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软土地区开挖基坑(槽)时,施工前地下水位应降低至基坑底以下()m后, 方可开挖。

题目
单选题
在软土地区开挖基坑(槽)时,施工前地下水位应降低至基坑底以下()m后, 方可开挖。
A

0.1~0.3

B

0.3~0.5

C

0.5~0.7

D

0.5~1.0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砂土地层中,开挖深度为14m、地下水位经井点降低至基坑底面以下的基坑,宜采用的支护形式是()。

A、水平挡土板
B、垂直挡土板
C、水泥土搅拌桩
D、土钉墙

答案:D
解析:
【考点】矿业工程基坑支护形式及其应用【解析】基坑(槽)支护结构的主要作用是支撑土壁,此外,钢板桩、混凝土板桩及水泥土搅拌桩等围护结构还兼有不同程度的隔水作用。基坑(槽)支护结构的形式有多种,根据受力状态可分为横撑式支撑、重力式支护结构、板桩式支护结构等。水平挡土板和垂直挡土板属于横撑式支撑,多适用于开挖较窄的沟槽,水平挡土板支撑,挖土深度可达5m;对松散和湿度很高的土可用垂直挡土板式支撑,其挖土深度不限。水泥搅拌桩支护结构是一种重力式支护结构。它是通过搅拌桩机将水泥与土进行搅拌,形成柱状的水泥加固土(搅拌桩)。这种支护墙具有防渗和挡土的双重功能。由水泥土搅拌桩搭接而形成水泥土墙,它既具有挡土作用,又兼有隔水作用。它适用于4~6m深的基坑,最大可达7~8m。土钉支护工艺,可以先锚后喷,也可以先喷后锚。喷射混凝土在高压空气作用下,高速喷向喷面,在喷层与土层间产生嵌固效应,从而改善了边坡的受力条件,有效地保证边坡稳定;土钉深固于土体内部,主动支护土体,并与土体共同作用,有效地提高周围土的强度,使土体加固变为支护结构的一部分,从而使原来的被动支护变为主动支护;钢筋网能调整喷层与锚杆应力分布,增大支护体系的柔性与整体性。土钉支护适用于水位低的地区,或能保证降水到基坑面以下;土层为黏土、砂土和粉土;基坑深度一般在15m左右。根据试题给定的条件,该基坑的开挖深度为14m,横撑式支撑和水泥土搅拌桩无法满足支护要求,应采用土钉墙进行支护,故应选择答案D。

第2题:

在软土地区开挖基坑(槽)时,施工前地下水位应降低至基坑底以下()m后, 方可开挖。

  • A、0.1~0.3
  • B、0.3~0.5
  • C、0.5~0.7
  • D、0.5~1.0

正确答案:D

第3题:

施工前必须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地下水位应降至基坑底以下,方可开挖。()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对

第4题:

基坑支护工程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并采用支护结构施工的工程;或基坑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地下水位()等工程。

  • A、在坑底以下
  • B、在坑底以上
  • C、与坑底水平
  • D、在坑底以下5m范围内

正确答案:B

第5题:

在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时,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当边坡陡、基坑深、地质条件不好时,应采用加固措施
  • B、当土质较差时,应采用“分层开挖,先挖后撑”的开挖原则
  • C、应采取措施,防止扰动地基土
  • D、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应经降水后在开挖

正确答案:B

第6题:

基坑需开挖至地下水位线以下时,降水工作应当延续到(  )。

A.基坑开挖前
B.基坑挖至地下水位线前
C.基础施工完成
D.基础土方开挖完毕

答案:C
解析:
基坑(槽)和管沟周围的地面应有可靠的排水措施,杜绝地面水流入坑内,防止因冲刷造成边坡塌方和基土破坏。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采取降水、排水措施,将水降至槽底以下500mm,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基础施工完成。

第7题:

软土地区基坑开挖时,若为人工降水,降至坑底()深时方可开挖

  • A、0.2m以下
  • B、O.5m以下
  • C、0.2m以上
  • D、0.5m一1.0m以下

正确答案:D

第8题:

深基坑开挖时,施工前必须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的工作,地下水位应降低至基坑地面以下0.5-1.0米后,方可开挖。()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9题:

湿土地区土方开挖前需要作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的工作,若为人工降水时,要降至坑底1~2m时,方可开挖。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给水排水构筑物基坑开挖施工时,采用井点降水时应使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面标高以下()m。

  • A、0.2
  • B、0.3
  • C、0.5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