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各有何特点?

题目
问答题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各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同心圆模式:①城市内部的各个功能地域都是按同心圆状配置的。围绕城市中心,形成许多环带,分别是:中心商业区、过渡带、工人住宅带、中产阶级住宅带、通勤带(高级住宅区)。②理论优点:动态分析城市地域结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城市地域分化的规律。③缺点,形状过于规则,没有考虑到城市交通的作用,适用性受到限制。
(2)扇形模式:城市里,工厂一般位于水源附近并沿铁路线分布,因此从城市中心向外放射出去形成扇型,而不是围绕中心区形成同心圆。流动和搬迁过程使城市呈现章鱼形状,发出许多触须。霍伊特研究许多城市的房租资料,发现城市地域分异并非同心环状,由于交通线的存在而扭曲了。由于某种相类似的土地使用要求使功能地域按一定方向从城市中心一直伸向郊区,形成扇形。原因是交通干线从城心向外辐射,功能地域沿交通线扩展。该模型强调交通条件对城市地域的分割性。缺点是仅凭房租这一个指标来研究。
(3)多核心模式:①影响城市设施设置地点的四个基本标准:特殊资源地区的特殊设施;相互对抗和影响设施回避;买不起理想地区而不适当设置;某些设施以彼此接近为宜。相互作用产生一个城市,在城市的各个核心形成不同类型功能,该功能适合于当地需要。如西城建设。城市发展特点是协调的,集中并强化,不协调的空间隔离。②批评:生态学家无视文化对人类交往和自然空间利用的影响是错误的。多数城市有两个以上的市中心或数个副市中心。③在四个过程的相互作用下:各种行业以自身利益为前提的区位过程;产生积聚利益的过程;由于相互利益得失而产生离异过程;地价房租影响某些行业在地理位置上的过程;加上历史遗留习惯、局部地区特殊性,使城市产生多极核心;该理论强调城市具有多个中心,城市地域分化到一定程度会产生离心作用,会出现郊区化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土地利用的三大经典模式是( )。

A:同心圆、单中心和多中心模式
B:扇形、楔形和多中心
C:同心圆、扇形和多中心模式
D:同心圆、扇形和楔形

答案:C
解析:
人类生态学这个理论最早是由伯吉斯提出,以后霍伊特、哈里斯和乌尔曼都发展了这方面的理论。提出了土地利用的三大经典模式,即同心圆、扇形和多中心模式。

第2题:

简述人机交互输入模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人机交互输入模式可分为请求模式,采样模式和事件模式三种。
其中请求模式的特点是:在请求模式下,应用程序负责启动输入设备并提出输入请求。需要输入数据时,暂停程序的执行,直到从输入设备接受到请求的输入数据后,才继续执行程序。
采样模式的特点则是输入设备和应用程序独立地工作。输入设备连续不断地把信息输入进来,信息的输入和应用程序中的输入命令无关。应用程序与输入设备同时工作,新的输入数据不断替换以前输入的输入数据。当应用程序遇到取样命令时,读取当前的输入设备数据。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对连续的信息流输入比较方便,也可同时处理多个输入设备的输入信息。 缺点是当应用程序的处理时间较长时,可能会失掉某些输入信息。
事件模式的特点是输入设备和程序并行工作。输入设备把数据保存到一个输入队列,也称为事件队列,所有的输入数据都保存起来,不会遗失。应用程序随时可以检查这个事件队列,处理队列中的事件,或删除队列中的事件。

第3题:

CBD最早是由美国学者伯吉斯于1923年在其创立的( )中提出的。

A:土地利用的行为学理论
B:多核心模式
C:同心圆模式
D:扇形模式

答案:C
解析:
CBD最早是由美国学者伯吉斯于1923年在其创立的"同心圆模式"中提出的。伯吉斯认为城市的中心是商业汇聚之处,主要以零售业和服务业为主。霍伊特于1939年提出了扇形模式或楔形模式。哈里斯和厄尔曼在1945年提出较为精细的多核心模式。

第4题:

8086的最小模式和最大模式是指哪方面的模式?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8086的两种模式是指构成计算机系统的模式。最小模式有两个特点:一是在构成微机系统时只能构成单处理器系统,二是所有的控制信号由8086本身产生。最大模式也有两个特点:一是在构成微机系统时可构成多处理器系统(一个微机系统中可以存在多片8086微处理器),二是部分控制信号的产生需借助于其它芯片(总线控制器8288)。

第5题:

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E.w.伯吉斯(Burgess)通过研究美国城市芝加哥,于1925年提出了城市地域结构的。()

  • A、扇形模式
  • B、带形模式
  • C、同心圆模式
  • D、多核心模式

正确答案:C

第6题:

考虑到交通轴线对简单同心模式的影响,霍伊特(HomerHoyt)在同心圆模型基础上发展产生了( )。

A.城市土地利用的多核心模式
B.环形模式
C.放射扇形模式
D.同心圆城市理论

答案:C
解析:
霍伊特对美国142个城市的居住结构进行了分析,根据城市土地租金的分布,归纳出城市空间结构的扇形特征。此模型的前提是,围绕着城市中心,混合性的土地利用得到发展,而且随着城市的扩展,每类用地以扇形的方式向外扩展。

第7题:

美国土地经济学家H.霍伊特(Hoyt)于1939年提出了城市地域的。()

  • A、扇形模式
  • B、带形模式
  • C、同心圆模式
  • D、多核心模式

正确答案:A

第8题:

土地利用的三大经典模式是( )

A.同心圆、单中心和多中心模式
B.扇形、模形和多中心模式
C.同心圆、扇形和多中心模式
D.同心圆、扇形和模形

答案:C
解析:
人类生态学这个理论最早是由伯吉斯提出,以后霍伊特、哈里斯和乌尔曼都发展了这方面的理论,提出了土地利用的兰大经典模式,即同心圆、扇形和多中心模式。

第9题:

8086在最大模式和最小模式下各有什么特点和不同?


正确答案:所谓最小工作方式,就是系统中只有一个8086微处理器,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总线控制信号,都是直接由8086 CPU产生的,系统中的总线控制逻辑电路被减到最少,最小工作方式适用于由单微处理器组成的小系统。在这种系统中,8086 CPU直接产生所有的总线控制信号,因而省去了总线控制逻辑。
最大工作方式是相对于最小工作方式而言的,将8086/8088 CPU的引脚MN/MX接地,就使CPU工作于最大模式。最大系统用在中、大规模的微机应用系统中,在最大系统下,系统中至少包含两个微处理器,其中一个为主处理器,即8086 CPU,其他的微处理器称之为协处理器,是协助主处理器工作的。

第10题:

关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HomerHoyt提出了()。

  • A、同心环模式
  • B、多核心模式
  • C、扇形模式
  • D、有机疏散模式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