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该农药厂发生MIC泄漏事故的主要原因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该农药厂发生MIC泄漏事故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正确答案:(1)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人员的安全防护: 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介质,事故中心区域应严禁火种、切断电源、禁止车辆进入、立即在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如果泄漏物是有毒介质,应使用专用防护服、隔离式空气呼吸器。根据不同介质和泄漏量确定夜间和日间疏散距离,立即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严格按专家组制定的方案执行。 (2)泄漏源控制:喷雾稀释;引流燃烧;堵漏处置。 (3)泄漏物处理:围堤堵截;稀释与覆盖;收容(集);废弃处理。

第2题:

某省拟建一个农药厂。依据《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的规定,该农药厂需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方可生产农药。厂房、作业场所、储存设施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

A.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装置,由具有综合乙级资质或者化工石化专业甲级设计资质的化工石化设计单位设计
B.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化学品的场所装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泄漏报警等安全设施
C.该农药厂设置应急避难仓
D.该农药厂涉及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泄漏场所,应当配备2套以上(含本数)气密型化学防护服

答案:B
解析:
根据《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的规定,企业的厂房、作业场所、储存设施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应当符合下列要求:(1)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经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设计、制造和施工建设;涉及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装置,由具有综合甲级资质或者化工石化专业甲级设计资质的化工石化设计单位设计。
(2)不得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和危及安全生产的工艺、设备;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必须在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的基础上逐步放大到工业化生产;国内首次使用的化工工艺,必须经过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可靠性论证。
(3)涉及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装置装设自动化控制系统;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的大型化工装置装设紧急停车系统;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化学品的场所装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泄漏报警等安全设施。
(4)生产区与非生产区分开设置,并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距离。
(5)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同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规定"同一厂区内的设备、设施及建(构)筑物的布置必须适用同一标准的规定。"
故选B。

第3题:

在某一细菌的药敏实验中,抑菌环直径越大,则

A、MIC越大,表示该细菌耐药

B、MIC越大,表示该细菌对该药敏感

C、MIC越小,表示该细菌耐药

D、MIC越小,表示该细菌对该药敏感

E、MIC不变,表示该细菌对该药敏感


正确答案:D

第4题:

简述氯气储罐底部发生泄漏(泄漏点向下),其泄漏事故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1)使用检测仪检测氯气扩散的范围,并根据风向、风速、地形及建筑物的状况,划出警戒区域,禁止车辆、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
(2)消防人员佩戴空(氧)气呼吸器、穿防化服,迅速深入扩散区抢救疏散中毒人员,侦察泄漏情况;
(3)如情况允许应迅速关闭阀门,制止泄漏;
(4)在堵漏效果不够好的情况下,可将泄漏的贮罐(瓶)浸入石灰乳水池中进行中和反应,并调用机械设备压住浮起的罐体,排除险情;
(5)用开花或喷雾射流稀释驱散外泄的氯气;
(6)处置完毕应对抢险人员和器材进行洗消。

第5题:

汽缸结合面发生泄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涂料质量不好,内有坚硬杂物。
(2)汽缸螺栓紧力不足或螺栓紧固顺序不正确。
(3)汽缸变形导致结合面产生间隙。

第6题:

某农药厂发生了中毒事故,向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了如下情况,其中不完全属于报告内容的是( )。

A.事故发生于2014年3月3日16时25分,农药厂三车间反应釜发生毒气泄漏
B.事故造成2人死亡,16人中毒
C.目前已经疏散了人员,停止向三车间供电,救援队已经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救援
D.一座反应釜损毁、10吨原料烧熔、运输斗损毁、毒气污染损失、事故造成停产大概30天,以上损失估计在1000万元以上

答案:D
解析:
事故造成停产大概30天属于间接损失,不需要进行报告。

第7题:

简述氨气泄漏事故的特点和处置措施。


正确答案: 事故特点:
(一)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液氨一般以喷射状泄漏,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迅速扩大,形成大面积扩散区。
(二)易发生爆炸燃烧。氨气泄漏后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或燃烧。
(三)毒性强,处置难度大。液氨可致皮肤灼伤、眼灼伤,吸入浓度高、量大的氨气能致人死亡。发生泄漏的部位、压力等因素各不相同,灾情复杂、危险性大,处置专业技术要求高。
处置措施:
(一)侦察检测,
1、通过询问、侦察、检测、监测等方法,以及测定风力和风向,掌握泄漏区域气体浓度和扩散方向。
2、查明遇险人员数量、位置和营救路线。
3、查明泄漏容器储量、泄漏部位、泄漏强度,以及安全阀、紧急切断阀、液位计、液相管、气相管、罐体等情况。
4、查明储罐区储罐数量和总储存量、泄漏罐储存量和邻近罐储存量,以及管线、沟渠、下水道布局及走向。
5、了解事故单位已经采取的处置措施、内部消防设施配备及运行、先期疏散抢救人员等情况。
6、查明拟定警戒区内的单位情况、人员数量、地形地物、电源、火源、交通道路等情况。
7、掌握现场及周边的消防水源位置、储量和给水方式。
8、分析评估泄漏扩散的范围、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危险因素及其后果、现场及周边污染等情况。
(二)警戒疏散
1、疏散泄漏区域和扩散可能波及范围内的无关人员。
2、根据侦察检测情况,确定警戒范围,并划分重危区、轻危区、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和出入口。严格控制进入警戒区特别是重危区的人员、车辆和物资,进行安全检查,做好记录。
3、根据动态检测结果,适时调整警戒范围。
(三)禁绝火源,切断事故区域内的强弱电源,熄灭火源,停止高热设备,消除警戒区内一切可能引起爆炸燃烧的条件。进入警戒区人员严禁携带、使用移动电话和非防爆通信、照明设备,严禁穿戴化纤类服装和带金属物件的鞋,严禁携带、使用非防爆工具。禁止机动车辆(包括无防爆装置的救援车辆)和非机动车辆随意进入警戒区。
(四)安全防护,进入重危区的人员必须实施一级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现场作业人员的防护等级不得低于二级。
(五)生命救助,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进入重危区和轻危区。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遇险人员疏散、转移至安全*区。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标识,移交医疗急救部门进行救治。
(六)技术支持,组织事故单位和石油化工、气象、环保、医疗急救等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判断事故状况,提供技术支持,制订抢险救援方案,并参加配合抢险救援行动。
(七)现场供水,制订供水方案,选定水源,选用可靠高效的供水车辆和装备,采取合理的供水方式和方法,保证消防用水量。
(八)稀释降毒,
1、启用事故单位喷淋泵等固定、半固定消防设施。
2、以泄漏点为中心,在储罐、容器的四周设置水幕或喷雾水枪喷射雾状水进行稀释降毒。
3、采用雾状射流形成水幕墙,防止气体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
4、稀释不宜使用直流水,以节约用水、增强稀释降毒效果。
(九)关阀堵漏,
1、生产装置或管道发生泄漏、阀门尚未损坏时,可协助技术人员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喷雾水枪掩护,关闭阀门,制止泄漏。
2、罐体、管道、阀门、法兰泄漏,采取相应的堵漏方法实施堵漏。
(十)输转倒罐,
1、烃泵倒罐。在确保现场安全和单位技术人员的参与下,利用车载式或移动式烃泵直接倒罐。烃泵倒罐可分为现场倒罐和异地倒罐两种。
2、惰性气体置换。使用氮气等惰性气体,通过气相阀加压,将事故罐内的氨气置换到其他容器或储罐。
3、利用压力差倒罐。利用水平落差产生的自然压力差将事故罐的氨气导入其他容器、储罐或槽车,降低危险程度。
4、实施倒罐作业时,管线、设备必须做到良好接地。
(十一)化学中和,储罐、容器壁发生小量泄漏,可将泄漏的液氨导流至稀盐酸溶液中,使其中进行中和,形成无危害或微毒废水。
(十二)浸泡水解,运输途中体积较小的液氨钢瓶发生泄漏,又无法制止外泄时,可将钢瓶浸入稀盐酸溶液中进行中和,也可将钢瓶浸入水中。
(十三)洗消处理,
1、在危险区和安全*区交界处设置洗消站。
2、洗消对象。轻度、中度、重度中毒人员在送医院治疗之前必须进行洗消,现场参与抢险人员和救援器材装备在救援行动结束后要全部进行洗消。
3、洗消方法
①化学消毒法:用稀盐酸等酸性物质溶于水中喷洒在染毒区域或受污染物体表面,进行化学中和,形成无毒或低毒物质。
②物理消毒法:用吸附垫、活性炭等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质,吸附回收后转移处理。
③简易排毒法:对染毒空气可喷射雾状水进行稀释降毒或用水驱动排烟机吹散降毒,也可对污染区实施暂时封闭,依靠日晒、雨淋、通风等自然条件使有毒物质消失。
4、洗消和处置用水排放必须经过环保部门检测,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十四)现场清理,
1、用喷雾水、蒸气或惰性气体清扫现场内事故罐、管道、低洼地、下水道、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气)。
2、清点人员,收集、整理器材装备。
3、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第8题:

印度博帕尔联合农药厂发生事故,造成下列哪种有毒物质泄漏()。

A.异氰酸

B.异氰酸甲酯

C.氢氰酸

D.二异氰酸甲苯酯

E.硫酸二甲酯


本题答案:B

第9题:

简述带滤机气缸泄漏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①密封组件安装不对
②密封件老化或磨损失效
③气缸拉杆磨损或弯曲
④气缸拉杆与密封组件安装不当

第10题:

简述MIC概念。


正确答案:MIC即最低抑菌浓度,指能抑制微生物生长所需药物的最低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