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型标题是用某种结论式的语言或警句、格言、判断句等作标题。

题目
判断题
结论型标题是用某种结论式的语言或警句、格言、判断句等作标题。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多选题
公共政策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
A

效益

B

效率

C

效果

D

价值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问答题
梳理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发展脉络。

正确答案: (1)传统城市社会学理论:①人类生态学派,包括古典人类生态学、新正统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研究重点是城市中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城市生态的变化,探寻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②社区学派,包括城市性理论、社区权力研究、城市社会网研究,研究重点在城市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③结构-功能学派,包括体系论、互动论、冲突论,研究重点重点是社会的要素、城市结构、子系统功能和整体功能。
(2)新城市社会学理论(上世纪70年代产生):①法国-卡斯泰尔-马克思主义学派(消费社会学);②美国-哈维-城市空间政治经济学;③英国-帕尔-韦伯学派,包括住房阶级理论、城市经理人理论。特点是猛烈抨击人文生态学,认为传统城市社会学提出的城市通过竞争与演替而自动达致社会平衡的观点,无法解释欧美社会普遍出现的城市骚乱;城市社会并非日益整合、有序,而是阶级冲突和种族不平等日益严重。展开一场政府的城市政策究竟服务于谁的利益的争论。研究兴趣是资本主义的作用、国际经济秩序对城市建设的影响、财富的积累与权力的集中、社会阶级关系与国家管理职能等。
(3)全球城市研究,包括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重点研究城市中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城市生态的变化,探寻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问答题
科学观察有何特征?

正确答案: 1.在观察之前先具有一定的研究目的或假设,然后根据研究需要有目的的通过观察获取资料;
2.需要有系统的观察设计;
3.有系统完整的记录;
4.观察过程应避免主观和偏见;
5.观察的过程和获得的资料可以重复查证。
解析: 暂无解析

第4题:

多选题
导语一般有哪几种形式()。
A

导语式

B

介绍式

C

介入式

D

叙述式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单选题
请指出下列哪一项是初级社会群体()
A

学校

B

医院

C

家庭

D

军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多选题
社会学家在进行研究设计时,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
A

统计调查

B

实地研究

C

实验研究

D

间接研究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动力?

正确答案: 社会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是人们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人的行为动力不是直接来自于生理需求和本能,而是来自于需要的活动。人们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追求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目的。这些目的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即:物质利益、成长条件、社会关系和精神食粮。所谓物质利益,包括如食物、住房以及健康的护理等。成长条件包括人的思想、感情和智力方面成长的机会,即受教育的可能等。社会关系包括人们之间建立的各种社会关系。精神食粮包括人们精神方面需要的供应,即所谓文化食粮。如上四者,在每个人的不同年龄、不同生活境遇中其分量和方向是不等的。一个幼儿需要更多的健康护理,一个青少年则需要争取多些学习的机会,面一个成人则需要较好的物质利益和比较顺心的社会关系。一个普遍工人、农民更多地追求前三方面的目的,而一个作家或教授,则更希望多得到一些精神食粮,所有这四个方面的目的,构成人们行为的动力,构成人们向自然和社会进取、积极的动力源泉。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单选题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建立的
A

 1978年

B

 1984年

C

 1997年

D

 2007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第9题:

单选题
由一个核心家庭加入非直系的未婚亲属组成的家庭是()
A

扩大家庭

B

核心家庭

C

主干家庭

D

联合家庭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社会制裁的原则和要求。

正确答案: 原则:
1.罪行对等原则;
2.刑罚效力原则;
3.文明和人道原则。
具体要求:
1.准确性;
2.及时性;
3.彻底性。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