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述中国社会学萌芽期的社会背景。

题目
问答题
请简述中国社会学萌芽期的社会背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请简述中国社会学史研究的范围。


正确答案:⑴高等院校与科研系统社会学研究与教学的历史。
⑵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历史。
⑶乡村建设运动和平民教育运动的历史。

第2题:

请简述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学者群的群体特征。


正确答案:⑴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又获得了比较系统而完整的西方学术训练,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冲突特征。
⑵大多数来自开放较早的地区,出身于地主、官僚、商人等家庭。他们当中比较有成就的人,无一例外都曾经留学西方,其中大多数曾留学美国。有的是自费留学、有的是通过教会学校资助,更多的是享受各种公费奖学金待遇。
⑶尽管接受了欧美系统的学术训练,但绝不盲从,主要致力于寻找富国强民的现代化道路。

第3题:

请简述中国社会学恢复的背景、过程及标志。


正确答案: ⑴恢复的背景:①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②十一界三中全会;③解决社会问题的现实需要.
⑵恢复的过程:①1979年春节期间,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长期主持中共思想理论工作的胡乔木约见费孝通,谈及在中国尽快地恢复社会学的事宜,并委托他召集在北京的过去从事过社会学的同志召开座谈会,征求他们对于恢复社会学的意见。②1979年3月15日-18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筹备处主持的“社会学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胡乔木代表中共中央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社会学恢复了名誉。
③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务虚会上做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的著名报告,提出了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需要赶快补课”。
⑶恢复的标志:1979年中国社会学研究会成立。

第4题:

请简述在中国社会学传入初期,先行者为何大倡“群学”而不言社会学。


正确答案: ⑴“群学”译名在移植西方社会学之初,更容易使之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从而易为当时的国人所接受。⑵能够起到鼓励国人救亡图存,团结御敌的作用,对维新变法、国家与社会的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第5题:

请论述中国社会学萌芽期社会调查运动的意义与局限。


正确答案:⑴国内背景:中国社会环境动荡不安,知识分子追求科学、民主与思想解放;早期留学欧美日的学者陆续回国,有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
⑵国际背景:西方国家此时偏重对中国进行经济、政治与文化侵略。尤其是西方传教士到中国开展传教工作直接促成了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第6题:

请简述孙本文教授所提出的社会学中国化的设想。


正确答案: 第一,建立中国自己的理论社会学。实现的具体路径包括:①整理中国固有的社会史料;②实地研究中国社会的特性;③系统编辑社会学的基本用书。
第二,建立中国自己的应用社会学。实现的具体路径包括:①详细研究中国问题;②加紧探讨中国社会事业和社会行政;③切实研究中国社会建设方案。
第三,训练社会学人才。

第7题:

请简述中国社会学的来源。


正确答案: ⑴中学渊源——内源性。晚清今文经学明显地表现出了尊重科学,讲求实际、重视客观、追求实效的现代学术精神,这是中国社会学的直接思想来源之一。
⑵西学来源——外因性。源自西方的实证社会学、解释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第8题:

请简述中国社会思想史与中国社会学史的关系。


正确答案:社会思想史的研究在于揭示各种新概念、新学说的形成理论和展开线索,在于对那些有鲜明个性的思想理论的产生根据和演化逻辑的清理,在于对那些具有直接联系或间接联系的不同学术流派进行比较分析;而学科活动史(或者称学科发展史)主要通过人物生平、社会事件、机构兴衰、学术队伍和学科地位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总结出来,重在记录事件和回忆过程。因此,研究中国社会思想史要从中国远古时代的贤哲对中国社会的看法说起,研究中国社会学史,只是从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研究活动开始。

第9题:

请简述有关中国社会学起源的代表性观点。


正确答案:说法一:认为中国社会学起源于康有为1891年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讲授“群学”。
说法二:中国社会学起源于严复1895年在天津《直报》发表《原强》等文章,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1897年,严复在天津《国闻报》上表发了其译述的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一书的前两章,这是西方社会学著作传入中国之始;1903年,上海文明编译局出版了严复译述的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一书,定名为《群学肄言》,这是直接译自西方社会学的第一部书。

第10题:

请简述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理论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议题。


正确答案: 恢复重建以来的理论社会学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关于社会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对中国社会学历史的研究;社会结构研究;其他社会学理论研究,包括:社会信任研究、社会资本研究、社会网络研究、生命历程理论及事件史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