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2岁,术后体温升至38℃,2天后恢复正常,首先应考虑为()。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42岁,术后体温升至38℃,2天后恢复正常,首先应考虑为()。
A

血栓性静脉炎

B

泌尿系感染

C

肺部感染

D

切口感染

E

手术热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高热患者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可逐渐递减至每天2次。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女性,45岁。术后1d护士在进行体温监测时发现病人体温38℃,2d后恢复正常,考虑最可能的原因是

A.切口感染

B.血栓性静脉炎

C.精神紧张

D.手术热

E.血压升高


正确答案:D
手术后病人的体温可略升高,一般不超过38℃,临床称之为外科手术热,故从病人临床表现来看可考虑为手术热。

第3题:

某发热患者体温逐渐上升至39℃或以上,数天后逐渐降至正常,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应诊断为

A、稽留热

B、间歇热

C、波状热

D、弛张热

E、回归热


参考答案:C

第4题:

男性,50岁,术后第一天体温升至37.5℃,2天后恢复正常,最可能的原因是

A.切口感染

B.肺部感染

C.手术热

D.血栓性静脉炎

E.泌尿系感染


正确答案:C
解析:术后短时间内不超过38℃的发热一般都是外科手术热,是由于手术破坏组织及渗血渗液的吸收所致,2~3天即可恢复。

第5题:

患者,男,19岁。重症感染患者,每天上午10点出现寒战、高热,已连续6天。考虑为全身性感染菌血症,应做血培养。抽血的最佳时间应在

A.出现寒战时

B.预计发生寒战及发热时

C.寒战后体温升至最高时

D.体温正常后2小时

E.体温正常后1小时


正确答案:B
发生脓毒血症前多数患者已经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因此为提高阳性率应多次、最好在发生寒战、高热时抽血作细菌培养。

第6题:

患者男,38岁。阑尾切除术后5天,体温38.5℃,伤口红肿,有波动感,首先应

A、大剂量抗生素治疗

B、拆除切口缝线,敞开伤口

C、B超检查

D、物理治疗

E、继续观察


参考答案:B

第7题:

患者术后当天出现发热,体温在38℃,给予物理降温后,体温恢复正常。考虑发热与哪些因素有关

A.感染性发热

B.非感染性发热

C.不明原因发热

D.脓毒败血症

E.菌血症


正确答案:B
Ⅱ期指肿瘤局限于外阴和/或会阴,肿瘤的最大径线>2cm,无淋巴结转移。对于此病例,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也可行单独的腹股沟切口和单侧或表浅淋巴结切除。患者出现术后发热,考虑为反应性发热,给予物理降温。

第8题:

一患者,体温骤升至39℃,持续4天后骤降至正常水平,发热与体温正常各持续4~5天即交替一次,应考虑的疾病是( )

A、败血症

B、疟疾

C、周期热

D、伤寒

E、重症肺结核


参考答案:C

第9题:

患者,男,42岁,术后体温升至38℃,2天后恢复正常,首先应考虑为

A、血栓性静脉炎

B、泌尿系感染

C、肺部感染

D、切口感染

E、手术热


参考答案:E

第10题:

患者男,38岁。肾结石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发现仍有结石,拟行再次碎石,应在

A:3天后
B:5天后
C:7天后
D:10天后
E:14天后

答案:C
解析:
大多数上尿路结石使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最适宜于<2.5cm的结石。两次治疗间隔时间大于7天。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