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32岁。有肺结核病史。近1年来出现右下腹隐痛,伴有腹胀、腹泻,每天3~4次,为不含黏液、脓血的软便,无里急后重

题目
单选题
患者女性,32岁。有肺结核病史。近1年来出现右下腹隐痛,伴有腹胀、腹泻,每天3~4次,为不含黏液、脓血的软便,无里急后重感,间断有便秘。产生该疾病最主要的途径是()。
A

慢性血行感染

B

腹腔内结核病灶直接蔓延

C

吞咽含结核杆菌的痰液

D

未注意隔离措施

E

肠道功能紊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性,36岁,间断发作下腹部疼痛伴腹泻2年,每天排便3~4次,为脓血便,常有里急后重,排便后疼痛缓解。该患者的粪便检查中不可见的是

A、红细胞

B、黏液

C、血小板

D、白细胞

E、脓血


参考答案:C

第2题:

患者女性,32岁。有肺结核病史。近1年来出现右下腹隐痛,伴有腹胀、腹泻,每天3~4次,为不含黏液、脓血的软便,无里急后重感,间断有便秘。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肠结核

B、溃疡性结肠炎

C、结核性腹膜炎

D、慢性腹泻

E、克罗恩病

产生该疾病最主要的途径是A、慢性血行感染

B、腹腔内结核病灶直接蔓延

C、吞咽含结核杆菌的痰液

D、未注意隔离措施

E、肠道功能紊乱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C

第3题:

对肠结核临床表现的表述,正确的是

A、腹痛多位于左下腹

B、进餐后疼痛缓解

C、症状以腹泻为主,无便秘

D、并发结核性腹膜炎以青壮年女性多见

E、腹泻粪便为不含黏液、脓血的软便,有里急后重的感觉


参考答案:D

第4题:

患者女性,36岁,间断发作下腹部疼痛伴腹泻2年,每天排便3~4次,为脓血便,常有里急后重,排便后疼痛缓解。该患者的粪便检查中不可见的是

A.红细胞
B.黏液
C.血小板
D.白细胞
E.脓血

答案:C
解析:
考察溃疡性结肠炎常见的辅助检查。粪便检查常有黏液脓血便,镜下可见红、白细胞、巨噬细胞。粪便病原学检查,需至少连续3次检查,目的是排除感染性结肠炎。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第5题:

肠易激综合征可能出现

A.发热,里急后重,脓血便

B.左下腹隐痛,包块,便血

C.皮肤黏膜出血点,黑便

D.黏液便,脐周出现隐痛,精神紧张时加重

E.关节痛,腹泻,脓血便


正确答案:D
溃疡性结肠炎的典型特征是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它可有肠外症状,关节痛等。左半结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左下腹包块、腹痛、便血。痢疾为志贺菌属感染,表现为发热、脓血便、里急后重。肠易激综合征无任何器质性病变的证据(如便血等),仅有选项D符合,即黏液便,脐周隐痛,精神紧张时加重。

第6题:

患者,女性,30岁。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近一年来出现右下腹隐痛,伴有腹胀、腹泻,每天3~4次,为不含黏液、脓血的软便,无里急后重感,间断有便秘。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肠结核

B、克罗恩病

C、溃疡性结肠炎

D、结核性腹膜炎

E、痢疾

产生该疾病最主要的原因是A、慢性血行感染

B、吞咽含结核菌的痰液

C、肠道功能紊乱

D、未注意隔离措施

E、腹腔内结核病灶直接蔓延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B

第7题:

结肠癌可能出现

A.发热,里急后重,脓血便

B.左下腹隐痛,包块,便血

C.皮肤黏膜出血点,黑便

D.黏液便,脐周出现隐痛,精神紧张时加重

E.关节痛,腹泻,脓血便


正确答案:B
溃疡性结肠炎的典型特征是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它可有肠外症状,关节痛等。左半结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左下腹包块、腹痛、便血。痢疾为志贺菌属感染,表现为发热、脓血便、里急后重。肠易激综合征无任何器质性病变的证据(如便血等),仅有选项D符合,即黏液便,脐周隐痛,精神紧张时加重。

第8题:

患者男性,近3个月来排便次数增多,每天3~4次,黏液脓血便,有里急后重感。首选的检查方法是A.B超S

患者男性,近3个月来排便次数增多,每天3~4次,黏液脓血便,有里急后重感。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A.B超

B.X线钡剂灌肠

C.直肠指检

D.纤维结肠镜

E.血清癌胚抗原


正确答案:C

第9题:

痢疾可能出现

A.发热,里急后重,脓血便

B.左下腹隐痛,包块,便血

C.皮肤黏膜出血点,黑便

D.黏液便,脐周出现隐痛,精神紧张时加重

E.关节痛,腹泻,脓血便


正确答案:A
溃疡性结肠炎的典型特征是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它可有肠外症状,关节痛等。左半结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左下腹包块、腹痛、便血。痢疾为志贺菌属感染,表现为发热、脓血便、里急后重。肠易激综合征无任何器质性病变的证据(如便血等),仅有选项D符合,即黏液便,脐周隐痛,精神紧张时加重。

第10题:

患者男,39岁。主诉"间断腹痛、腹泻10余年,加重伴有黏液脓血便1年"入院。该患者10余年前开始出现间断腹泻,最多每日排黄色不成形便3~4次,伴有下腹痛,便后腹痛缓解,未予系统诊治;1年前患者腹痛腹泻症状加重,伴有黏液脓血便,现最多每日10余次,有里急后重,有腹痛便后缓解,伴有腹胀,食欲缺乏,无恶心呕吐,近1年体重下降约5kg。

对于该患者应用哪些药物需慎重
A.头孢菌素
B.鸦片酊
C.甲硝唑
D.复方地芬诺酯
E.阿托品
F.洛哌丁胺
G.布桂嗪
H.整肠生
I.氯化钾片

答案:B,D,E,F
解析:
2.结肠镜检查比钡剂灌肠检查准确,有条件宜做结肠镜检查,且该患者病史时间长,不能除外溃疡性结肠炎,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不宜做钡剂灌肠检查,以免加重病情或诱发中毒性巨结肠。该患者黏液脓血便,现最多每日10余次,故暂不宜行钡剂灌肠检查。粪便病原学检查目的是要排除感染性结肠炎,肿瘤标记物CEA除外结肠肿瘤,血p-ANCA及AS-CA分别为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相对特异性抗体,同时检测这两种抗体有助于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患者慢性腹泻,粪便为黏液脓血便,大便潜血:(+ + +),RBC10/HP,WBC15/HP。3次便细菌培养阴性。肠镜结果显示:直肠至肝曲黏膜明显充血、水肿,多发性浅表溃疡,黏膜质脆,触之易出血。结肠镜下黏膜活检见弥漫性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血p-ANCA(+)。综合以上病史及检查最可能的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
4.该患者病情为活动期,给予半流质饮食,同时静脉营养支持。患者腹泻次数大于每日6次,血沉大于30mm/h,血红蛋白小于100g/L,为重型,需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口服及静脉注射。同时应用氨基水杨酸制剂。病变累及直肠、乙状结肠可行灌肠治疗,灌肠药物通常可应用5-氨基水杨酸、地塞米松、锡类散、庆大霉素、云南白药等。患者血白细胞明显增高提示合并感染,予抗生素治疗,及对症止泻治疗。对于内科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虽然用糖皮质激素可控制病情但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太大不能耐受者才可考虑手术治疗。
5.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止泻药如地芬诺酯、洛哌丁胺或鸦片酊宜慎重,重症患者使用有诱发中毒性巨结肠的危险。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