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观是道教修养祀神和举行仪式的场所,历代称呼不同。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题目
多选题
宫观是道教修养祀神和举行仪式的场所,历代称呼不同。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宋代称“庐”

B

唐代称“观”

C

南北朝称“靖”

D

晋代称“馆”

E

汉代称“治”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A
解析:
宫观,即道观,是道教徒们修炼、传道和举行各种宗教仪式以及生活的场所。最早的道观被称作“静室”,道教创立后,东汉张道陵设立了二十八个“治”,这些治也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建筑。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庐”、“靖”、“馆”、“观”等代替了治的名称,这时的“庐”、“靖”还只是祭祀神灵的场所,不作为生活场所。而“馆”、“观”的出现,则产生了很大变化,它们既是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道士生活的场所。唐朝时,道教受到皇帝的尊崇,当时全国有将近一千九百座道观,其中规模巨大、或者由皇家兴建的,被称为“宫”,后来此类建筑统称为“宫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道教的宫观制度如何?


参考答案:
  中国古老的祠是祭神之所,庙是供祖宗神位之地。而“观”是对道教神宇的专称。“观”后来受皇帝题封而又有“宫”的称呼和浩特。道教宫观组织有一套职位制度,它视宫观规模的大小,而在人事设置上有所不同。最全面的职闰系统有36项之多,有住持、方丈、大执事、小执事。道教宫观组织对宗教活动的主要作用是:早晚诵经与斋日诵经,节日斋醮与道会,传戒,作醮做道场,编印经书,收藏道教典籍。

第2题:

目前,全国道教宫观大部分是正一道,全真道主要流行于江南和台湾。 ( ) A.正确 B.错误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3题:

有关道教全真道与正一道两大教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全真道士必须出家住宫观,不得蓄妻室

B、正一道士可以有家室,可不出家,不住宫观

C、正一道是元代形成的道教宗派

D、全真道在修行方法上,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篆

E、目前全国道教宫观大部属正一道


正确答案:ABCD

第4题: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发祥地,全山的道教宫观以()为核心。

  • A、天师洞
  • B、建福宫
  • C、朝阳洞

正确答案:A

第5题: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建筑称“宫”或()。

A

B

C

D


B

第6题:

唐代闽南地区新建的道教宫观是()。

A、紫极宫

B、金粟崇真观

C、紫泽宫

D、虎岫寺

E、深沪宝泉庵

F、朝元观

G、东岳行宫

H、玄妙观


参考答案:ABCDEFGH

第7题:

以佛教寺庙和道教宫观为载体的庙会,成为北京地区最具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判断题


答案:对
解析:

第8题:

上清官位于龙虎山上,是历代天师的____和祀神之所。


正确答案:
道场

第9题:

道教宫观有什么区别?


正确答案: 道教宫观,按照规模大小,可分为宫、观、祠、庙。其属性可分为三种:十方常住、子孙常住、子孙庙。子孙庙一般规模较小,又称“小庙”。日常劳作不能悬挂钟板,可以收徒弟,一般不留外来道友常住挂单。子孙常住也称为子孙丛林,可以悬挂钟板,可以说是子孙庙的升级,可以留外来道友常住挂单,并安排其适当的职务。十方常住也称为十方丛林。道教十方意为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上方、下方十个方位,能接引十方道友,修真霞子。常住就是恒久不坏,丛林即为茂密兴盛之意。但十方丛林不能收徒弟,必须拜师之后才能在丛林挂单。丛林戒规严格,是子孙庙宇学习的典范和道众学习的场所。

第10题:

四川青城山有三十六座山峰,如苍翠四合的城郭,故名青城山。该山林木青翠,峰谷幽深,自古以“青城天下幽”闻名天下。青城山是我国道教发祥地之一,四大道山之首,相传道教创始人在此创立道教。因此,历代宫观林立,至今尚存38处。请问:道教创始人是谁?在青城山纪念他而建的一座道教主宫叫什么?


正确答案:(东汉)张陵(张天师)。天师洞(常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