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题目
单选题
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A

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

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能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历史情景的是()

  •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 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 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 D、“粮补机补肥补助农民幸福,医保社保低保保百姓平安”

正确答案:A

第2题:

春联往往折射着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1974年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1980年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1980年春联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与1974年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是由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正确答案:D

第3题:

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

A.清末“新政”注意改善民生,农民很怀念清王朝

B.信息闭塞,中华民国成立的消息未达到农村

C.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

D.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


参考答案:C

第4题: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但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春联的普及与明朝的哪位皇帝有关?


正确答案:朱元璋
据史料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此后形成了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

第5题:

春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春联内容的演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春联中,反映建国后50年代后期社会状况的是()

  •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 B、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
  •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 D、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正确答案:C

第6题:

贴春联是我国的传统民俗,春联“林海雪原、沃野龙江麦浪滔”与“碧水蓝天,沙滩椰林稻花香”反映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 A、黑龙江、海南
  • B、河南、江西
  • C、辽宁、江苏
  • D、陕西、云南

正确答案:A

第7题:

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问题是()

  • A、宣统帝还未退位,农民坚决拥护
  • B、清末“新政”注意改善民生,农民很怀念
  • C、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
  • D、清朝皇室自愿交出全部财产分给农民

正确答案:C

第8题:

春节,我们有贴春联的民俗。春联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个家庭几代人贴过的春联有:

(1)联产承包显威力,国富民强示繁荣

(2)新中国百废待兴,共和国前程似锦

(3)已把复兴编入梦,正将崛起织成春

(4)骏马奔腾迎奥运,五洲健儿谱新篇

按照这些春联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2)(1)(3)(4)
B(1)(2)(4)(3)
C(1)(2)(3)(4)
D(2)(1)(4)(3)


答案:D
解析:
(1)为1984年春节写的春联 “联产承包显威力,国富民强示繁荣”。

(2)为1953年春联:“新中国百废待兴,共和国前程似锦”因此2在1前,排除B、C。

(3)为 2013年春节楹联征集评选中的一副。

(4)为2008迎奥运春联 因此4在3前。排除选项A。

故正确答案为D。

第9题:

春节的时候,人们一般还要贴春联,这是从最初的桃符演变而来的,但真正普及到民间,是明代以后的事情。因为明代一位皇帝非常喜欢贴春联和写春联,春联两字就是由他正式命名的。这位皇帝是()

  • A、明太祖朱元璋
  • B、明成祖朱棣
  • C、明世宗朱厚熜
  • D、明思宗朱由检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

  • A、民国从未试图过要改善民生,农民怀念清王朝
  • B、辛亥革命脱离农民阶级,反封建不彻底
  • C、信息闭塞,中华民国成立消息未到达农村
  • D、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