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约性比像似性和指示性高级
只有归约性才能保证符号指向意义的确定性
归约性比较呆板
像似性和指示性有可能造成误会
第1题:
规范归约(最左归约-最右推导的逆过程)的关键问题是()。
第2题:
对于产生符号感知的物,符号携带的意义必然是“片面的”,因为()。
第3题:
在编译程序中,语法分析的方法有自底向上分析和自顶向下分析。自底向上分析方法自左向右扫描输入符号串,通过(46)分析其语法是否正确。例如,(47)就是一种自底向上的分析方法,与其他自底向上分析方法不同,它是根据(48)来进行归约的。自顶向下分析方法从文法的开始符号出发,判断其能否(49)出输入符号串。采用自顶向下分析方法时,要求文法不含有(50)。
A.归约-移进
B.归约-归约
C.移进-归约
D.移进-移进
第4题:
“符号、意义”不是“纸上谈兵”的同义语,因为()。
第5题:
符号是“一物代一物”这定义不全面,因为()。
第6题:
信号落在符号的门槛上,因为()。
第7题:
指示符号能够给意义活动带来一定的秩序,因为()。
第8题:
具备一定品评水平的品评员需要经常进行(),才能够保持并提高自己的品评水平。
第9题:
潜在符号不是完整的符号,因为()。
第10题:
所有的符号必然有意义,因为()。