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夹渣物的产生:是冶炼过程中,由于脱硫、脱碳、胶磷而产生的氧化物硫磷化物的渣混入在钢液中,冷却后形成。

题目
判断题
非金属夹渣物的产生:是冶炼过程中,由于脱硫、脱碳、胶磷而产生的氧化物硫磷化物的渣混入在钢液中,冷却后形成。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矿石用来氧化钢液中的P、Mn、Si等元素,稳定渣中的磷化物,但用矿石的脱碳速度小于用氧气的脱碳速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有利于脱硫反应进行

  • A、降低冶炼温度
  • B、增加渣量
  • C、降低钢液中硫的活度

正确答案:B

第3题:

VOD冶炼软铁时,钢水量为30t,入罐时,渣量为1%,Ls=100,钢液含[S]入=0.01%,精炼过程中,渣料等外来材料带入3kg硫,精炼结束后,渣量为3%,渣中硫(S)出=0.40%,求精炼结束后,钢渣间硫的分配比Ls出和钢液含硫量[S]出?(不考虑冶炼过程中S的挥发)


本题答案:(1)入罐时炉渣中含硫量:根据Ls=(S)/[S]
(S)入=Ls[S]入=100×0.01%=1%
(2)入罐时的总硫量:
入罐时的总硫量=[S]入+(S)入·1/100=0.01%+1%×1/100=0.02%
(3)精炼过程中外来硫量:
外来硫量=3/30000×100%=0.01%
(4)出罐钢液含硫量:
[S]出=入罐总硫量+外来硫量-(S)出·3/100
=0.02%+0.01%-0.40%×3/100
=0.018%
(5)精炼结束后,硫的分配比为:
Ls出=(S)出/[S]出=0.40%/0.018%=22.22

第4题:

非金属夹杂物是指在冶炼或浇注过程中产生或者混入钢中,而在其后的热加工过程中仍未消除而分散存在于钢材中且与钢基体无任何联系的非金属相诸如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等。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冶炼20#钢时熔化末期钢液中的硫含量为0.090%,氧化期硫在渣钢间的分配是4,氧化渣量为4%,求氧化期的脱硫率n。


正确答案: ①:[S]+4/100(S)=0.090%
②:LS=(S)/[S]=4
③:(S)=4[S]
将③代入①式得:[S]=0.0775%
氧化期的脱硫率n为:
n=(0.090%-0.0775%)/0.090%×100%=13.88%
氧化期的脱硫率为13.88%。

第6题:

在焊接过程中硫、磷的主要危害是产生()

  • A、咬边
  • B、裂纹
  • C、飞溅
  • D、夹渣

正确答案:B

第7题:

出钢过程中下渣过多会产生()。

  • A、回硫
  • B、回磷
  • C、回锰

正确答案:B

第8题:

焊缝中的氮化物和磷化物夹渣,会产生热脆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在冶炼或浇注过程中产生或者混入钢中,而在其后的热加工过程中仍未消除而分散存在于钢材中且与钢基体无任何联系的非金属相诸如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等,统称为非金属夹杂物,又简称为夹杂物。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LF炉在精炼过程中影响铝收得率的因素有()。

  • A、渣中不稳定氧化物
  • B、钢液温度
  • C、钢中溶解氧
  • D、渣的流动性
  • E、渣量的多少

正确答案: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