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明国时期城镇化的特征。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明国时期城镇化的特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新洛可可时期的女装特征


参考答案:

女性为了表现纤细的腰,于是新的裙撑诞生了,称为克里诺林,是马毛、麻的意思。1850年底,采用鲸须、鸟羽、细铁丝或藤条做轮骨,用带子连接成鸟笼子的裙撑。它的变迁从吊钟形到鸟笼形,最后形成金字塔形,或倾斜后翘的异形,都有明显的模仿洛可可服装的痕迹。下摆直径周长达9米有余。


第2题:

简述城镇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正确答案: (1)城镇化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3)城镇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第3题:

明清时期泉州()妆佛铺雕刻的木偶头很有名。

A、“西来意”

B、“西明国”

C、“西方国”

D、“西天国”


参考答案:A

第4题:

简述三国时期曹魏《新律》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1)增加了篇条,弥补了以往的缺陷。
(2)体例规范,改《具律》为“刑名”置于篇首。
(3)改革了刑制,为旧五刑向新五刑过渡创造了条件。
(4)“八议”入律,使礼貌,使礼律进一步融合。

第5题:

嘉兴府县体制基本的基本确立是在()时期。

  • A、三国
  • B、五代十国
  • C、唐宋
  • D、明

正确答案:D

第6题:

“具五刑”是()时期残酷的死刑执行方法。
A.宋朝 B.五代十国 C.明淸时期 D.秦朝


答案:D
解析:
【详解】
秦朝的具五刑,指“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悱镑詈诅者,又先断其舌,故谓之具五刑”。所以ABC不正确。

第7题:

简述不同时期明杂剧创作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更生期(明初至嘉靖):这一时期的杂剧创作可分两个阶段,
一是明开国至成化年间,特点是:
1)有名氏作家很少;
2)杂剧创作与宫廷、藩府联系紧密;
3)剧本内容上继承元杂剧后期的说教特色,同时增加了娱乐内容;
4)语言表现出华丽雅致的倾向;
5)剧本体制上,受南戏影响而有所突破。
二是弘治到嘉靖年间。特点是:
1)内容上,用杂剧来表现个人的胸怀抱负、抒发自己的抑郁牢骚;
2)形式上比较随意。
(2)繁荣期(隆庆以后):特点:
1)形式上,折数不定,用曲自由,主唱者不限于一人;
2)内容上,多写文人乐道的雅事趣闻;
3)人物形象,多为陶渊明、苏轼、杨慎、唐寅等文人。

第8题:

简述拜占庭时期的服装特征?


参考答案:

(1)初期沿用罗马帝国末期样式,后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由自然、朴素、单纯,变得呆板、僵硬,色彩绚丽、华美,流苏、滚边、宝石装饰非常普遍,表现重点转移到衣料的质地、色彩、表面装饰上,充满东方文化的特征。给人一种强烈的否定人存在的绝对的宗教性,人们穿衣是为了包藏和掩盖身体。服饰成了“别等威显贵贱”的工具。
(2)主要衣物有达尔玛提卡、贝尔、.帕留姆和罗鲁姆、帕鲁达门托姆、佩奴拉丘尼卡。另外,拜占庭贵族的衣服中最突出的是下半身的裤子,有紧身和宽松两种


第9题:

简述我国明式家具的分类和其主要特征。


正确答案: 明式家俱的品类十分丰富,主要有凳椅类、几案类、橱柜类、床榻类、台架类等,另外还有作为屏障之用的围屏、插屏、落地屏风等。
主要特征:造型安定、简练质朴、讲究运线、线条雄劲而流利。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第10题:

简述当代城镇化的特征。


正确答案:(1)城镇化进程速度加快,今年来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速度超过了部分发达国家城镇化的速度
(2)大城市发展速度明显,出现了“世界城市”和“城市群”
(3)只是经济、科技、物流、信息、通讯和其他活动领域的不断创新提升了城镇化的内涵
(4)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城市价值观念的进步及其扩散加速
(5)发达国家郊区城镇化加速,已进入逆城镇化和再城镇化进程
(6)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已构成当今世界城镇化的主题,其城镇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