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判断)采用资格后审的招投标,经后审不合格的投标人的投标应作废标处理。(  )

题目
判断题
(2017判断)采用资格后审的招投标,经后审不合格的投标人的投标应作废标处理。(  )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采用资格后审的招投标,经后审不合格的投标人的投标应作废标处理。( )


答案:对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工程建设招标。采用资格后审的,经后审不合格的投标人的投标应作废标处理。参见教材P78。

第2题:

关于招投标过程中的投标人资格审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开招标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通常采用资格预审的方式
B.资格后审工作应当由资格审查委员于开标后完成
C.资格预审工作应当由评标委员会于发售招标文件前完成
D.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对投标人资格审查的时间不同
E.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对投标人资格审查的内容和方法也不相同

答案:A,D
解析:

第3题:

关于资格预审,下列哪个说法不正确?()

A.资格预审,是指在投标前对潜在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査。

B.资格预审的条件、标准和方法由招标人私下掌握。

C.资格后审不合格的投标人的投标应作废标处理。

D.资格预审不合格的潜在投标人不得参加投标。


参考答案:B

第4题:

下列关于资格后审的说法正确的有()。

A.资格后审方法比较适合于潜在投标人数量较多的招标项目
B.资格后审方式可以在邀请招标中采用
C.采用资格后审可以缩短招标投标过程
D. 采用资格后审有利于增加投标人数量和对投标人的保密性
E.采用资格后审可以提高投标的针对性、竞争性和评标的科学性

答案:C,D
解析:

第5题:

关于投标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两种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资格预审是在投标前审查、资格后审是在开标后审查
B.资格预审的对象是潜在投标人,资格后审的对象是投标人
C.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由投标人或其代理机构组织
D.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均可以采用合格制和有限数量制两种办法
E.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是同一招标先后两个必经的程序

答案:A,B
解析:

第6题:

(2017年真题) 采用资格后审的招投标,经后审不合格的投标人的投标应作废标处理。()


答案:对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工程建设招标。采用资格后审的,经后审不合格的投标人的投标应作废标处理。

第7题:

下列关于对投标人资格审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公开招标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通常采用资格预审的方式
B.资格预审工作应当由评标委员会于发售招标文件前完成
C.由于对邀请对象的基本情况和能力有一定的了解,邀请招标一般采用资格后审
D.资格后审应当由评标委员会在开标后评标前完成
E.资格预审与资格后审对投标人资格审查的时间不同,并且资格后审要严于资格预审

答案:A,C,D
解析:
第十七条 资格审查分为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
资格预审,是指在投标前对潜在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
资格后审,是指在开标后对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
进行资格预审的,一般不再进行资格后审,但招标文件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8题:

资格后审是在( )对投标人进行资格审定,淘汰不合格的投标人。

A.开标以前

B.评标以前

C.开标同时

D.评标以后


正确答案:B

资格后审即评标机构在正式评标前先对投标人进行资格审定,淘汰不合格的投标人,对其投标文件不予评审。详见教材Pll3.

第9题:

关于投标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两种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资格预审是在投标前审查,资格后审是在开标后审查
B、资格预审的对象是潜在投标人,资格后审的对象是投标人
C、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由招标人或其代理机构组织
D、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均可以采用合格制和有限数量制两种方法
E、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是同一招标先后两个必经的程序

答案:A,B
解析:
C项,资格预审由招标人或由其依法组建的资格审查委员会组织,资格后审是在开标后由评标委员会负责的;D项,资格预审的方法包括合格制和有限数量制,一般情况下应采用合格制,潜在投标人过多的,可采用有限数量制,资格后审的审查方法是合格制;E项,资格预审比较适合于技术难度较大或投标文件编制费用较高,或潜在投标人数量较多的招标项目。资格后审方法比较适合于潜在投标人数量不多,具有通用性、标准化的招标项目。二者是针对不同招标项目所适用的不同审查方法。

第10题:

关于投标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两种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资格预审是在投标前审査,资格后审是在开标后审査
B.资格预审的对象是潜在投标人,资格后审的对象是投标人
C.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由招标人或其代理机构组织
D.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均可以采用合格制和有限数量制两种办法
E.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是同一招标先后两个必经的程序

答案:A,B
解析:
C项,资格预审由招标人或其代理机构组织,资格后审是在组织评标时由评标委员会负责的;D项,资格预审的办法包括合格制和有限数量制,一般情况下应采用合格制,潜在投标人过多的,可采用有限数量制;E项,资格预审比较适合于具有单件性特点,且技术难度较大或投标文件编制费用较高,或潜在投标人数量较多的招标项目。资格后审方法比较适合于潜在投标人数量不多的通用性、标准化招标项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