为之一变。
②竹枝歌可以说是香奁诗的自赎,它的成功使杨维桢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代的风人之诗多出于民间社会地位底下的平民之手,却能流传后世,非如今的公卿士大夫作品所能及?因此他提倡较少创作束缚的古乐府而排斥律诗,他想尝试一种风骨情致兼而有之,既有别于文人之诗,又不同于当时民间俚曲的新体诗,他把它称为“古乐府”。
③收在《铁崖古乐府》里的作品,反映了杨维桢的创作追求,其中只有少数是沿用乐府古题而自制词,多数题目都是他自己的新创,实际上是带有乐府民歌情致的古体诗。

第7题:

元末杨维桢以诗得名,其乐府诗多揭露社会黑暗,竹枝词则饶有民歌风味,当时人称他的诗歌为()。

  • A、铁笛体
  • B、东维体
  • C、铁崖体

正确答案:C

第8题:

杨维桢的宫词、竹枝词和古乐府在元末极为流行,世称()

A.白居易体(白体)
B.诚斋体
C.铁崖体(铁体)
D.半山体

答案:C
解析:

第9题:

杨维桢诗歌有什么主要内容与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 杨维桢是元代后期诗坛上艺术个性十分鲜明的诗人,其所作宫词、竹枝词和古乐府在当时极为流行,仿效者众,自成一派,世称“铁崖体”。
 1、宫词在元代后期诗坛十分盛行,能手颇多。杨维桢亦喜作宫词,他与萨都刺相属和的《宫词》,写得还比较清爽流丽;可内容与宫词相近的香奁诗,则十分香艳,主要以华词丽藻来形容妇女服饰、体态、恋情,以至写男女之事而堕入恶趣。但由于杨维桢不乏才情,是个写诗的高手,因此有些香奁诗也写得颇为奇妙。
2、杨维桢创作的竹枝歌,为带有民谣性质的民歌体小诗。它吸收了吴地民歌的语调和表现手法,虽也是写男女之情,却能一洗樽俎粉黛之习,情致清新,语言浅近活泼,格调类于古代的风诗和当时流传的今乐府而又有意向民歌和民间散曲靠拢。
3、受竹枝歌成功创作的启发,杨维桢还尝试一种风骨情致兼而有之,既有别于文人之诗,又不同于当时民间俚曲的新诗体,他把它称之为“古乐府”,实际上是带有乐府民歌情致的古体诗。他在诗中善用古韵、古语,使之有古拙的金石声;又不时以李白、李贺诗那种骨气端翔的仙鬼语出之,具有绚丽诡幻的瑰奇风格。这种铁崖体诗在当时吸引了众多追随者,成为诗派。此外,他的古乐府小诗(绝句)也写得才情缥缈,独步当代。

第10题:

汉末文人中,今存诗都是乐府诗,善用乐府旧题写时事,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情感深沉,气韵沉雄,情调苍凉悲壮。他是()

  • A、蔡邕
  • B、曹操
  • C、曹植
  • D、王粲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